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家笔下的南水北调与移民记忆
——主评何弘、吴元成的《命脉》
2017-01-12刘海燕
刘海燕
(中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郑州450044)
河南作家笔下的南水北调与移民记忆
——主评何弘、吴元成的《命脉》
刘海燕
(中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郑州450044)
文学豫军中的实力派——南阳籍作家,近年来,他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讲述着家乡大地上的南水北调——这项历时超过半个世纪的巨大水利工程,和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移民工程。其中何弘、吴元成的《命脉》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宏大的格局和人类水文明史的视野,极具耐力的恢弘叙述,让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告诉我们,应如何看待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
河南作家;南水北调;移民记忆;《命脉》;《迁与安》;《人间呼吸》
南水北调,这项历时超过半个世纪的巨大水利工程,和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移民工程,该由谁来讲述?如何讲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渠首,就在河南南阳淅川县一个叫陶岔的地方,丹江口水库差不多一半的水面也位于淅川县境内。南水北调的主干渠从中原大地上穿过,是风景吗?不,更是命运——水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命运。作为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作为文学豫军中的实力派——南阳籍作家,近年来,他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讲述着这宏大的事件。
他们的作为和作品,焕起我心中几近倦怠的文学道义;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文学评论之人,这在我对于当代作品的阅读中可是很少有的。因此,我觉得有义务推介他们的作品给这个时代。这里依写作的时间顺序介绍。
一、高宏民的长篇小说《迁与安》
高宏民,70后,在河南南阳的一个乡镇工作,是最基层的公务员,但是他着魔似地走在写作之路上。还没有网络的那些年,似乎每年高宏民会来一次省城,不善交际的高宏民由他的同乡——《传奇故事》主编、小说家红都领着见文学界的几个朋友。红都说,宏民在乡镇无一可交流之人,寂寞得很,一个人拼了命地写,把耳朵都快要写聋了。红都是一个阅遍文学经典、透彻而有悲悯之心的人,他怜惜宏民那颗热爱文学的心。也许红都的话有些夸张,但可以想象,一个小公务员爱上了写作,在乡镇是怎样的情景。对此,我心中有些难过,我希望像宏民这样的年轻人不要因为写作毁了自己的健康。天才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健康地活着。人到中年的我,已经懂得尊重生命伦理,而不是成功学逻辑。
2012年冬天,宏民把他的长篇小说《迁与安》电子版发给我,让我给他写个推荐语,这部长篇改变了我对这个年轻写作者的看法。曾经,我认为,他只是个苦行僧似的业余作者,《迁与安》这部长篇,让我感到他是一个有梦想和野心、有大责任感的小说家。生活于基层、亲历过南水北调移民工作的宏民,终于找到了他该写的那本书。
《迁与安》聚焦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搬迁工作。当时我和同仁何弘都诚挚地给他写了推荐语,不是虚词,而是心中真实的感受。何弘写到:
丹江口库区移民、回迁、再移民、再回迁的反复上演,在人类移民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迁与安》通过一位移民一生的经历串起了丹江口水库数次移民事件,以对待移民的不同方式和态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值得阅读。
我这样写:
这是国内第一部写南水北调大迁移的撼心之作。作者无意于再现事件,而是着力写丹江边子民在故土上的根被拔起时心的痛感、空感和慌乱感。作品还表达了人去江荒,心魂、江魂、草木魂,都将失去记忆的回归路。它让我们在这种大荒凉里,听到万物的和声,那就是爱——万物之间彼此存活。
——《迁与安》封底“推荐语”[1]
高宏民的这部长篇,在今天看来,最应附上“深入生活”“重点扶持”之类的称号,但什么也没有。偏于豫西南一隅的老实的宏民,好像什么也没申报过,无论是项目、文学奖项还是签约作家。宏民依然在农业时代的习惯里地老天荒地写作。只是,他的这部《迁与安》在几家网站上长销,有一次他很开心地发信息告诉我。有陌生人买他的书,对于宏民,便是最大安慰了。
二、高金光的诗集《人间呼吸》
2016年初夏,河南省首届杜甫文学奖评奖时,我作为评委之一,首次读到高金光的诗集《人间呼吸》,整个下午我脸上流着泪水。我和高金光只是认识,他是个少言的人,我也属于被动交往型,因此,我们没有私人交往,之前也没有关注过他的诗。这应是我2016年夏季最动心的一次阅读经历。
诗人高金光,南阳淅川县人,移民之子,他在省城郑州工作,但他的父老乡亲还在那个叫着水田营村的地方,这个村庄要迁往唐河。搬迁时,适逢他的母亲病重,在郑州住院。他揪心地写道:
搬迁的日子还没有确定
母亲的病情却越来越重
……
如果母亲赶不上搬迁
我将把她葬在哪里
不能让母亲一个人留在淅川啊
让母亲一个人留在淅川
我的心会疼上一万年
水田营 终于移植到唐河
家 从卡车上卸了下来
……
原谅我 母亲
在这个时候 我首先要做的
不是为您整好阳间的铺盖
竟是为你选择阴间的地穴
……
唐河的土啊
愿您护佑我的母亲
——《为母亲安家》[2]12-13
这个不识字的母亲,一生也没怎么离开过这个村庄,最后却未能看上一眼,从郑州被直接搬进了唐河,被清冷、孤寂的生土掩埋。这个结果却是儿子所盼望的,“母亲 我要感谢你/终于与疾病战斗到今天/……一个人 难道/连死也要追赶着日子吗……”[2]13儿子最担心的是母亲撑不到搬迁,那么把她葬在哪呢?难道要葬在即将被洪水淹没的淅川吗?母亲的处境,无论怎样,都令人肝肠寸断,只是母亲能够葬在有亲人陪伴的新土,而不是孤零零地被大水淹没,令儿子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心慰。诗人,更是儿子,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时代大事件的裹挟中,个体生命的无奈、疼痛与荒凉……
诗人还准确地描述了拆迁过程中,随着每一个物件的被毁、被弃,亲人们的心如何被揪痛:
揭第一片瓦的时候 心 一阵阵
揪疼 好像是撕自己的皮肤
荡起的灰尘 血光四散 模糊了眼睛
去第一根椽子的时候 似乎听见
我的肋骨断了 惨白的叫声
……
爸至始至终默不作声 你知道
他一生坚强 不会流泪 泪只往心里流
七十年岁月 经他的手 建了两次房
这座房该有二十岁的年龄 砖和瓦
是他亲自做的 椽子是他从南山挑的
它们像咱们兄弟 都是他的孩子
你可以体会他的心情 现在
爸为咱们营造的家没了……
——《弟弟向我描述拆房过程》[2]5
我们明白了他们为何而如此心痛,因为那房子是父亲辛劳和梦想的物证,凝聚着一家人几十年的记忆。
他们只能把能带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再品味一次,再多看一眼,留在记忆里。
如《父亲执意要带那对石门墩》, “装上吧 唐河啥都不缺/就缺石头 父亲对弟弟说/父亲说话的时候 脸上的皱纹/荡漾着柔情 是我们/小时候 见过的那种”[2]7。那石门墩,是父亲从南山选料、请人加工的,在他们家已放了二十年。一草一石,都带着岁月的刻痕,和亲人的温热,那种物我一体的爱,读来令人百感交集。
再喝最后一口家乡水,“一口 又一口/慢慢地咽 细细地品/每一口都不愿是最后一口/家乡的水 现在还是家乡/喝了最后一口 就成了故乡”[2]8。(《喝最后一口家乡水》)
然后,向祖宗告别。“跪下来 低下来/与黄土一样低/……对不起了 列祖列宗/这一去千里迢迢/这一去再难相见……”[2](《在坟前向祖宗告别》)
在这一幕幕难以割舍的告别里,痛和爱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
但无论如何,这些朴素善良的乡民,都能识大局,明大理。“看来咱真得为丹江让路了 真得/为国家做点牺牲了 父亲说/……父亲最关心农具 早早地/把锄 镰 锨 镢头归拢到一起/口头禅 会劳动 不怕出死力气/到哪儿都不愁没饭吃”[2]3。(《关于搬迁的话题》)这个父亲身上,凝聚着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美德——心中有大义,宽厚、忍让、勤劳、乐观,不需太多。令人心疼,又令人感佩!
后来评委会碰面讨论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首推高金光的诗集《人间呼吸》,一致认为,杜甫文学奖应奖给这样的诗歌。诗歌“授奖辞”是我写的,我在泪水中写了很久,希望能够准确表达,唯恐对不起那已逝的母亲和移民之子的心。
高金光的诗集《人间呼吸》“卷一”,以本色而深切的笔触,写南水北调中的故乡和亲人,在被拔根的过程中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在诗人的笔下,我们看到移民赖以生存的物件都坍塌了,移走了,但他们的心和记忆不会移走,会继续游荡在被大水淹没的故乡。高金光以一个移民之子的诚挚情感,尤其是对于临终母亲在故土和新土之间催人泪下的两难表达,完成了一个诗人对于时代生活深处个体命运的表达,完成了无愧于故土和历史的悲情表达。(《人间呼吸》授奖辞,写于2016年5月)
我也曾在不同地段看到过那被坚实的堤坝和铁丝网围起来的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向北而去,我的眼睛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冲撞着,几乎落泪——不能不感叹工程的宏伟!直到读完何弘和吴元成的《命脉》,我才深深地意识到,对于南水北调,我们应有更开阔、历时、理性的认识。
三、何弘、吴元成的大型纪实文学《命脉》
虽然知道近年来何弘和吴元成在合作做南水北调的调研,节假日总是风雨无阻地驱车上路……但翻开他们合作的纪实文学《命脉》这本厚重的大书,尤其读完后,还是很让我意外和震撼!大致可归因于以下特色:
(一)宏大的格局和人类水文明史的视野
全书大概可分为三部分:水对文明的塑造;历史中的南水北调全貌及当时移民的状况;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新移民。
作者从人类水文明史的角度切入,在源头处,寻找水和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源头性、历史性而不是时段性、片面性的视野下,梳理中国的水文明史,从水坝围出的良渚王国开始,一直写到元明时期的大运河和北京。这一部分的写作,辛苦的是扎实的史料准备工作和水利工程遗迹的现场考察,高难度的是怎样把历史写活?该书主笔何弘,多年来在一线从事文学和文化批评,又对历史入迷,足迹遍布天下,在这本书里,他表现出了把控历史和现时对接的能力,显示出了他在评论生涯中历练出的高度概括力。
譬如,他写到:大禹治理过的汉水,今天成了南水北调的水源。跨越四千年的时空,历史在此奇妙地连接在一起。“鲧和禹治水的传说,其实代表了中国两种重要的文化观念。一种是儒家的,以约束的方法获得秩序,面对自然如此,面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也是如此;一种是道家的,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的规律建立秩序,由自然及于人的内心和社会,均以自然而然为最高原则。”[3]46-47他讲到助秦统一的郑国渠,就像是讲述一个幽默诡异的小说故事,让人明白,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命脉”的意义所在。
评论出身的何弘又善描述和讲故事,诗人、记者吴元成更是诙谐幽默,他们磋商合作的结果,自然既理性真实又风趣生动。
沿着人类水文明,尤其中国古代水文明的脉络,进入第二部分——历史中的南水北调全貌及当时移民的状况。作者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江河治理,各地水库和大坝建设,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等。让读者对建国后的水利工程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对其是与非有个全局的判断。
第三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新移民,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陶岔渠首的建设,作者用了更重的笔墨,更集中的篇幅来写。作者采用移民口述史的方式来呈现各个时段移民的生存状况,以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原始档案,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把移民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保留下来,不加雕饰地还原移民的场景、过程及最真实的心理感受,并由此把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表现出来,才会更有意义。”[3]82-83这部分将以其真实性而进入历史。
在这些被采访的移民中,有一些就是吴元成的亲属,因为切近,这些讲述就特别真实,因真实而复杂,因复杂而让人心生千滋百味。移民的生存境况和命运是那么令局外人难以想象!
在历时性的考察与呈现中,作者从几十年丹江口水库移民政策的变化,看到了国家政策的制定从以前的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在工程建设的进程中,发现人们从绘声绘色地讲述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到更多讲技术难题和工程质量,看到了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建设者们已经有能力承担起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一本激励民族自信心、营造民族梦想的大书。
(二)极具耐力的恢弘叙述,让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告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
《命脉》的叙事风格属于经典长卷式,有种大河奔流波澜壮阔的气象,它让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去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方位的信息,有些类似史诗和小说中的复调手法;它的文体自觉、开放,融合了各类典籍中的水利资料、移民口述、作者的现场亲历等各种角度,有效地运用了考古学、人类学、尤其是文学的方法,在文学的方法中,又表现出一般纪实文学作家所不具备的史学眼光,整体的把控能力,冷静的思想力,敏锐的判断力等,这应得益于何弘的理论功力。在当代纪实文学中,这种风格的写作,是很少见的。
我本人也从事文学评论多年,在一些看法上和何弘有着共识。如我们认为,不少当代写作和现实生活是平行的,让读者得不到高于或多于现实的东西,阅读变成了负消耗。深知才能自觉避之,在这部书中,能看到,作者的写作之心——清醒、诚恳、庄重、辽阔,努力扎根于优秀的文学传统之中,而不是当代浮躁的语境中,以叙事的罕见耐力,沉潜于人类水文明史和现实的原生态中去,给读者营造足够辽阔的时空,让你沉静下来,超越这个时代去思考。
这本书让我感到,关于南水北调,或类似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我们不应在当下的情绪和想当然中,而应在漫长的介入和思考中,去获取答案。这本毫不煽情的大书,就是这样以其气度和品格感动了我,也震撼着我。因为,在网络化时代,普遍浅抒情的语境中,我们已很难获得这种沉静的富于启示性的阅读感受。
为国承担,为民呼吁,应是纪实文学的责任和担当。在他们采访河南淅川和湖北十堰等地移民的过程中,所遇的每个群体都觉得自己委屈——“移民觉得自己背井离乡,是在牺牲,很委屈;接收地觉得自己本就不多的土地几乎是平白送给了别人,是在牺牲,很委屈;移民干部觉得自己无端受苦受累甚至挨打挨骂,是在牺牲,很委屈……”作者总结道:“这么多人的牺牲和委屈,归结到一起,其实就是他们的伟大奉献。”[3]281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修建丹江口水库和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人、河南人做出了巨大牺牲,形成了独特的“移民精神”。这种“移民精神”,除了牺牲之义,还有顾全整个国家大局的意识,亦既为国承担。
作为采访者的他们,也曾为移民背井离乡中所受的苦难而落泪,为移民干部和接收地群众的牺牲而感动落泪……他们既深情又理性地深入其中,对这个世纪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在恢弘的时空中,理性地把它呈现出来,以事实来阐释那个颇具争议的大话题——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
即便如此,这个话题,也许不是一本书,一代人所能回答完的。作者尊重现实的复杂性,他的学理和诚恳,使他不做武断和抽象的总结,他以指向未来的笔触提出:如何推进后移民时代的发展,真正实现移民的长治久安、融入当地? 南水北调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吗?“如果目前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加以改变,用水方式不加以改变,问题肯定会再次出现。”[3]109严肃的纪实文学,应如此不回避问题,同时带领大众做更深入的关注和思考。
(三)这是他们命运里的一本书,是故乡和时代赋予他们的重托
看似作者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无论寒暑,一有空就驱车上路考察和采访,南下荆襄,北上京冀,多在河南……实则这本书,在他们的命运里早就开始了。
作者何弘和吴元成都是南阳人,他们的父辈都曾参与过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他们的亲人邻里有不少从这块土地上被拔根而成为移民。尤其元成,就在丹江边长大,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家园的拆除,亲人们移民湖北、支边青海哈德令的艰辛历程,都牵扯着他少时的记忆和命运。南水北调,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这么巨大的国家工程!牵扯几代人生存和记忆的大事件,理应由这块土地上的儿子来完成。何弘和吴元成,这两个南阳才子,一个是评论家兼河南文学的掌门人,一个是诗人兼记者,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故乡和时代的重托落在了他们的肩上,使他们成为移民工程的代言人、立传者。
在上路和书写的过程中,作为这块土地上的儿子,他们带着来自家乡无形的重托、义务和责任,带着几代人的情感记忆,也带着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有最可信的真实情感和经验凝聚在其中,这也是纪实文学中最难得的。这使作品触动心灵的个性化表达得以可能。
作为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写作者,何弘和吴元成都有着对家乡青山绿水的记忆,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更有着一代人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责任担当;他们承上启下,他们所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移民们和当事人,都在渐渐老去,像那被水淹没的故土一样,都将会被时光之水永久淹没。他们二位赶在时间前面,寻找到暮年中的移民们和当事人,记录下他们的过往和心绪,留下这些珍贵的独一无二的口述史。
如果说真实性是纪实文学的生命,思想性是其灵魂,文学艺术性是其翅膀,以这三点来衡量《命脉》这本书的话,那么可以说,这部作品在当代众多的纪实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可复制的品性和难以超越的水准。也许你可以挑出这本书尚需改进的地方,但无论怎样,它都不失为一部大作。如果你想系统了解南水北调与人类水文明,想获得一种理性思考重大现实话题的方法,那么请翻开《命脉》。
[1]高宏民.迁与安[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2]高金光.人间呼吸[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3]何弘,吴元成.命脉:南水北调与人类水文明[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吕志远)
The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Projectand
ImmigrantMemoryWrittenbyHenanWriters——Focusing onLifelineby He Hong and Wu Yuancheng
LIU Hai-ya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In recent years, Henan strength literature writers, who come from Nanyang, have written about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various ways. This grand project took nearly 50 years’ time, it triggered large-scale migration. He Hong and Wu Yuancheng’s literature workLifelinetells us how to understand the grand century project from historical and reality aspects, through the way of documentary writing, the view of grand landscape and water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extent statement.
Henan writer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mmigrant memory;Lifeline;MigrationandSecurity;HumanRespiration
2017-09-12
刘海燕(1965—),女,河南太康人,硕士,中国作协、中国评协会员,《中州大学学报》编审,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思想类散文随笔写作。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5.016
C915;I206
A
1008-3715(2017)05-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