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与启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萌芽与中国梦的探索

2017-01-12张万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空想理想劳动

张万杰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追寻与启迪: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萌芽与中国梦的探索

张万杰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视阈中,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预测和论证未来理想社会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的许多进步思想和积极成分,为人类理想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对当今中国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原则性启发意义。在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层面,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遗产都为中国梦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启迪。

空想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理想;理论建构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中,中国梦根植于中国大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是人类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化,隶属于同一思想谱系。从思想史的视角来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理解中国梦理论建构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当今,追寻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将对中国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镜像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逻辑起点的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从16世纪初叶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欧封建主义社会内部迅猛扩展开来,取得了空前巨大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就,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正如同马克思所分析到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266,也充满着巨大的残酷性和野蛮性,人类为此付出了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1]261。由于资本主义在发展早期就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社会不公正现象,也就相应存在着众多有识之士反对和批判社会不公、探求实现理想社会方式的持续努力。“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是在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三百多年间,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最早萌发资本主义的国家中涌现出来的,最早揭露并抨击新兴资本主义世界各种深刻矛盾和弊病、提出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新型社会制度的各种设想及其实现路径、在当时社会开始推动进行一些实践探索的数十位著名思想家。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深怀敬意,称他们的空想思想体系为“空想社会主义”。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历经三个重要阶段,涌现出一批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思想家。16、17世纪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及其宝贵文献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代表作是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代表作是1623年出版的《太阳城》及其续篇《论最好的国家》,这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掘地派”运动或“真正平等派”运动的著名领袖杰拉德·温斯坦莱(约1609—约1660),代表作是《自由法》一书;法国的摩莱里(1717—1778),代表作为《自然法典》;法国的马布利(1709—1785),代表作为《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法制》;法国的平等派革命家弗朗索瓦·诺埃尔·巴贝夫(1760—1797)。在19世纪,欧洲社会涌现出了史上最为著名的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2]721:法国的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代表作有《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制度》《新基督教》;法国的弗朗索瓦·马利·夏尔·傅立叶(1772—1837),代表作为《全世界和谐》;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代表作有《致拉纳克郡报告》《新道德世界书》等。在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也还涌现出过其他一些较为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家”[3],其理论学说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其中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和直接的思想材料。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完成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与更新,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生形态[4]30。

二、 社会建设层面的启示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预测和论证未来理想社会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的进步思想和积极成分,为理想社会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至今闪耀着原生态的思想光芒。当今中国梦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中,尤要注重吸收人类思想史上的成果。在社会建设层面,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今中国梦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上的原则性启发意义,可归纳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构建出一个和谐而完美的理想社会。在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构想的未来社会中,最基本的特点即是和谐与完美,在人际关系、两性关系、天人关系等方面都达到了和谐、美满、完善。在这个社会里,没有资本主义的残酷掠夺和竞争,也不再有资产阶级的卑鄙贪婪、尔虞我诈,和谐与完美成为社会基本状态。法国思想家傅立叶的理想社会就是和谐制度,在其代表作《全世界和谐》一文中,详尽地描述了作为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法郎吉”成员的美好生活。德国空想家魏特林在其代表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以财产“共有共享制”为基础的“和谐与自由”的社会,称之为“民主共产主义家庭联盟”,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全体成员的能力和欲望都达到充分的和谐与自由[5]306。尽管许多建设理想社会的试验在当时都归于失败,但现今中国梦理论追求和实践探索的宏伟方向,就是须要建设一个中国有史以来和谐而美好的新型中国社会。

第二,通过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用新型社会分工代替旧式分工。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参加劳动,没有贫富差别,都受到过同样的教育,都将得到全面发展。以康帕内拉和摩莱里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劳动看做是公民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明确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认为劳动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还是锻炼人的优秀品格的必要途径。在这样的社会中,以劳动为基础,每个个体都会拥有新习惯、新语言、新行为方式、新思想、新感情、新道德,都将获得幸福与康乐。这样的新型理想社会消灭了旧社会旧式的社会分工,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工种、调换工种,劳动者愉快的劳动竞赛取代了资本主义式的残酷自由竞争,社会成员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工作。当今中国梦在实践推进过程中,也要强调劳动的神圣性,创造出良好而完善的条件不断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劳动分工的细致化、科学化、多样化,逐步使广大劳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工作。

第三,发展科学和艺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构建出的理想社会中,都认为应尽善尽美地运用好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要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得人们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也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为了使人们有知识和熟悉科学艺术,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事业,而且要从幼儿教育开始[4]38。英国的欧文在进行社会主义工厂实验探索时,曾创办过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幼儿园和模范学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积累了必要的雄厚物质基础,在中国梦的实践推进中,更应注重大力发展科学艺术,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许多成熟的有益经验说明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以更好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12。

第四,制定好社会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平衡。“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莫尔,在著名的《乌托邦》中就提出要规划人口发展,并实行社会人口的有计划流动。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认为,未来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劳动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人口平衡”,其中人口平衡是“把人的数目限制到与衣食生计相称”,以“适应生活资料和需求之间的正确比例”[6]。傅立叶甚至提出警告,如果仍然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控制人口的增长,纵然发现了使产量达到四倍,甚至达到一百倍的办法,也是枉然。欧文认为,须进行周密的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规章,以防止出现有害于公社制度发展的人口过剩问题[7]26。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中,更将会直接面临着解决好人口发展和平衡的迫切问题,尤要处理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城镇化加速推进中流动人口问题、特大城市人口膨胀问题等,还要根据人口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计划生育基本政策。

第五,实现妇女解放。莫尔的乌托邦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受教育、劳动、担任公职等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意大利思想家康帕内拉理论构建出的太阳城中,妇女与男性一样参加劳动。法国的圣西门首次提出,妇女应拥有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英国的欧文也认为,在新的社会中应该彻底改变妇女的地位,实行男女平权。傅立叶在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最明确、最全面地阐述了妇女解放的思想,他“第一个表述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2]727;他还把妇女地位的历史演变视为考察社会制度性质的重要特征。在傅立叶创设的和谐社会中,家务劳动将被各种公共服务事业代替,儿童的养育全由社会承担,妇女完全从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推动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步。在中国梦的实践推动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持续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注重性别平等问题;现阶段尤其应注意保障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妇女的基本权益,破除传统陋习,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

三、 国家治理层面的启迪

在国家治理层面,空想社会主义在其理想追寻中所萌发出的积极因素,对当今中国梦探索的启发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民主与法治治理国家和社会。在社会主义史上,英国的温斯坦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家公职人员不应该是人民的“老爷”,而应该成为人民的“公仆”[8]。他主张权力要受到有效的制约,公职人员由人民定期选举产生,并可随时撤换,滥用职权者会及时受惩罚,社会管理者不享有任何特权。他还主张人民选举代表组成议会制定法律,政府的真正生命力就在于认真地执行法律。在莫尔所建构的乌托邦中,人人精通法律,人人遵守法律。乌托邦国家的政治组织,是高度的民主主义:从下到上,一切机关都是建立在选举的原则上,一切国家的重要决议,都在国内全体公民参加下予以通过[9]22。在康帕内拉建构出的“太阳城”中,为使民众看明白,就把简单明确的法律条文悬挂在神殿的柱子上。法国思想家摩莱里等人阐述了用法律维护社会公益、保护公民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思想。魏特林论述了行政管理者要与人民同甘苦、杜绝特殊化;还主张要用“能力选举”的方式选择最优秀的人担任领导机构的成员[5]306-307。在魏特林主张的新社会中,整个社会的管理分为劳动系统(或称业务系统)和享受系统(或称家庭系统)两大系统,在劳动系统里由全体男女劳动者选出各级领导人,负责领导生产和国家事务,被选的政府领导人应有极好的哲学修养[9]155。空想社会主义者一致反对实行政治世袭制,都认为要对社会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已明确提出了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主张。这些思想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要更加重视民主和法治建设,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消灭城镇与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工业与农业间的差别和对立。莫尔在其《乌托邦》中,就提出了有关消除城市与乡村对立的思想;傅立叶和欧文将这一思想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完善。傅立叶描绘的构成其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法郎吉”,即是一种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集体经营的新型协作组织。傅立叶主张大的机器生产,认为只有在最大的社会单位中,人们方能得到节省及劳动机械化的优点[9]81。欧文构想出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共产主义劳动公社”是根据“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特权均等的原则建立起来的”[10],都是“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7]131,是城乡和谐的有机整体,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消除了阶级差别和阶级特权的共产主义联合体。这些思想萌芽启发我们,在中国梦的实践推进过程中,要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使工农业生产相互结合渗透,不断消除体力和脑力劳动间的差别,还要消灭深受封建主义糟粕影响而产生的脱离民众的特权思想和各种官僚主义化的具体现象。

第三,实行理想的社会分配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分配制度思想方面尽管存在诸如按需分配、完全平均分配等空想色彩,但也有不少人已经提出了按比例分配和按劳分配的设想。傅立叶认为,应该按照资本、劳动和才能的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劳动占5/12、才能占3/12或2/12、资本占4/12或5/12;或者劳动占3/6,资本占2/6,才能占1/6。圣西门提出,新的社会中个人的收入应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圣西门的学生们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思想,提出了“按能力计报酬,按功效定能力”的原则。欧文在其社会主义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借助劳动券交换劳动价值相等的等价物的公平的劳动原则”[7]202,进行过“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市场”的实验。这对于中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有一定启发性意义。

第四,国家实行和平外交政策。莫尔和康帕内拉设计的乌托邦和太阳城,都实行了睦邻和平友好政策,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温斯坦莱认为,即便是保持着君主制的国家,也要通过买卖的方式换取其他国家的货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进行经济往来。圣西门提出,未来理想社会的使命在于“为各国人民建立持久和平,使他们联合起来打倒企图损害全人类公益而自肥的民族”[11]。卡贝提出,“尽可能不去干涉邻国的事务,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要企图加速共产制度在各个国家的建立,而是相信只要这种制度在伊加利亚试验十分成功,就能对所有其他民族有好处”[12]。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在探索推进中,中国在外交上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在努力实现自身梦想的过程中,以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带给世界以和平和机遇,而不是冲突和威胁,中国将永远不称霸。

第五,对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方法与途径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有不少人主张通过革命和战争的暴力途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世界;更多的是主张通过社会改良的办法实现理想社会的目标。温斯坦莱、圣西门、傅立叶等人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革社会的目标;摩莱里、欧文等人主张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唤起整个社会关注;莫尔主张通过典型示范办法向社会推广理想制度,他认为,通过乌托邦的示范,由乌托邦派出自己优秀的官员去治理别的国家,就可把理想社会普遍建立;欧文、卡贝等人都进行过创建示范区的实践探索。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改革探索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在中国梦的探索中,可以借鉴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通过教育、宣传以及典型示范的方式,使广大党员和民众不断加深对中国梦理想愿景的认知,以增强实现国家梦和人民梦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5.

[4]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高放,黄达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2.

[7]欧文.欧文选集: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4.

[9]吴黎平.社会主义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10]欧文.欧文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7.

[11]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55.

[12]埃蒂耶纳·卡贝.伊加利亚旅行记: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10-411.

(责任编辑 陶舒亚)

Pursuit and Enlightenment: the Utopian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ZHANG Wan-jie

(SchoolofMarxism,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Utopian socialism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thought, and it contains the tender bud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the process of predict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ideal society in the future, European utopian socialists have produced many progressive thoughts and positive element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inspiration for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ideological legacy of Utopian socialism has provide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utopian socialism; the Chinese dream; social ide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2016-1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梦理论与实践研究”(13&ZD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71005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0635)

张万杰,男,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

D091.6

A

1009-1505(2017)01-0034-05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7.01.005

猜你喜欢

空想理想劳动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规划人生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