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17-01-12
数据
扛起全省扶贫“大梁”——湖北农业特色产业助力68.8万人脱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近日召开的湖北省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传来消息,2016年,全省68.8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菜果茶等农业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占当年脱贫人口的46.8%。
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整合涉农资金达23.7亿元,重点培育具有湖北特色的名优茶、特色果、高山菜、道地药材等产业,打造了恩施硒产业、罗田黑山羊、秭归脐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在贫困地区培育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4家、农民合作社23399个,探索出了“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湖北省农业厅建立厅领导包四大片区、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县市的联系点制度。目前农业部门在贫困地区驻村带点、入户入田、进圈进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519人、农业科技示范户3.2万户,重点推广老果园改造、茶园绿色防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稻田综合种养等农业主推技术54项,核心技术到位率达85%。
创新帮扶模式,强化示范带动。湖北省总结推广罗田黑山羊“五位一体”、恩施州“121+X”模式和长阳高山蔬菜“五张网”等一批先进范例,并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县级农业部门互相学习交流,举办各类现场推进会457场次,典型经验和模式得到有效推广与放大。
(湖北农业信息网)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突破1.2万家
近日召开的天津市促进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暨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全覆盖现场推动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总数突破12000家,服务带动约50万户开展合作经营,约占全市从事农业生产农户总数的57.7%。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组织载体功能,较好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有力促进了本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健康发展。
(天津日报)
黑龙江2016年新增高标准农田逾949万亩
近日,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结果公布,2016年黑龙江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949.79万亩,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部署要求,提出了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到2020年建设1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的目标,突出生态建设引领,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自2011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黑龙江省已经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4451万亩。
黑龙江省加强统筹各项建设任务,通过“集中规划、集中建设、各负其账、各记其功”和统分结合模式,有效融合多项涉农资金,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聚集,提高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良种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到2020年全国确保再建设4亿亩,力争建设6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黑龙江省建设任务为3431万~4989万亩。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重庆市紧跟市场需求研发21个辣椒新品种
近年来,重庆市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并持续递增,“良种选育”是该县多年来一直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多年培育,石柱县目前已自主研发出21个良种辣椒新品种。其中,“石辣7号”将于2018年大面积示范推广。
2004年石柱县辣椒研究所成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辣椒“良种”的自主研发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研发,石柱县已经自主研发出了21个辣椒良种。包括了高辣系列的石辣1号、2号,香辣型的石辣6号,长椒系列的石辣3号、5号、7号、9号。这些品种,都具备高产高抗(病)的优势,非常适应市场需要。
据介绍,石柱县辣椒研究所培育的21个“辣椒良种”已经有18个顺利完成了生产试验,陆续在全县推广种植。“石辣7号”等3个辣椒新品种将于2018年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