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以绩效考核打开改革突破口

2017-01-12

中国卫生 2017年1期
关键词:病种医务人员公立医院

上海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强化公立医院改革制度设计,完善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和医院的责任。

政府当好“掌舵者”,建立完善监管评价机制。以公益性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涵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行为、医疗效率、医疗费用5个方面84项监管指标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13项补充指标的监管指标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精细化、智能化监管,政府监管职能履行更加到位。运用大数据方法,建立公立医院病种组合指数及相关评价指标,开展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探索将评价结果与政府投入、医保支付、可分配总额核定、院长绩效考核挂钩,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

办医主体当好“理事长”。一方面,指导医院对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成本效率等进行全面分析,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完善院长绩效考核机制。把公益性放在首位,设定5个方面23项量化指标,连续10年实施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建立统一的医院管理平台和实时数据分析系统,每个月、每季度公布监测数据,通过在同一平台上“晒”指标,强化目标管理,引导公立医院走控制规模、提高效率、节能降耗、控制成本、提高病种难度系数的内涵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开展病种绩效分析。遴选发病率高、费用比重大、诊断明确、治疗或处置方式较为一致的病种开展病种绩效分析,同时开展病种难度和手术难度分析,每季度向医院公布病种绩效情况。

医院院长当好“执行官”。一是强化内部绩效考核。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量和服务质量、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包含患者满意度、岗位工作量、工作难易度、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控制、成本控制、医德医风、临床科研产出和教学质量等“八要素”。二是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切断医务人员考核、收入分配与科室经济收入之间的直接挂钩关系,转变以科室收减支结余分配的模式。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认为,此项工作为“深水区”改革创造了突破口,一是通过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医疗机构有效落实功能定位、加强科学管理、合理控制费用。二是各办医主体进一步强化了对公立医院的战略规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建设、审计监督、总会计师委派等,促进了公立医院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进一步落实了公立医院自主权,健全了内部决策和监督机制,强化了民主管理。三是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改善了医疗服务,通过降低药品加成、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和集团采购,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卫生总费用个人支出比例预计控制在20%左右,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通过完善人事薪酬制度,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环境和创新激励政策,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病种医务人员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新病种”等十五则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