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2017-01-12李淑芬
李淑芬
(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163515)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李淑芬
(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163515)
大庆市大同区应用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27 hm2,项目充分利用了闲置的秸秆、稻草和鸡粪等,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同时利用菇渣改良当地盐碱土壤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 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1 推广范围
该项技术主要在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太阳升镇、祝三乡等乡镇温室大棚内进行推广,推广面积达27 hm2。
1.2 组织管理
项目由大同区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协同组织实施,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分别抽调2名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负责该项技术的培训、实施、田间跟踪指导与技术评鉴。
1.3 技术培训
邀请大庆市农委、八一农大的专家,教授开展培训3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40人,同时利用“科技之冬”活动,组成专家组深入乡、村、屯、棚室小区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场次,累计培训农民0.6万人次。
1.4 资金投入
每667 m2棚室棚架投入1.65万元,培养基投入2万元,菌种4 000元,肥、药等500元,水、电等1 000元左右,管理费用4 000元,合计投入4.6万元/667 m2,27 hm2棚室总计投入1 840万元。
1.5 推广前景
通过推广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农户经济效益达5万元/667 m2以上,27 hm2棚室总计创造经济效益2 000万元以上,较常规种植增加8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该项技术,一方面使秸秆、稻草和鸡粪等变废为宝,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产生的菇渣可以用于改良盐碱土壤,节省肥料成本450元/667 m2,节本增效,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 主要技术创新点
主要技术措施:①基质原料利用秸秆、稻草和鸡粪,实现环保的同时降低成本。②表播与混播相结合,提高定植吃料效率。③合理控制通风量,降低料面湿度,促使菌丝向湿度较大的料内生长,缩短发菌期,减少病虫害侵染。④及时覆土。播后16~20 d,即菌丝长到或基本接近料底时,及时覆盖消好毒的颗粒状草炭土4 m3/667 m2,覆土后及时松动菇床覆土层,以改善通气及水分状况,促进菌丝体增殖。⑤水分管理。覆土后出菇前合理调水,少喷、勤喷,做到“调透土、不漏料”;适时喷出菇水,每潮菇喷2次重水。⑥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保证良好通风条件。⑦合理施肥,及时追肥。
3 技术经济指标
①该项技术产品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②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覆盖率达到100%。③棚室效益较常规种植瓜菜增收2万元/667 m2以上,同时生产过程产生的菇渣可用于改良盐碱土壤,可节省肥料成本450元/667 m2。
4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推广棚室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27 hm2棚室总计创造经济效益2 000万元以上,较常规种植增加800万元以上。同时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的秸秆、稻草和鸡粪等,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利用菇渣改良当地盐碱土壤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5 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建议
5.1 推广前的基本情况
项目推广前3个乡镇的棚室主要采取常规的种植思路和管理方法,栽培黄瓜、番茄等,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栽培双孢菇后,通过加强越冬管理,在每个生育周期均可收获秋菇和春菇,显著增加了农户收入。
5.2 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农户做不到给棚室及时通风,影响产量品质;②个别农户对接种方法掌握不足,导致定植率较低;③栽培技术掌握需要过程,个别农户接受慢。
5.3 对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①设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②每年组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有关先进技术和好的做法,通过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③经常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现场培训。
1005-2690(2017)11-0054-01
S646.1
B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