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四川省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017-01-12刘朝友朱洪兴
刘朝友 朱洪兴
交通运输与四川省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刘朝友 朱洪兴
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涌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本身的区位和竞争优势,但同时也给四川省的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清楚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探究交通运输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更有助于为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建议。
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相互关系
目前,交通运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状况是度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经济来说,交通运输始终扮演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因为在区域经济体系里交通运输是各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区域间进行交流的有效途径。既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那么推进两者均衡同步发展将促使地方经济产生良好的收益。但是这只是我们的愿景,在现实中,两者的协调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也大不相同,这就有可能导致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运送到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其次,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提高这部分费用,那么就不能拓展外部市场,从而拖累当地经济发展。
四川省坐落于中国西南部,是内陆联通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是我国连接中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其本身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文化、旅游和农业大省,拥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21世纪初,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的大量资源和市场的产业正逐步向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迁移,这也就促使了四川省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资源禀赋及其他条件的制约,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西南省份的交通运输起步相对较晚,后来的发展也不是很理想。与此同时,两者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也并不充分。由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论探析来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分析两者间的理论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两者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给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指导。
一、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
四川省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是连接中部和西南地区的重要结合点,是联通中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2014年,四川全省常住人口8140.2万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1.近十年经济总量增长状况
由图1可知,2005年—2014年四川省经济总量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十二五规划以来,也就是2009年后其经济增长明显提高。
2.产业结构状况
图2所示,2010年-2014年这5年间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情况变化明显,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在医药、旅游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不断向产业专业化迈进。
3.居民消费水平状况
由图3可以看出,伴随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进,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的消费情况也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但是,由于城乡间差距的存在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城乡间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
4.对外贸易情况
由图4可以看出,十年来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四川省的对外贸易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会呈现新的态势。
综上,四川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年提升,整体经济总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产业转型给四川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在过去的10年间已经充分显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四川省的人均生产总值并不高,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表1 2014年四川省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图1 四川省2005-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走势图
图2 四川省2010-2014年产业结构情况
图3 四川省2010-2014年消费水平示意图
图4 四川省2005-2014年进出口额情况
二、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1.铁路方面
四川省统计年鉴显示,到2014年末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了39770公里,2014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877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7700百万公里比去年大大减少;货物的发送量达到了7165万吨,货物周转量为67800百万吨公里也出现的大幅度减少。相对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讲,四川省的铁路发展现状并不乐观,表现为铁路网规模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程并不一致,加上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劣势,建设成本相对高昂,这就要求我们要综合地区发展的要求和对运输的需求情况来做出合理规划,拓宽铁路网的覆盖面积;逐步提高高速度的货运列车的比例;拓展与其他相邻省份的铁路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运输网。
2.公路方面
成都是四川省公路交通运输的枢纽,公路网分布密集。到2014年末,四川省的公路总里程达到了31万公里,比2013年有了较大提升,路网密度也更为密集,目前四川省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在四川省的路段,推进公路运输的改造升级,大大提升公路运输和安全维护能力。
3.水运方面
四川省拥有天然的水运渠道,包括嘉陵江、长江和金沙江,同时其也拥有重要的水上干道城市,如乐山、宜宾和泸州。2014年其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进一步增加,虽然航运的势头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是四川省本身地理条件的限制,其航运发展依然不能和发达地区相比。因此四川省应该进一步提高河道的运行能力和吞吐货物的能力。
4.民航方面
在航运方面,四川省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及绵阳机场和十多个支线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交通枢纽,该机场也是我国与东亚、东南亚及欧洲和北美建立航空网络的重要一环。近来已将该机场改建成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这将使四川省的航空运输能力大大增加,也使成都成为除北京、上海外的第三大空港枢纽。
三、四川省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分析
1.四川省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运营里程的增加和客货运量的增加是最能反映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的两个方面,为了更方便地展现出现阶段四川省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本篇文章选取了客货周转量的变动这一指标来体现其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相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较多,选择范围更广,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选择了产业结构变化这一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由以上关于客货周转量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图可以大致看出,2013年之前客货周转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在2014年却出现了小幅度的跌落。一次产业所占比重则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这可能和近年来国家倡导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关系,但是四川省的总产值却是逐年增加的,从图3-1上可以看出,虽然一次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但是二、三产业随客货周转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从产值的角度来看,二,三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增加值要大于一次产业的产值减少值,这也就是四川省总产值连年递增的原因。
2.区域经济对四川省交通运输的推动作用
最近几年来,四川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交通运输的线路里程都是呈现出连年递增的态势,为了更为方便地反映出地方经济是否对交通运输具有推动作用,本文选取了2005-2014年10年间该地区生产总值和包括铁路和公路在内的交通运输线路里程的增长变化情况来做更直观的分析,具体分析见图3-2。
图3-2 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推动作用
由图3-2可以清晰地看出,运输线路的里程数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005-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2011-2014年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同样四川省近10年的生产总值也呈现出递增的现象,且2009年是一个转折点,2009年之前曲线相对平缓,说明GDP增长相对缓慢,2009年之后GDP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由图3-2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增长与运输里程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四川省的交通运输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明显,也就是说,其交通运输的发展相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状况相对滞后,还不足以很好解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所以四川省必须加大对交通运输的固定资产投资,做好对现有交通运输设施的维护和改造,进一步加强对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使交通运输网络尽可能覆盖整个四川,运输畅通无阻。因为像交通运输基础这样的设施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周期很长,设施建好后见效也比较缓慢,所以就目前来说,交通运输仍然是制约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大范围的建造交运基础设施的时候,还要关注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方面的问题,力争做到让每个区域都有路可走。在人口较为集聚的地区,其交通运输网络较为发达,但是人口较稀疏的地区由于其经济相对落后,交通运输发展也比较滞后,这些地方的交通运输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尽可能地完善交通运输网的构建和布局,力争做到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四川省在大力发展陆路运输的同时,还要尽力让水路运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四川省拥有良好的水运资源,包括金沙江、长江和嘉陵江等,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水运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四川省应该加大对水运的投资,提升内河航道的质量,提高河道的同行和吞吐能力,做到水路和陆路运输的良好衔接。
[1]肖自仁.广东城际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孙雪花.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09.
[3]王瑞军.基于省域视角的中国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03).
[4]徐美娜.江苏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应用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
[5]张俊.江西省“交通运输一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4).
[6]刘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8).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