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

2017-01-12陕春玲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课程目标电气设备

陕春玲

摘要:《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是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电力技术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及将来在专业上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设备;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考核

《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是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1、明确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目标

《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气设备运行、安装、维护、检修的能力,具备发电厂变电所安装、运行和检修岗位群任职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它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电力技术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及将来在专业上的后续发展。

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根据学校制定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相应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考核内容,确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2)发电厂和变电所主要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接地装置

(4)电气设计的基本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

(1)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检修技能

(2)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技能

(3)电力设计技能(初步)

职业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3)具有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2、分析教学对象特点,合理构筑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多数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复杂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计算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能力,但他们好奇心重,接受新鲜事物快,对动手实践兴趣较大,所以在构筑具体教学内容时以“行业发展”、“岗位适用”、“课证一致”、“技能为主”为原则,把整个课程设计为三大学习领域六个学习项目十九个学习任务。

学习领域一:一次设备

项目一:一次设备

任务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任务2:断路器的认知

任务3:隔离开关的认知

任务4:负荷开关的认知

任务5:互感器的认知

任务6:母线、绝缘子、电缆的认知

任务7:一次设备运行要求

项目二:电气设备检修实训

学习领域二:一次回路

项目三:电气主接线

任务8:认识电气主接线

任务9:有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任务10:无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任务11:典型接线分析

项目四:配电装置及接地装置

任务12:屋内配电装置布置、巡检

任务13: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巡检

任务14:成套配电装置布置、巡检

任务15:接地装置布置、巡检

项目五:电气运行实训

学习领域三:电气设计初步

项目六:电气主接线设计

任务16:原始资料分析

任务17:主接线设计

任务18:电气设备选择

任务19:电气布置

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以“必须够用”为度,对复杂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计算等内容,化繁为简。例如学习任务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中有短路电流计算的内容,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算不出来,结合将来学生的就业岗位,需要计算短路电流的机会很少,所以学习重点放在短路的类型、短路的危害、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标幺值的理解、短路电流计算的实质—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的近似计算以及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流程等基础知识上,而对对称短路和不对称短路短路电流计算的公式推导、电路化简等内容只做简单介绍,降低学习难度。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这门课程实践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习基地、实训车间、教学模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电厂)参观,认识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绝缘子等主要一次设备;结合电气设备检修实训,拆、装电气设备,掌握设备的结构;在仿真实训室里扮演运行人员,熟悉电气设备运行的基本工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视频、照片、图片揉入课件中,让枯燥的文字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动机。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登录课程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在资源网站上查找资料、扩展视野,增加知识面,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

4、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多种方法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体现“考”对“学”的督促作用,我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态度(20%)、课堂随机提问(5%)、平时作业(10%)、大作业(5%)、实践实训操作表现(30%)、期末考试(30%)相结合。

这样考核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期末卷面理论考试成绩只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小部分,而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参与程度以及职业技能掌握水平占课程总成绩的大部分,这也符合高职学校学生培养方向。

总之,《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作为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就业岗位群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就业及将来在专业上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课程目标电气设备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提升港口电气设备管理措施的探讨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9元: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电气设备接地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