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耦合创新管理研究
——以浙江为例
2017-01-12刘斯敖张学文
刘斯敖,张学文
(1.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耦合创新管理研究
——以浙江为例
刘斯敖1,张学文2
(1.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新型小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集聚的耦合创新发展是浙江新型小城镇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文章总结了浙江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创新、地理—网络—社会空间耦合创新、规模—结构—制度耦合创新和产业—文化—旅游耦合创新的四大机制。最后,提出了坚持以市场机制主导、坚持多维空间发展、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和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浙江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进一步耦合创新发展管理对策。
新型小城镇;产业集聚;耦合创新;浙江
一、 引 言
新型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目标,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耦合创新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我国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起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农村工业化或专业市场形成专业化集群,推动市场化和城镇化发展,如温州与义乌模式[1-2];二是通过引进外资,形成大批“三来一补”企业逐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的专业镇,如珠三角模式[3]。这种以民间自发或外来投资与创业为主推动的小城镇与产业集聚耦合创新发展模式,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羁绊而获得制度创新优势快速成长,但也引发了如产业低端化、产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等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小城镇发展开始面临许多困境。探索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良性耦合创新发展之路,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路径。
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创新发展是浙江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根据中央新型城镇化战略方针,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中心镇培育、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小镇建设的系列小城镇创新发展政策与措施,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不同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演进的模式不同[4],在中心镇建设基础上,浙江推出了小城市培育试点,促进较大的中心镇向现代新型小城市发展,而完善的空间规划、小城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从“镇”到“市”的发展路径[5]。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浙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手段,学者们对特色小镇的内涵、发展定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要素集聚创新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供给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6-9]。浙江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浙江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反思,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从“以产业筑城”单维度发展和“以产业和功能筑城”双维度发展转到“以人为核心”的多维度发展[10-11]。同时,现有的研究在互联网和新常态对新型小城镇的创新发展方面还相对不足,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耦合机制、创新路径等研究还有待深入。
二、 浙江新型小城镇建设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创新机制分析
在从中心镇—小城市—特色镇创新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是两大基石,两者之间的耦合创新成为推动浙江新型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四大耦合创新机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创新机制、地理—网络—社会空间耦合创新机制、人口—产业—空间耦合创新机制和产业—文化—旅游耦合创新机制。
1.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创新机制。新型小城镇的创新发展,首先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空间结构上,通过科学规划增强小城镇布局的合理性,为新型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提供足够的生产空间与市场空间,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特色街区与生活空间,修复、完善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分布。在空间功能上,明确小城镇的发展定位,通过生态化工业园区建设,为特色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发展提供配套的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专业市场、技术创新中心、物流中心、政府公共服务中心等;通过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适度分离与融合,方便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提高产城融合度;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同步驱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浙江省诸暨大唐镇是典型的袜业专业镇,其“袜艺小镇”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之一,成为全球唯一以“袜艺”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在产城融合思路下通过袜业风情特色小镇规划,重点打造“智造硅谷、时尚集市、众创空间”三大功能区,总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智造硅谷是袜业风情小镇的智能制造功能区,打造面向工业4.0时代新型工业园区和智慧工厂,包括海讯两创园、圣凯科技园、天顺精品园三大园区;时尚集市是袜业风情小镇的文化艺术旅游区,包括袜业智库、滨水休闲文化长廊、艺术村落三大板块;众创空间是袜业风情小镇的创业创新生态区,包括电商园、大学生创业园、中国针织原料市场和物流园区。小镇规划实现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着力打造融“智能、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诸暨大唐袜艺小镇以特色促转型,来源:浙江省发改委城乡体改处,2016-06-29.www.zjdpc.gov.cn/art/2016/6/29/art_112-1711069.html
2. 地理—网络—社会空间耦合创新机制。新型小城镇的创新发展是地理空间创新、网络空间创新与社会空间创新的交织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新是新型小城镇地理空间创新发展,而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给小城镇带来了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创新发展。地理空间创新让新型小城镇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和谐,网络空间创新让新型小城镇突破了地域限制,更加方便联结到世界网络空间中,参与世界竞争与发展。特色小镇的互联网化,尤其是电商园区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地理—网络—社会空间的耦合创新。特色产业生产虽然依旧严重依赖于地方性产业集聚,但是产品的设计和市场销售则是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小城镇因此也从地方性走向全球性。网络社会兴起也改变了社会组织与社会网络的结构,传统的以地缘、血缘、乡缘为主的社会网络组织逐步被各种网络社交社区与群体所取代。
浙江新型小城镇创新发展的实践证明,特色产业集聚与专业市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围绕特色产业和专业市场而形成的行业门户网站、网上专业市场和淘宝卖家,共同形成多样化的电子商务网络空间平台,商业的社会网络结构也相应地从以地缘、血缘、乡缘联结为主转向以互联网联结为主。同时,小城镇的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结构开始网络化,通过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创新,实现政府与社区服务、医疗、养老等智能互联网服务,而本地人和新融入的外地人通过各种网络社交空间、QQ群、微信群、APP等形成新的社会网络结构。互联网小镇代表乌镇2015年制定的小城镇规划中明确定位是打造“乌镇3.0:共生城市和智慧生活”,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融合和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3. 规模—结构—制度耦合创新机制。浙江新型小城镇创新发展是规模、结构与制度的耦合创新过程。浙江中心新型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对人口、产业、空间的规模与结构都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控制,确保三者之间良性耦合创新发展。产业集聚规模是小城镇人口集聚与空间规模扩张的基础,没有产业发展创造相应的就业岗位,小城镇人口过度集聚将导致小城镇陷入普遍性失业和贫困等系列性社会问题,从而失去活力,导致人口向外迁徙。但是,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也必须以小城镇空间承载力为基础,过度的产业集聚将引发空间集聚拥挤和劳动力供给不足,以及社会资源的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相应的教育结构与技能结构的人才支撑。如智能化的生产需要相应的高技能人才,电商发展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知识、熟悉网络市场心理的年轻的高文化水平的创业人才。例如余杭的梦想小镇重点鼓励和支持“泛大学生”群体创办电子商务、软件设计、大数据、云计算、动漫设计等互联网相关领域企业,天使小镇则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集聚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财富管理机构等金融产业。所以,相应的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必须紧密耦合,才能创新发展。
人口、产业、空间规模与结构的耦合创新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支撑。浙江在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规划定位上,努力打造“小政府、大服务”,明确了产业发展定位和小城镇的合理人口总体规模,从而确定相应的空间规模,制定相应的小城镇人口、产业与空间发展规划与政策,在户籍、土地、资金、人才、财政税收、政府管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改革,通过正式制度保障来确保规划实施与实现。通过规模、结构与制度的耦合创新,推动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螺旋式的良性循环发展。
4. 产业—文化—旅游耦合创新机制。产业、文化、旅游耦合创新发展是新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成为产业创新的动力之源与精神升华。产业文化是以产业为基础展现出与之相关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产业的物质器物、景观及非物质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风范、语言与文字等。产业文化受地方文化长时间的影响而成,不同产业、区域、居民和风俗等影响不同,形成的产业文化也不同,融合当地山水文化和人文气息,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构成小城镇特色的旅游资源。
小城镇特色产业的发展,既有传承于历史的产业技能与地域文化,如龙泉的青瓷、青田的石雕、南浔善琏的湖笔等,千年特色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形成当地独特的历史经典产业;也有改革开放后民间自发探索发展集聚而成的特色产业,如嘉善大云镇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海宁的皮革小镇等,还有“互联网+”下全新的规划与创新,如余杭区的梦想小镇、西湖区的云栖小镇等。产业、文化、旅游的耦合创新,有效实现了小城镇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三、 进一步耦合创新的管理对策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机制下,浙江从中心镇培育、小城市培育试点再到特色小镇建设的历程中,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在这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耦合创新成为许多小城镇发展的主动力。一些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的小城镇,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耦合联动发展,建成了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镇;但有一些产业基础薄弱和区位较差的小城镇则一时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城镇的创新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创新发展管理,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 坚持市场机制主导的耦合创新管理。在新型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机制主导与政府政策引导的耦合创新发展理念。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和城镇化有其内在的运动发展规律。企业家的选择与资本逻辑以市场为基础。城镇人口的流动与集中也是基于市场机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生产创造的就业引力、城镇空间布局和良好生态带来的生活舒适度、城镇制度与文化带给居民的认可度与归属感都是理性选择的重要参数,政府的引导性政策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构成企业家和居民选择的重要参数。分析市场机制中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市场机制主导与政府政策引导的耦合创新,提升新型小城镇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创新发展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是浙江新型小城镇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坚持多维空间的耦合创新管理。空间创新发展是新型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新型小城镇空间创新是地理空间、网络空间与社会空间多维空间的耦合创新。首先,通过科学地规划地理空间发展,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既能促进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宜居小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发展。同时,打造互联网小镇,加快小城镇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政府政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互联网化,创新小城镇的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对外能够将小城镇有效连接到国内外市场网络体系,对内实现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互联网管理与服务。此外,实现以血缘、亲缘、地缘的本地社会关系网络与大量新城镇人口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融合创新,促进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共生发展。加快地理—网络—社会空间三者之间耦合创新,促进新型小城镇的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融合创新,推动新型小城镇的生态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发展。
3. 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耦合创新管理。产业发展是城镇兴衰的基础,产业集聚创造了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人口集中和城镇化发展,而产业一旦衰败,人口必然离去,去寻找产业发展更好、就业机会更多的城镇。所以,加快小城镇的产业创新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对历史传承下来的经典产业要合理地加以保护,继承经典产业历史文化的核心精髓,创新生产的技艺与营销的方式;对特色的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和市场营销网络;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推进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创新水平。不同类型的新型小城镇产业创新路径不同,工业型的小城镇应该追求小而精的特色产业集聚,市场型的小城镇要加快市场的转型升级,通过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的融合创新创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市场网络节点,生态旅游型的小城镇要继续保护好青山绿水和传统历史文化。此外,新型小城镇应从城市群网络结构分工与协作的视角规划产业发展,对位于城市群中和大城市周围的小城镇,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分担大城市的部分功能,承接相应的产业转移;对远离大中城市的小城镇,则充分利用城镇综合性功能集聚农村人口。
4.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多维耦合创新管理。新型小城镇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改变的过程,需要产业发展、空间创新、社会治理和人文生态等多维耦合创新来共同实现。产业集聚和城镇化空间耦合联动发展是浙江小城镇和中心镇发展的主要路径,这种以“以产业筑城”为主的城镇化集聚了大量产业工人,但产业工人的身份与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融入城镇;新型小城市培育试点创新了许多政策,完善了试点镇的许多空间功能和社会功能,吸引周边农民和外来人口落户小城镇,实现了“以产业和功能筑城”双维发展。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仅是硬环境的城镇化,更是软环境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的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制度改革,加强外来人口的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与公共参与,加强小城镇的文化建设,增强外来人口的融入度。此外,新型小城镇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影响,创新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技术、管理、营销等人才,为互联网小镇发展提供相应人才支持。
[1]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郑勇军.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景坤,张双喜.专业镇的内涵及中国专业镇的类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3(12):17-20.
[4]郑文哲,郑小碧.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进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地理,2013(6):79-83.
[5]徐靓,伊维娜.小城镇从“镇”到“市”发展路径——对浙江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研究小结[J].城市规划学刊,2012(7):216-222.
[6]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7]张蔚文.政府与创建特色小镇:定位、到位与补位[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3-45.
[8]卓勇良.创新政府公共政策供给的重大举措——基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理论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2-36.
[9]徐剑锋.特色小镇要素聚集“创新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2-43.
[10]张丙宣.新型城镇化的浙江模式:反思与进路[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5):123-128.
[11]唐勇.浙江小城镇发展模式启示——一个基于“发展维度”的分析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86-90.
(责任编辑 游旭平)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New Small Towns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Taking Zhejiang as an Example
LIU Si-ao1, ZHANG Xue-wen2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gzhou310023,China; 2.SchoolofCivil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gzhou310023,China)
The coupling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and speci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the main mode of Zhejiang new small tow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our major mechanisms of Zhejiang new small town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oupling innovation: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ical space coupling innovation mechanism, geographical, network and social space coupling innovation mechanism, scale structure and system coupling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industrial culture and tour coupling innovation mechanism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Zhejiang new small town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oupl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pos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dhering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ce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the industry as the foundation and keeping the human-oriented policy as the core.
new small tow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oupling innovation; Zhejiang
2016-1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常态下长三角城市群中新型小城镇创新发展研究”(15BJY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专业镇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13YJA790071)
刘斯敖,男,浙江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研究;张学文,男,浙江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城镇化、城乡规划设计研究。
F292
A
1009-1505(2017)01-0098-05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7.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