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110厘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初探

2017-01-12王靖宇赵兴力

新农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放蜂双行叶期

王靖宇 赵兴力

玉米110厘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主要是采用宽窄行栽培技术,即垄间行距70公分,垄上行距40公分,垄上种植玉米双行。该栽培模式能有效增加种植密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依靠群体实现增产。通过采用深松整地、优良品种应用、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全程机械化等配套技术措施,提高玉米品质与产量,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丰产丰收。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收敛型的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在98%以上。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

2.种子处理

2.1精选种子。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对种子进行精选,除去病斑粒、虫蛀粒、破损粒、杂质和过大、过小的子粒,达到种子粒型均匀一致。

2.2试芽。播种前15天,对精选后的种子进行一次发芽试验,芽率需达90%以上,才能用于播种。

2.3晾种晒种。播种前7-10天,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天。

2.4种子包衣。根据田间病虫害常年发生情况,明确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种子包衣。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种衣剂,根据含量确定用量,不提倡直接购买杀虫剂、杀菌剂简单包衣,以免造成药害,降低种子活性和适应性。

2.5浸种催芽。将种子在40℃水中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2-3小时将种子翻一次,约24小时左右,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催芽的种子一般不能进行药剂处理,以防危害幼芽。

二、选茬与整地

1.选茬。要选择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不能选用施用过豆磺隆、氟磺胺草醚的大豆茬。慎重选择使用过普施特、广灭灵的地块。

2.整地。采取秋季深松整地的方式,即在玉米秋收后上冻前,采用大型农机具实行灭茬、浅翻、深松、重耙、起垄、整形、镇压连续作业,达到待播状态。浅翻到12厘米,深松深度/>35厘米,打破原来的70cm垄变成110cm垄。垄高≦20厘米厘米。做到垄向直、无漏耕、无坷垃(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厘米土块不超过5个),严禁湿整湿耕。

三、适时播种

1.播种期。当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7-8℃适时播种。

2.播法。应用大垄双行配套的110厘米播种机进行机械播种。小行距40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滤水机播: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可直接播种。

3.播深。墒情适宜地块3-4厘米,旱地岗地4-5厘米。覆土严密一致。播后视墒情及时镇压。

4.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进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的标志是:空杆率低于3%,不倒伏,无大小苗。一般110厘米大垄,垄上双行,单行株距24-26厘米,亩保苗4300-5000株。

5.镇压。播种后及时镇压。滤水播地块,播后隔日镇压;直接播种的地块,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四、科学施肥

1.有机肥。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30-40吨(2.0-2.7吨庙)面施。结合整地一次性施人。

2.化肥。亩施用45%复合肥15公斤二铵7,5-10kg,硫酸钾5kg,追施尿素25-30kg。(N:15.5-17.85,P2O5:6.85,K2O:5.25)或二铵15公斤,钾肥7.5公斤,追施尿素25-30kg。(N:16.5,P2O5:6.9,K2O:4.5)

3.施肥方法。采用“基底肥+种肥+追肥”的施肥方法,原则上40%50%的氮肥、全部钾肥和锌肥、中量元素以及除了做种肥以外的磷肥用做基底肥,种肥宜选择磷酸二铵或种肥专用肥或种肥套餐肥,用量每公顷3050 kg(23 kg/亩),追肥采用垄侧或垄底条施并结合中耕覆盖混合的方法,选用氮肥或测土施肥专用追肥,需要搭配缓施肥品种防止后期脱肥。

五、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玉米田播后苗前封闭除草配方(用药量按每公顷计算):900克/升乙草胺2.0-2.5升+38%莠去津3.0-3.75升或720克/升异丙甲草胺2.0-2.5升+15%噻吩磺隆150-220克。

2.查田定苗。出苗前及时检查,如发现粉种、烂芽、芽干要用催好芽的种子坐水补种。4-5片叶时,按保苗要求每穴留1株,将弱苗、病苗、小苗拔掉,做到一次等距定苗。

3.中耕追肥。做好中耕施肥有机结合,做到两铲两趟。第一次追肥在幼苗长到5-7叶期,占追肥总量的40%;可采用垄上双条施肥,苗肥间距13厘米,并进行覆盖。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占追肥总量的60%。追肥部位在垄体两侧,离植株10厘米-15厘米,深度8厘米-10厘米。

4.喷施叶肥。在玉米拔节前,用20%硫酸锌300倍液叶面喷施;在拔节期前后,用98%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喷施2-3次,以补充叶面营养。

5.灌水。在拔节期、抽雄前期和灌浆期,如遇干旱要进行灌水。特别要加强通透密植栽培田块的水份管理。

6.病虫鼠害防治

6.1地下害虫:3%毒死蜱颗粒剂。每公顷用60千克。

6.2玉米螟:玉米螟田间百株落卵1-2块时,放赤眼蜂灭卵。分两次放蜂,第一次放蜂7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总放蜂量为每公顷22.5-24万头(1.5-1.6万头/亩)。

6.3玉米蚜虫:每公顷用3%啶虫脒乳油0.6-0.75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3千克。

6.4粘虫、草地螟:幼虫进入3龄期形成为害前。每公顷用4,5%高效氯氰菊0.45升加水用航化作业或自走式高杆机喷雾。

6.5玉米大斑病: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70克,或70%恶霉灵200倍液。两次施药分别在玉米6-7叶期和10叶期。

6.6农田鼠害:应用化学杀鼠药剂开展统一灭鼠,可等距离投饵。在灭鼠地块上,按行列排成5-10的棋盘式网格,于行列交会点投放5克左右毒饵,行列密度依鼠类密度确定。

六、适时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采用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

猜你喜欢

放蜂双行叶期
垄畦类型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建昌红香芋”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放蜂
提高樱桃坐果率措施有哪些
田间不同放蜂量防治玉米螟试验
玉草迅克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周铁衡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
赤眼蜂不同放蜂量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