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问题由来已久
2017-01-12杨建龙
文/杨建龙
医用耗材涵盖多个临床学科,从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棉球、纱布,到科技含量极高的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从固态的输液器、烤瓷牙、人工关节、影像胶片,到半固态的止血剂,再到液态的医用胶水、检验试剂,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笔者将从耗材分类管理出发,介绍我国耗材市场当前乱象。
分类不清 命名各异
在临床物资管理中,耗材一般分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依据为2012年卫生部印发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规范》提出,高值耗材主要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社会反映强烈的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骨科植入、神经外科类、电生理类、起搏器类、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眼科材料、口腔材料及其他。据此,高值耗材以外的就是低值耗材。此种分类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基本科学,但也有必要再细化一下。因为,在高值耗材个别门类中也包含价格很便宜、很安全、非植介入的普通低值耗材,如部分眼科、口腔材料等;在低值耗材中又有少量价格较高、用量大、安全性要求严格的产品,如吻合器、输液港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卫生系统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例如,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13无源植入器械”次级目录“0702心血管支架”,到底是心脏还是血管用支架、带不带药、什么材质等问题,都没有再做详细区分,卫生系统应该按自己的行业特点和需求做全国统一的分类管理。
关于命名,食药监部门基本是按企业申报名称进行注册。由于厂家各异、翻译各异,导致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一证多物、一物多证等现象。例如,同为心脏介入用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药物支架,不同厂家的注册名称差异很大,上海微创公司为“冠脉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系统”,北京易生公司为“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山东吉威公司为“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山东瑞安泰公司为“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系统”,波科国际公司为“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等。
高值耗材招标采购尚不规范
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按高、低值划分,低值耗材主要由医院自行采购或地市级集中采购;高值耗材主要由省级集中采购。关于低值耗材采购,如棉球、纱布等常规品种,由于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充分,已经处于基本正常的行业状态。关于高值耗材采购,由于科技含量高、价格较高、利润相对较高,其间还存在一些问题。故本部分主要讨论高值耗材采购。
第一,招标目录有待统一。招标目录作为招标规则的基本内容之一,多年来一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耗材的特殊性,一直没有推出统一版本,个别地区的目录划分并不合实际。以某地为例,该地规定某类外科器械全部按照长度制定招标目录,可是这一类器械的分类标准不仅有长度还有内径、外径,结果就是不同规格的器械放在一起比价格。
第二,招采人员不够专业。高值耗材科技含量较高、涉及学科多,不同厂家的技术特点不一,并且有术中、术后技术服务问题。但是,很多省级招采单位并非专业人士,省内专家力量也不够,因此对于招采规则制定及投诉处理有一定难度。如某地招标中,起搏器和配套电极分开招标,结果A厂起搏器中标、B厂电极中标,但两者不能配套使用,必须重新招标。
第三,招标不能唯低价论。招标是为了降价,但价格绝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还必须综合考虑产品质量。某企业相关人员介绍,目前仅一次性使用腔镜吻合器就已经更新到第三代,而有的公司生产的还是第一代。不同代的产品,无论是手术效果还是操作性都差距巨大,相对的成本也有很大差距。但在投标过程中,追求低价直接导致新技术、新产品无法投入市场。
部分地区制定的价格政策过于片面。比如,某省采购指标主要看降价幅度,A企业原价1.2万元、降价20%、售价9600元,B企业同类产品原价1万元、降价10%、售价9000元,结果反而是售价高的A企业中标。再比如,很多省份都喜欢采用“动态调整”方式来控制价格,就是说只要有其他地区价格低于本地区,就要调至最低价格。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同质同价。但问题在于,中国地域广大,物流、人工成本都不同,不同地区、不同价格在其他行业一直都是相对合理的存在,为什么到了医疗器械行业就要相同呢?
第四,招标采购效率低。医用耗材招标,理论上说,应该由卫生计生委、发改委、食药监等部门开展,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部门都要参与,互相掣肘,影响了招标采购的效率。比如,某省2014年就提出耗材招标采购,但到2017年还未执行。企业不仅花费财力还要花费精力,甚至企业招标负责人都换了几波,一个项目还没结束。
第五,省级采购“开倒车”。2008年以来,高值耗材采购逐渐向省级集中采购转变,以量压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近几年华东某省又将高值耗材采购权限下放到地市,而各地市招采都使用中介,对高值耗材采购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并没有医疗技术优势和特色的某市,高值耗材产品用量不大,据某国际知名企业反映,在此市一年销量不足30万元,但所谓的中介服务费用却高达15万余元,背离了集采的原则,应该予以纠正。
代理制流通层级过多
医用耗材市场流通多为代理制,部分产品甚至出现四级、五级代理。商业渠道的多层级导致生产厂家也不了解中间的价格信息,是构成耗材价格水分的重要原因。多层级的流通供应,也加重了灰色交易的现象,即部分商家按使用量给予医生回扣。作为生产厂家,尤其是行业知名的外企和国内大型上市公司,由于监管相对严格,几乎没有直接参与灰色交易,基本都是代理商或医院供货商从事此项活动。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两票制”、加强医用耗材使用监管、提高医生技术服务价值,可以通过制度调整逐步规范耗材流通。
医保管理陷入怪圈
现在,有些地区采用医保管理的方式,对进入该地区的医用耗材进行限制,即没有进医保目录就进不了医院。申请产品进入医保目录,申报主体必须是医院,企业是无法自行申报的。但由于政策解释不到位,医院基本上不愿意进行申报,并且不会采购未进医保目录的产品,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怪圈,医院不申报—没有医保—进不了医院,直接将新企业的新产品拒之门外。
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与管理乱象由来已久,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管缺位、行业协调不够。现在,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已经重视此问题,相关政策、文件正在形成。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行动,对于大家都认可的经验和做法要推广,对于明显违反行业规则的要制止,要用好的制度去约束、疏导,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政通商兴的医用耗材流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