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毛泽东的读书精神看当代高校学生的读书问题

2017-01-12陈贝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毛泽东读书

陈贝

摘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酷爱读书的马克思主义者。纵观其一生,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或者何种环境下,读书学习都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宝贵的读书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借鉴的经验,他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网络化的时代,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充分有效学习,将从毛泽东读书精神中获得诸多启发。

关键词:毛泽东;读书;学习思想;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任何时期,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异常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高度重视从政治思想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毛泽东的读书精神

早在艰苦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寄语,要成为“政治远见,充满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胸怀坦白、忠诚、积极、正直,不谋私利,脚踏实地的先锋分子”,希望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建国以后,他多次提到青年大学生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和责任。大学是培养青年成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时期是青年人成才的重要时期,读书学习是促进其成长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式。读书学习既是做人的修养之道,也是做事的成功之道。

(一)读书学习是做人的修养之道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心,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在人文缺失、谈吐粗俗、人心浮躁等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多读一些好书,特别是读经典,是开卷有益的。毛泽东同志经常告诫大家,读书要读经典,要博览群书,他看的书不限题材,不限语种,可以说是博古通今。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自然科学、工具书等类,他认为眼界宽了,对指导革命有重要的作用。

(二)读书学习是做事的成功之道

古今中外,有志之士通多是过长期读书学习的历练,走向成功之路的。读书学习,给人以精神陶冶和启迪,这是它的固有的“内化”作用,而对人成长则“外化”之于做人做事之中。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更多的体现在给人一种做人做事的规范准则、恰当合适的方式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河北某大学图书馆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动机、阅读方式的改变、课外阅读指导需求调查等。研究不仅从量上对大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了统计,而且从质的方面统计了大学生正在阅读的书籍。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心理、励志类书籍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书籍种类,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时尚书籍以及流行小说,成为大学生的心头好。阅读目的方面,为了提高自身知识与能力,从学习成长中满足求知欲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动力,再者是为消遣娱乐。网络上的书评以及媒体的推荐、大众文化趋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阅读取向的重要因素,从网上下载电子书籍已成为大学生阅读方式的第二大渠道,各类改编过的经典著作以及影视文学作品也被大学生所喜爱。

二、大学生读书的特点及问题

大学阶段是读书的重要时期,是读书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但调查发现大学生读书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读书时间充裕但阅读量减少

与中学阶段相比,虽然大学阶段的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在阅读上,但是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上网等娱乐活动上,真正用于阅读的时间平均每天不足半小时,阅读量大大减少。第一,学生对读书的态度、评价及读书表现,随着年龄、专业的分层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不同学校学生在读书时间上的投入和读书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络对生活的侵入过度,挤占了大学生的读书时间。从本次调查获取的数据来看,网络活动至少占用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四分之一,这成为读书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网络活动需要的控制和节制,是学生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读书功利性倾向明显

受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的影响,大学生读书的功利色彩较为浓重。在读书问题上当代大学生往往以务实价值取向,多是因为考试和过级等直接需求而有目的地选择书籍,单纯为了提升修养或出于兴趣而读书的学生相对较少。

(三)读书渠道网络化,读书内容浅显化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传统阅读反而遭到遗忘和冷落。大学生倾向于用方便、快捷、的“快餐式”阅读方式来了解信息、获取知识。阅读往往局限于浏览式的浅层阅读,而能够精读、深读、研读的很少。这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三、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的措施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增强大学生读书意识。良好校园文化是一种积累,一种传承,好的读书氛围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感染。为引导大学生的读书心态,规范读书方式和内容,高校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人文精神,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读书目的,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建立导读制度,提高大学生阅读质量

当前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多样化,但休闲娱乐类占的比例较大,这种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较低,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基础知识结构没有太大的益处。因此,需要通过导读机制,引导大学生围绕提升思想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能力,选择对自身有帮助的书目进行阅读,抵制不良图书的过多侵蚀,形成读好书的优秀品格。

(三)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大学生读书能力

读书不仅要有动力和目的,还要讲究科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提高读书效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读书能力。纸质阅读相比于网络阅读而言,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有利于深入反复研究,培养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大学生仅仅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信息加工和思考能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改变过度依赖网上阅读的习惯,拿起书本,静下心去来“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增强使命感,提高大学生读书品质

当前,大学生读书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弊端。“大学生不会读书” 的原因主要有:大多数大学生未能在进入大学前养成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就业压力、浮躁心态的影响:大学应从自身建设着手,针对问题根源之所在,重点解决好若干问题,以扭转“大学生不会读书”的现状。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应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身体力行的一个响亮口号。读书学习是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向书本学习,要向实践学习,要向老师学习,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让终身学习成为我们的理念,让勤奋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立志成才成为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龚育之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

[2]石仲泉.毛泽东一生中都读了哪些书[N]. 北京日报,2007 -07 -0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474.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毛泽东读书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