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教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1-12吴宇琼许淑华
吴宇琼++许淑华
摘要:对于大学而言,学生评教制度是了解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工具,是保证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然而却出现了部分评教结果失真、部分评教主体缺乏公正评价的能力,易出现评教失德现象、评教最终效果表现“漠然”等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范式,强调对组织中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关注和满足,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组织的不断发展,并就评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评教制度;角色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评教制度现状
1.J大学现行评教制度
以J大学为例,经过搜集资料和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学生评教制度如下:
(1)学生评教每学期一次,进行网上评教,对每个任课教师都要进行评价,在期末考试之前完成,期限为一个月。
(2)如没有进行评教,将无法查询期末考试成绩并且取消下学期通识选修课的优先选课权。
2.评教重视程度
在对评教的重视程度上,认为重要的学生占35.5%,认为较重要的占39.5%,认为一般的占23.1%,认为无所谓的占2%。同时,周围同学对学校评教制度的态度也是较为重视。由此可见,多数同学都较为重视评教,肯定了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并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评教活动。
3.评教态度
在评教时间上,21.1%的同学只用1-2分钟来评价以为老师,38.8%的同学用3-4分钟,25.8%的同学用5-6分钟,14.4%的同学会用6分钟以上。反映出部分同学对评教的态度不太认真,只是匆匆填完,敷衍了事。
4.对评教的了解程度
在总的了解程度上,很多同学都表示非常了解或较了解评教制度,共占87.3%,不了解占19.7%。
5.评教目的
在对于评教目的的认识上,认为评教的目的是“改进教学”的占66.2%,据大多数,“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奖金有关”的占43.5%,“行使个人参与权利”的占35.8%,“践行民主管理理念”的占33.8%,“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占44.1%,“展现自身价值”的占20.1%,“满足个人好奇心”的占8.4%。
6.评教前指导
针对评教前的指导,大多数人都获得了详细或较详细的指导,共占77.9%,还有22.1%的人受到的指导较简单或没有受到指导。
7.评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评教中出现的问题,“宣传动员不够,对评教活动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很清楚”的占59.9%,“评教指标内容不完善”的占43.5%,“权重不科学”占42.8%,“评教结果使用不当”占26.4%,这四项所占的比例最高。还有77.6%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并不完全能反映客观实际。说明评教存在失真问题。
针对评教的评价体系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风格不同,难以制定一个统一标准”、“评教指标体系不利于教师个性发挥”、“某些指标不符合学科教学特点”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78.3%、58.2%和66.2%。
8.对评教的建议
关于对评教的建议,51.2%的人认为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教指标,56.2%的人认为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考核和奖惩相脱离,60.9%的人认为要公开评教结果。有36.5%的学生反对将评教与选课捆绑起来。
9.评教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评教主体,均超过50%,与此同时,评教中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共占87%,说明教师和学生是评价系统中的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而他们在评教过程中的收获最大,学校管理者在其中只是有一个引导作用。
10.性别与对评教重视程度的交互分析
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对评教较为重视。
11.年级对评教重视程度的交互分析
由调查数据可知,在对评教的重视程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间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二、大学生评教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J大学的调查显示,目前的大学生评教工作存在问题如下:
(一)大学生评教结果部分失真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评教结果存在部分失真现象,学生教学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大多数学生在对任课教师打分之前没有认真阅读过评价指标,3-4分钟完成对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占绝大部分,这种速度决定了学生不能准确评估每个老师的教学情况;其次,对于有些太专业和太细致的评价条目没有详细说明,学生不能够完全把握评价精神,随意打分;再次,学校对学生网上评教设置了过多的约束条件,如评教时间、地点、期限等的约束,使学生失去了宽松、自由的评教环境并产生抵触心理,出现随意评教或“代评”现象,其结果必然造成评教结果的不真实、不可靠。
(二)部分评教主体缺乏公正评价的能力,易出现评教失德现象
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加之对评教监管力度不够,大多学生进行评教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实践中,学生往往带着功利目的来评价某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样便可能出现评教失德的现象,一些学生将评教作为评价教师与自己关系的一次机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打分较高,而对自己讨厌的老师,他们会借此报复、“诋毁”一下,从而导致评教结果存在主观性,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三)评教最终效果表现“漠然”
评教最终效果的“漠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教结果不公开,二是教学没改进。学校只是将评教结果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之一,对学生和老师不公开评教结果,学生对评教后的事情一无所知,教师也只是知道自己的评分与排序。在我国,学生评教为管理层面所设计,是管理者检查和推进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高校管理干部普遍只“查”不“推”,评教结果成为束之高阁的档案。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完善大学生评教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是高校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引起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为了保证评教活动的效果和评教结果的可信度,我们必须照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且接受他们的监督,就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看,我们对完善大学生评教制度有如下建议:
(一)确立并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看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消极和抗拒都可能给组织发展带来负面影响①。所以,大学评教制度应该把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大学的管理活动并不是学校管理者的任务,而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职责,是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因此,作为改善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教制度,应树立起整体利益观,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力求通过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或调整,促使高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维护或进一步的满足。
(二)创设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的平台
大学的环境不再是封闭的象牙之塔,由于环境的相对轻松,因此建立多方位的交流平台很重要。从现实层面来看,为促使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利益能落到实处,大学就必须借助制度安排,在制度上予以规范,通过合理的制度文本规定和制度程序设计,来为大学内的利益相关者,创设良好的运作平台,公开评教结果也将作为评教主体的学生和作为评教受体的老师的利益相联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取消对利益相关者的过多约束条件
在大学这个利益系统中,轻易地打压某一(某些)利益相关方,或漠视其内在的利益诉求,都属非理性的行为,势必会损害其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会促使其成为评价活动的潜在阻力。根据调研的结果,大学生评教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制定的过多约束条件的影响,因此,建议取消对大学生评教的过多约束措施,使其有相对宽松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评教,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评教结果的真实可靠;同时有利于教师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以积极的态度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学生评教”要时时处处以改进课堂教育教学为目标,从设计、方法、手段、方式到效果,都落足于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把“是否真正改善了课堂讲授、增进了学生收益”作为检验标准②。因此要作到三个方面,一是要废除以评教分数来惩治与制约教师的惯例,制定可以激发教师优化教学的新机制,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从激励教师投入教学出发,设计出更多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改变教学;二是改变学生评教的时间与次数,变一次为两次,变期末一次为期中、期末各一次,以便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评教真正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三是将网上评教改成现场座谈,使教师能够参与到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中,接受批评和忠告,为达到真正促进教学的效果,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让教师参与到学生评教的互动中,加入到评教结果的分析中。
参考文献:
[1]王钢.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教育评论.2014(09).[2]张俭民,董泽芳.大学生评教如何从失真到归真——基于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14(19).
[3]黄小蕾.浅析医学院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
[4]潘志勇.注重学生评价,提高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05).
[5]魏晓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S2).
[6]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陈平水,孙荣荣.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4).
[8]史艳红.学生参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4.4.
[9]李怀峰.高校评教中本科学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0]赵立莹.高校学生评教:功能、批判、效力.[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注释:
①王钢.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教育评论.2014(09).
②张俭民 董泽芳.大学生评教如何从失真到归真——基于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