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回归视域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及策略研究
2017-01-12史桂香
史桂香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教师应以全新的教育视角,探讨思品教育方式中需要注意的教学策略,走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和束缚,在生活回归领域之下加深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明确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需要不断摆脱抽象空洞的内容和单向单一的教育方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实施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采用的教育方式需要借助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设备,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回归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能使小学生享受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生活。
一、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课程实施和品德教育教学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生活不断地变化以及时代潮流的趋势发展,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已经不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国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个人发展特点,脱离现实生活实际,总是设定一个不可企及的硬性道德标准去要求少年儿童,将各种成人化的倾向和格式化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规定他们去遵守一些违悖个人身心发展健康的训条。在不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品德上就采用理想化、格式化的德育实践模式,导致学生失去兴趣。
1.课堂教学上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往往把教学地点局限在室内,专注于机械地备教材,讲教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围建设。虽然教材上也会举很多例子,但过于目的化了,以至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顺着例子教一些偏死板,教条式的内容,而不贴近生活实际。这种枯燥生硬,缺乏活力的教学环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固有模式,老师举例子作相应的分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样的话会忽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变相地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
2.对思想品德教育的不重视
思想品德课程一般是安排一周两到三个课时,即使是这样,也常会被其他老师占用。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和老师普遍认为这门课程是副科,没有数学和英语等主科那么重要。而且思想品德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经过题目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直接效果。有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并不是专业老师,而是语文老师或者其他老师兼任,其教育效果的不明显导致老师在探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尚有欠缺。
3.教学评价过于片面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综合性,全面性的评价。这门课程相对特殊,仅仅以卷面的分数进行目标评价过于片面化。老师一般是在考试前划重点让学生去背诵记忆,这种把焦点过度关注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上,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未免不人性化,过于简单粗暴。同时也不利于老师掌握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效果,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要求和目标实现。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回归视域下的策略
1.更新教学方式,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回归生活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健康活力的世界,教师在创建氛围中运用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把课堂活动范围扩展开来,让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特别是集体性的活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生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同时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学生生活的实践场和探究知识的实验室,通过对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的整合,更新教学手段,使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在创建良好氛围上,教师要围绕目标,注重创设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远离儿童生活“成人化”。如在“我爱绿色”单元中,教师在教室里事先创设一个的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花草树木和扔垃圾的人。通过花草树木与扔垃圾的人之间的对话,间接地让扔垃圾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感受到绿色对生命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情景中渗透对学生的道德和理想教育的引导,让他们真正快乐地进行学习。
2.培养能力,注重探究过程
新教材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要求教师要将课本与教学大纲吃透,对学生充分了解,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说,敢于做,获得自主探究的体验。如在《我愿家乡更美丽》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张调查表,发动家长指导学生开展一次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情况,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相应的感悟和发展,并带到课上交流讨论。教师可以根据调查表上的内容提出问题,如我们可以为家乡环境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除了环境建设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从课外调查到课内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个体的社会化,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
3.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是评价内容多项化。现有的德育课程评价是综合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用一张试卷给学生下定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卷面成绩的同时,也要关心重视学生其他潜能的提升。不仅关注教学的结果,还要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和学习态度。教师要经常提问,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认知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健康、积极地生活。
其次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一般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坚持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共同发展。生活回归视域下摆脱脱离、背离生活道德规范的教育评价,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活动和道德建设,并进行自我调控和完善。其主体评价除了教师还包括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以及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等。主体评价的多样化有利于归纳总结学生的独立人格与意识倾向,而不只是单一的分数。
最后是评价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课后作业、问题讨论和情境设置等,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各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互对比观察,为原有的评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特长,同时做到客观、全面、公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4.合理利用教材和课程资源
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道德的培养离不开生活。教师在利用教材和课程资源的时,应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注入新鲜的元素。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有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也有不同的特色风格,但主导权在教师手上。教材内容大多结合各个学科知识内容以便于教师增强趣味性,立足于“回归生活”。新教材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开放性,非固定化地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教师在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时,应树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应时刻关注身边各种传媒信息和现实生活,意识到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和活动中体验的重要性,整合、升华资源的教育价值,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小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03).
[3]成良臣.现代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新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3).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