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义及其构成研究综述

2017-01-12朱冰洁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构成词义定义

朱冰洁

摘要:词义是词的意义,即词所表达的内容。关于词义及其构成的探讨,学者们的研究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词义是否包含语法意义。语法与词汇同为语言三要素,看似是平行的两个概念。但语法意义何不是凝结在词这一级单位上。第二,色彩意义的范围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此外,“词义构成”与“词义分类”的区别也尚显不足。

关键词:词义;构成;分类;定义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词义是词的意义,即词所表达的内容。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认为语言本身至少存在着七种意义,理性意义是其中的重点,其他几种意义较之理性意义在语言中则处在附属地位[1][P.12-13]。国内关于词义构成的研究基本认同此观点,但还有两个分歧。首先是“词义”的定义。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词义除词汇意义之外应该包含语法意义;一为词义就是词汇意义;其次则是对于词义具体构成内容的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理性意义与色彩意义共同构成了词义,另有人则坚持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者构成了词义,还有人抛弃了这样的说法另外立论。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分而述之。

一、词义的定义

“何为词义”?高名凯、石安石认为:“词义就是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和词的语音形式相结合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2][P.113]词义是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但词义并不等于概念。按照曹炜的观点,词义与概念分属于不同的范畴,词义与概念具有不对应性,内涵和外延有时也不一致。[3][P.13]对于词义定义的争执集中于词义是否包含语法意义。

(一)词义包括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词义指的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4]黄伯荣、廖序东的观点为“词义是词的意义。广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狭义只包括词汇意义”。在谈及具体词义的构成问题时,采用狭义的词义概念。[5][P.228]持广义观点的学者,如徐时仪认为“语法意义是词表示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系统中词的语法聚合关系,二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6][P.118]董为光提到“使用中的词结成的意义关系、受到的共用限制并不能完全从语法的角度去观察,词的共现关系还要受到词汇意义的选择和制约,从而体现出词汇性的搭配意义”。[7][P.26]苏新春认为第一,语法义凝结在词这一级单位上。第二,“相当多的语法义与词的深层义、类型词义有关”。[8][P.28]刘桂芳强调词既是词汇上的单位,也是语法上的单位;词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都是词的固定义。[9][P.57]综上可见,董为光、苏新春和刘桂芳都认为词具有语法和词汇两个维度,二者统一于词。

(二)词义等于词汇意义

张永言认为词的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研究的范围,在词汇学范畴内“词义就是词的词汇意义。就是概念通过某种语言的手段而得到的体现,同时带有反映某些伴随观念的补充特点以及某种感情色彩和风格特征”。[10][P.43]曹炜在《现代汉语词义学》中论述,词义是主客观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它是词的整个内在,词义即是指词的词汇意义。部分学者与他们的观点相同。

对词义是否包含语法意义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好总结的是刘叔新。他指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词语意义,应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实词、感叹词和呼应词表达的意义是词汇意义,虚词表达的是语法意义。虚词是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故其意义也当归属于词汇意义。[11][P.226]由此可见,刘叔新认为词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词义包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词汇学讨论的则多是狭义的词义。以此,刘叔新的观点为第一种观点。

我们认为,语法结构具有使短语成词的作用,词的语法意义因此也体现在词的使用环境和语义搭配中,语法结构既是语素义的来源也是词义的来源。因此,词义的定义应当包含语法意义。

二、词义的具体构成内容

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所指称对象的一种概括反映,是词所表达的内容。它由什么所构成?它与词义分类又有何不同?

(一)词义的分类和词义的构成辨析

在许多词汇学著作里都可以看到与词义分类和词义构成相关的讨论,但是有些著作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区分。在“词义构成与类型”的标目下兼谈词义的分类和词义的构成,比如:徐时仪《近代汉语词汇学》、苏新春《汉语词义学》。亦或者在“词义的分类”标目下谈词义构成的问题,比如: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宋均芬《汉语词汇学》、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这样容易令人混淆词义的构成和分类这两个问题。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相关内容中作了区分,他认为:“词义构成是词义的分解,词义分类则是词义的归类。”[3][P14]

我们认为词义的构成立足于总体上的“词”,将其内部的,承载于能指的内容根据意义的不同,划分为几个部分。通常分为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又再分为理性义、附属义等。而词义的分类则是立足于词的不同义位。从不同的角度,将词的义位进行归类,分为本义、引申义,固定义、临时义等。

(二)词义的构成内容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词义由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共同构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从符号的角度阐释了词义是什么。词的的所指即是词的意义,也就是概念内容。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特点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因此他将其称为概念义。[13][P39-43]杨文全认为理性意义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一般与概念有关。[14][P.218]张斌将理性意义解释为实词范围内,与概念相关的核心意义。[15][P.194]黄伯荣廖旭东也认为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即是理性意义。[5][P.230]

理性意义是词义中表达概念的核心内容,色彩意义则是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各种附属意义。黄伯荣、廖序东和杨文全将色彩意义大致分为:评价义、语体义、搭配义、文化义、形象义。张斌认为重要的色彩意义有四种:评价义、语体义、搭配义和理据义。理据义这一概念指的是“由造词的理由和依据所形成的字面表层意义及其形象色彩,包括意趣情调和联想意义等”。其下包含了形象义和文化义。[15][P194]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一书中写到词的附属意义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13][P.53]刘叔新也把词义分为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但与上述几家不同的是,感性意义(即色彩意义)除了感情色彩、态度色彩、评价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之外,还有风格色彩、格调色彩、语气色彩和阶级色彩。[11][P.203-225]

部分学者并不认为词义由理性意义和附属意义构成。葛本仪提出,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她认为词汇意义即是词的理性意义而不包含色彩意义,三者共同构成了词义。[12][P145-148]这种三者并列的情况实际上因为葛本仪与大多数学者对词汇意义的定义不同。除葛本仪之外,朱星在《汉语词义简析》中也有相关阐述。朱星认为词义分三种,概念义、语法义和修辞义。修辞义即是色彩意义。[16][P7-9]二人虽将色彩意义从词汇意义或者概念义中单列出来,但均认同词汇意义是词义中最重要的部分,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不能离开它。

除此之外,曹炜认为词义由“理性义,色彩义,结构义,文化义,联想义”几者构成。他舍弃了“词汇意义”的说法,将文化义和联想义从色彩义中独立出来,认为以上几者共同充当词义的内容。这里的结构义是“由词在语法结构中产生的逐渐融入到词义中的组合义”。[3][P.19]

董为光认为词义的一般类型有指称意义、理解意义和用法意义。[7][P.20-26]从语义场中上位词与下位词的不同点出发,总结出词义中与表达概念相关的部分有概念意义和指称意义之分。上位词具有概念意义,下位词具有指称意义。词的指称意义将所指称的对象与其他相关事物清楚地划分开。概念意义是理解意义的主要内容,指舍弃了许多个别事物的具体细节、差异性的东西而把握住整类事物的共性。

三、结论

综上,词义及其构成研究分歧所在为词义是否包含语法意义和各家所列色彩意义的不同。词义构成研究是词汇本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具体细节还存在着争议,但是较多学者赞同词义由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构成,词汇意义包含着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理性意义是反映指称对象的客观部分,色彩意义是词义中凝结人的主观倾向和情感的部分。词义构成和词义分类的区分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强调。词义的研究,词汇的研究都还有待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M].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2-13.

[2]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3.

[3]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4-21.

[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8-230.

[6]徐时仪.近代汉语词汇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18-186.

[7]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0-26.

[8]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8.

[9]刘桂芳.词义构成略说[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3):57.

[10]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43.

[1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3-225.

[1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45-148.

[1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9-53.

[14]杨文全.现代汉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18.

[15]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94.

[16]朱星.汉语词义简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7-9.

猜你喜欢

构成词义定义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大少不同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