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17-01-12王忠民
王忠民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社会加剧的影响,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之势,该病的预后性极差。患病初期,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不明显,但是一旦发现,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据权威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2的患者均会因此丧命[1]。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而言,价值显著。现阶段,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最准确的方式即为DSA,但是该诊断方式为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的机体会造成损伤,鉴于此,本文特择选我院脑科门诊收治的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就128排CTA无创诊断的临床价值做如下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4月~2017年7月我院脑科门诊收治的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纳入标准:一般资料收集全面;年龄21~85岁;对该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者。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9.07±1.03)岁,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脑出血49例、偏瘫24例、口齿不清29例、脑缺血31例、视力模糊1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头痛的临床症状表现。
1.2 方法
该研究中所使用的检查机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ight speed128排螺旋CT机,所使用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为Bayer Pharma AG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30522的优维显。在扫描正式开始前,首先对患者行头颅侧位定位,在扫描参数的设置上,如下所示:层间隔和层厚均为0.625 mm、电压和电流的设置为120 KV/mA、矩阵为512*512,球管旋转时间为0.6 s/w。经患者的肘部静脉以3.5~4.5 ml/s的速度注入60~80 ml的优维显,然后进行实时增强扫描,扫描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向AW4.4工作站进行输送,然后经由工作站完成图像的后期处理工作[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式所得的颅内小动脉瘤例数和数量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 评价标准
CTA评判依据:颅内动脉扩张受限,边缘光整,外动脉壁上局灶结节状钙化。
1.5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
入选该研究的患者经128排CTA诊断结果诊出颅内小动脉瘤42例、颅内小动脉瘤45个。其中大脑前、中、后动脉的例数分别为9例、12例、2例;前、后交通动脉的例数均为6例;基底动脉1例、颈内动脉6例。
2.2 诊断价值
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结果显示颅内小动脉瘤44例。由此可得出,128排CTA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8.87%,特异性为91.39%。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作为脑部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患者颅内动脉扩张受限。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动脉粥样硬化,(2)血管壁先天缺陷,(3)外伤及其高血压等。据权威调查数据记载,截止2016年底,我国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高达3%,其主要懂得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青年人群中虽有病例,但发病率并不高,单发发病较为常见,而双侧发病并不常见。该病的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约有33%的患者均在发病2 d内死亡,而约有八成左右的患者会发生再出血的现象。因此,对该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状况而言,价值显著。现阶段,DSA被公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最有效的诊断方式,同时也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方式为侵入式检查,对患者的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创伤。所以选择一种权威、有效的检查方式,对于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3]。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学诊断设备和技术的不断革新,CT血管成像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128排CTA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该诊断方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可有效的缩短扫描和处理时间,同时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相比较DSA诊断方式而言也更高,这对于病变的清晰显现,具有极高的优势,(2)128排螺旋CTA成像技术也可以实现对脑血管走向、分布和形态的多角度观察,对于病变出和周围相邻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较好的判断。(3)128排螺旋CTA成像技术分辨率高、重建效果优,故而,针对脑动脉瘤患者,将其作为辅助性诊断方式应用,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准确信息的获取。(4)容积扫描是其具备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对检查所得数据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收集,同时还可以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后,获得清晰的图像,以防止伪影现象的出现。(5)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性强、快速及其无创的优势,同时,对患者的机体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将其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筛选和评估过程中,收效显著。因此,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并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中[4]。
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入选该研究的患者经128排CTA诊断结果诊出颅内小动脉瘤42例、颅内小动脉瘤45个;而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结果显示颅内小动脉瘤44例。由此可得出,128排CTA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8.87%,特异性为91.39%。此实验研究所得结果充分的验证了上文中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借鉴性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将128排CTA于其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准确度高的优势,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胡国辉.128层螺旋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指导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77-79.
[2]余 东,黄 伟.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9-20.
[3]宋学文,陈小余,周开渝,等.颅脑128排螺旋CTA与高场强MRA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5,13(10):160-161.
[4]万立野,曹宏伟,崔志新,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9):1443-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