APP下载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与管理

2017-01-12王颖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双师型培养方法中职学校

王颖

摘要:中职学校是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中职学校愈加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本文就师资来源与“双师型”教师的关系等从不同方面讨论培养管理“双师型”教师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许多公司已经由从前的以劳动力为主要人才构造转变发展为向知识能动力高为主要人才构造,因此我国对现今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个别技术操作上,更是需要技术型人才具有工作综合应对能力,满足相关岗位的各类需求。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全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大花园,为顺应时代的需求,中职院校这个大花园的任务是培养出适应各个第一线职业岗位的专业全能型人才之花,并且为了获得这种成就,中职院校必须拥有一批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优秀并且能很好地传授知识养分的“园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现今世界各国对求能型人才急迫需求,培养和管理“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职业人才教育中大家重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同时发展。如今我国,中职院校已经逐渐把“双师型”教师作为其独一无二的师资特色,中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们本身就可以成为各个行业中的精英,他们能很好地带着学生们将理论知识生动地在实践中传授,让他们更轻松地接受、记牢并很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方法。“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中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学生今后在残酷职业岗位竞争中能否占有利地位。

一、师资来源与“双师型”教师的关系

“双师型”教师是指自身拥有深厚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能够通透灵活的将自己的知识生动地教授给学生们的教师,他们不仅仅能熟悉并能很好地理解,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技能,还在实践中积累了如何有效简洁地将知识明白讲解的经验,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明白并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

目前,高校的毕业生成为职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在这之中,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初入社会的师范类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他们讲解的知识,但是他们大多数几乎没有接触过所教授的中职学生的专业上的知识,另一类是非师范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的能力则很弱。近几年,高等职业师范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由于社会普遍需要全能型的应用人才,导致学习职业师范的学生很多。这种社会导向让中职院校迎来师资中最倾向于“双师型”教师的师资来源,高等职业师范类的毕业生既有扎实深厚的专业职业技能,又接受了师范学校给予的教育教学经验。中职院校有时也会观察了解社会市场岗位的走向进而为适应社会市场衍生出新的职业专业发展,这时需要在这些新生热门岗位上招聘人员来加入到院校教师队伍中,而这也是学校师资来源之一,这些人员在专业岗位理论和操作上如鱼得水,在专业技能竞赛上也是个中翘楚,但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却是初出茅庐。不仅如此,还有因为各方面社会因素让原本教授文化课的教师转而加入职业专业课教师的队伍,显然,这部分的教师教育教学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在关于职业专业技能知识和操作上存在不足。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管理方法

2.1完善学校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每个学校里应该都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操作熟练的教师,或者有一群十分善于将知识深入浅出的教师,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不断发展保持自身的优势同时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改善自己的不足。所以,中职院校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将学校的师资分为多组,建立各组的管理机制宣传并加强团结精神促进集体的凝聚力,大家进行能力上互补提高并且共同在讨论中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了解发现教学设备的新用法,重新整理改善自己的职业专业知识结构图。多种意见交融并不断完善,不仅能加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也开阔了教师们的思维。

2.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加强实践操作

如今,很多著名的企业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全能型人才于是和中职院校合作,为了能更好地让这些人才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自愿成为学校的实践培训基地,这不仅仅是让学生得益也让教师能在实践中教学并完善自身知识库。进入企业实习不仅可以了解各个专业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出现的各种新理论和设备操作,还可以进一步锻炼自己实际操作,在增强了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后也有地方可以进一步地研究创新,并且运用到教学中。另外,学校可以聘请各个企业的岗位精英授课并进行操作,也可以让校内校外的教师沟通学习共同进步。

2.3积极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学校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围绕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一目标来策划学校活动,我们可以开展竞赛以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学校可以和别校联合举办校际竞赛,鼓励师生参加,设立严格的评定标准,校内师生和学校间师生的竞争对决可以有效地促进组内教师团结精神的凝聚和因相互学习导致教学能力的提高。再者,竞争的激烈能使教师高度紧张,进而会带动教师学习能动性,使其不断地学习加深自身的学识,熟练技能的实践操作。

2.4借鉴国内外成功培养“双师型”教师途径

我们要吸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功的机会。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如德国、法国、美国等有较为成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他们不仅仅拥有完备的职教法度法规、企业和政府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便利规则,国内“双师型”教师发展模式有单调并缺乏保障“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规则,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结合别人的优点改善自己的不足。创出属于中国独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联系当前中职学校的师资复杂,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中职院校可以学习中国著名的孔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有重点的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可以利用竞争或一定程度灵活地借鉴改善成功的模式从而创造为自己练身定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宋明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西南大学 2015

[2]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04)

猜你喜欢

双师型培养方法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德育工作浅谈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