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用最无私的爱灌溉最美的童年
2017-01-12熊超群向燕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本刊记者 熊超群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娟:用最无私的爱灌溉最美的童年
文/本刊记者 熊超群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孩子,如果你是窗台上那株常春藤,我愿做你根系下一捧温热的泥土,陪伴着你阅尽岁月风霜,哪怕耗尽我的一切也要滋养你倔强成长。
孩子,如果你要做大海上一艘巨轮,我愿做你视线里一座永明的灯塔,守护着你不断劈波斩浪,哪怕油尽灯枯也要为你指引远航的方向。
孩子,当你独自走在黎明前的山路上,我愿化作一弯残月洒下的清辉,照亮着你跨越坎坷跌宕,哪怕行将消逝也要为你迎来万丈的阳光。
——记百名残障儿童共同的“妈妈”周娟
人物简介:
周娟,重庆市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教师。
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参加了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中国残联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月明星稀,寒风萧瑟,渝东北山区的冬夜总是漫长而苍凉。她无数次在这样的夜里起身,借着朦胧的月光来到学生们的床边,把手伸进被子里查看是否温暖,再为他们挨个裹紧棉被。数年如一日,只因为他们在酣甜的睡梦里用稚嫩的声音叫过她一声“周妈妈”。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在此找到了温暖的怀抱。她总是在清晨的薄雾中第一个醒来,缝缝补补、洗衣刷鞋,再为调皮的小孩备好要换的衣裳。八年坚守,只是因为在她疲惫憔悴的时候,总有一只只稚嫩的小手抚摸她的脸庞,抬头会看见一张张最真诚的笑脸和一双双最关切的目光。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聚少离多的家庭里,丈夫在逐渐消失的埋怨和体贴的理解中坚定地与她站在了一起,成为了志愿服务孩子们的“后勤部长”,女儿则越来越像她一样独立而坚强。她说不知道怎么更好地分配她的爱,只能将对丈夫和女儿的亏欠深埋在心底,需要家庭的原谅。
二十多年来,周娟为教育事业毫不保留地辛勤付出,如涓涓细流将她最无私的爱灌溉出了孩子们最美好的童年。走进周娟和她的孩子们的世界,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热泪盈眶,哽咽凝噎。有不少人问她,失聪的残缺正是因为带病坚守讲台,为什么还要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也有人问她,在特殊教育那样的环境里工作会快乐吗?周娟给出的答案笃定而朴实:“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滴成长都带给我满满的幸福,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我是他们的妈妈。”
周娟耐心地为学生辅导功课
爱的感悟 母亲般的关怀撑起留守儿童的晴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上南下打工的热潮席卷着西南大地。无数父母为了改变命运,为了给孩子挣回条件更好的未来,留下老小,背井离乡。1994年,18岁的周娟从梁平师范学校毕业了。毕业季,她目睹了不少同窗放弃教育的理想,争先恐后地加入外出务工的人潮,更见证了车站里一幕幕伤感的亲人离别。其中一个场景,二十多年来在周娟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车站外,有几个孩童挣脱爷爷、奶奶的拉扯,哭喊着追向已经远去的长途汽车。”每当回忆起这一幕,周娟都止不住地一阵心痛。
出生于农村的周娟,深知农民外出务工的艰辛和无奈,也意识到孩子缺乏父母的爱带来的严重后果,“关注、关爱这些留守儿童是一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对能够飞向远方与命运抗争的同窗们的羡慕之情,在她心中已经荡然无存。她打定了主意要留下来,在教育的事业里埋首耕耘,哪怕到再偏远、困苦的地方也义无反顾。她接受学校分配,来到梁平县明达镇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天天与孩子们学习、生活在一起的语文老师。
明达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超过半数。数年间,周娟常常会看见放学后不愿回家的孩子在校门外徘徊,不时在夜里查寝的时候听见孩子因为思念父母而躲在被窝里伤心呜咽。她不禁冥想,留守儿童的现实困境无法改变,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快乐成长?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成为了周娟从此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人生拐点。
课堂下,周娟和学生们在一起
周娟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合影
周娟(右二)和重庆市人大主任、党组书记张轩(左三)合影
“爸爸、妈妈,你们还好吗?是6年还是7年?我已经记不清你们到底有多久没回家了。我想您们呀!想得心痛!我知道你们打工是为了我,可是你们知道吗?没有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的生活,还有什么滋味?”这一篇以书信形式的作文深深刺痛了周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同时她也如醍醐灌顶,感受到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亲情,需要陪伴,需要没有隔阂的温暖呵护!”那一刻,周娟意识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远非课堂上传授知识这么简单,教育是要用爱心,甚至母爱去浇灌、滋润每一颗受伤脆弱又自尊封闭的幼小心灵。
1998年,周娟成为学校总队辅导员后,把课堂教学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留给了留守儿童。她找孩子们谈心,像亲姐姐、亲妈妈一样与孩子们互相敞开心扉。部分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她新买或者在邻居家募集了一些孩子们能穿的衣裤、鞋袜放在办公室里,当孩子们晴天走得汗流浃背、雨天淋湿了衣裤时,便让他们换上,孩子们身暖心更暖。班上孩子过生日,她会变着花样给他们庆祝。渐渐地,她发现孩子们的眼睛越来越有精气神了,挂在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放学后走读的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跟她告别,赶回家还要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事;住读的孩子习惯性地叫上“周妈妈”一起去食堂吃饭。
“爸爸妈妈,你们在外辛苦,请不要为我担心。周老师给了我们母爱,我们不再孤独。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时刻陪在身边。”在寄给远方父母的书信里,孩子们这样写道。
爱的升华 同样残缺的生命里共担风雨
2001年,周娟被提拔为了明达小学教导副主任,继续兼任总队辅导员,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连年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她自己被评为了“梁平县十佳优秀辅导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然而,正当她工作渐入佳境时,一场灾难性的疾病突如其来。
2004年5月的一天,周娟感冒服药后突然耳鸣。一周后,她的听力明显下降。但因为临近期末考试,课程和辅导任务重,教导处工作也很多,周娟一直坚持到放暑假才到重庆大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期,那时候的病情已经无药可治,成为不可逆耳聋!“这是真的吗?我才28岁呀!”周娟一时间难以承受:“我爱学生,爱课堂。失聪对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但是,倔强的性格注定了她不会甘心离开她心爱的课堂,离开她早已发誓要躬耕一生的三尺讲台。2008年,周娟的听力越来越差。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周娟离开了明达小学,来到了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她的教育事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32个乡镇,90%寄宿在校,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七八岁。除聋生外,还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脑瘫、多动症、智力缺陷儿童。
“正是这群孩子,给了我人生新的希望,让我重燃斗志。”回忆起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后,自己的心态发生的转变,周娟感慨地说:“别人赞美我是如何帮助这些残疾孩子的,其实是他们帮助了我。”跟这些孩子接触多了,周娟才真正明白“上天为你关上一道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深意。虽然孩子们在肢体或智力方面有残缺,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一颗无比纯真、善良的心灵,他们同样对未来有着各自不同的憧憬。孩子们彼此携手共进退、不抛弃、不放弃的的坚韧品质深深打动了周娟。初心不改,一生无悔,“我虽耳聋,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继续把爱付出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周娟暗下决心,尽她所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她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手语,生生逼自己仅用一学期的时间就能与聋哑学生规范、流畅地交流。
周娟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刘强合影
对刚入学的智力缺陷学生,她手把手教他们洗碗、扫地、擦屁股、提裤子;学生病了,她带他们看病,给他们搽药;值夜班时,怕自己睡得太沉,她就握着手机睡觉,每隔两小时让闹钟响一次,然后起床查看学生,给学生盖被子或是叫爱尿床的孩子起来上厕所。渐渐地,周娟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信任她、喜欢她,一看到她有空闲就围过来问这问那。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周娟感到无比欣慰。有次她在教“口渴”这个词语的发音,反复念了几遍之后,一名聋哑孩子跑出去用手捧回了一捧清水凑到她嘴边。周娟潸然泪下,将脸深深地埋进了孩子的手心里,泪水与清水混合着喝进口中,却甘甜无比。
2011年,周娟担任校长后,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走进学校,对残疾孩子采取“零拒绝”的接收原则。她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发展,关心孩子以后的生存能力。为了帮助残疾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她多次带领教职工到重庆市区、万州、复盛工业园区等多地考察,向工厂企业极力推荐学生。现在,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聋生毕业生就业率已达100%。
“桃李满天下是每一名教师的理想,虽然不能在我身上实现了,但这里每一个孩子的快乐成长和未来有能力、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就是我所有的心愿。”周娟说。
爱的播洒 家庭是最坚实的后盾
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周娟的听力急剧下降,即便带上助听器,语言分辨率也不到60%。2014年,周娟被调往梁平县残联工作,亲人和朋友都替她感到高兴,就连时常埋怨她的丈夫也突然间停止了唠叨,女儿更是因为天天能跟妈妈在一起而开朗了不少。然而当周娟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工作时,一阵阵失落的感觉向她袭来,心里总是“空荡荡”的。那段时间,她收到很多孩子发来的信息:“周老师,你到哪里去了?怎么几天都没见到你了?”“周老师,我们是不是表现不好,你不要我们了? ”“周老师,听说你调走了,我们很想你。”孩子们的声声呼唤,让周娟倍感难过。
周娟常常梦见自己和学生在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甚至梦见聋哑学生能开口说话了。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有时候会突然忘记想要拿取的东西,忘记要做的事情。相伴数十年的丈夫也看出了她的变化。一天深夜里,夫妻俩坐在床头,两人都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最后丈夫打破了沉寂,对她说:“要是想孩子们了就回去吧。家里的事就交给我,女儿也不用担心,她自立自强,越来越像你了。”丈夫的话让周娟眼前一亮,他以前都是把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称为“那些学生”,这次他却一改口风称他们为“孩子们”,以前说“去那里”也改说成了“回去”。
这个细节的变化立即触动了周娟敏感的神经,一阵暖流在她的心里流淌激荡。其实细想起来,数十年的夫妻情义一路走来,处处都是丈夫的理解和关爱。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让周娟倍感温暖和踏实。以前特殊教育学校还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上,是工作本就繁忙的丈夫起早贪黑地开车接送她;她在学校值夜班时,有孩子生病,她一个电话就把家里早已入睡的丈夫从被窝里叫起来,赶紧开车来背孩子去医院;有孩子走丢的时候,是丈夫立即请假了来帮她四处找孩子;后来为了让她和孩子们晚上不害怕,他干脆抱着铺盖搬来住进了学校……
这一夜,周娟辗转反侧。她终于清楚地意识到,在学校工作20年了,学生早住进了她的心窝!“学生舍不得我,我更离不开我的学生!”第二天清早,周娟醒来发现床头柜上躺着一张丈夫留下的小纸条:“你为了孩子们彻夜握着手机等闹铃,我又何尝不是为了你24小时开机待命呢?孩子们把你当妈妈,你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也就是我的孩子。有我在,你放心。”寥寥数语,让周娟在感动万分之时,更加坚定了回到孩子们身边的决定。
周娟主动向领导提出了申请。一个多月后,她返回了特殊教育学校,重新回到了她的孩子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