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幸福的道德教育*

2017-01-12徐熙雯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性道德

徐熙雯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指向幸福的道德教育*

徐熙雯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具理性的过度重视, 致使意义缺失、 精神危机等问题在现代日益凸显。 这意味着人们面临着一个切身的问题——幸福感在下降。 关于幸福如何与道德教育有关, 又如何成为道德教育目标指向的疑问, 本文试图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以及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之探讨中引出道德教育的幸福本位。 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支配, 它更依赖于道德情感的产生, 这种情感使道德本身有着朝向幸福的意蕴。 幸福作为每个人心中最高的价值追求, 也理应是教育所要引导的方向。 教育同时也只有从幸福的角度着手才能够培养更完满的人性。 一切的道德和教育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也蕴含着教人幸福的意义。

道德教育; 幸福教育; 幸福感

0 引 言

在思想日益开放、 文化愈发多元的今天,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的问题渐渐凸显, 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对人精神生活的指导作用。 道德教育在越来越多地获得关注的同时, 其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最令人担忧。 近年来, 关于道德教育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私以为在研究道德教育应当如何开展之前, 首先要明确的是道德教育是为了什么而开展, 期待什么样的效果。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 可以说人类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 由此,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道德、 教育、 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本质来探讨道德教育的幸福本位。

1 道德的幸福本位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关于二者的讨论也数不胜数。 人们追求幸福, 这毋庸置疑, 那么人们追求道德又为了什么?道德作为一种约束性的存在既不是人类先天性的号召, 也不是生理上的需要, 因此人们追求道德必然有更远的目的。 从道德的目的属性来看, 道德和幸福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

人们需要道德, 道德是公共生活的运行规则, 也是社会的控制力量, 是“人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1]。 没有了道德, 人的行为是随心所欲的, 是没有了原则的随心所欲。 没有了道德则没有了“应该”与“正当”, 道德上应该去做的事与正当的事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最充分的理由去做的事。 没有了“应该”与“正当”, 人的行为则失去了理性的基础, 只有合情没有合理。 然而, 人们不能依赖情感而活着, 不论它多么的强烈, 它都可能是不理性的、 自私的, 甚至是一种偏见。

苏格拉底曾说, 道德事关“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亚里士多德回应道, 人的道德生活就是“善生活”或者说“好生活”。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道德引导着人们让生活展现出不同的意义。 但对于人来说,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亚里士多德给出了答案, “好生活”即是“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生活可以说是合于德性的生活。”[2]222虽然也存在“幸福是至善”这一古老的观点, 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不仅是人的主观感情状态, 更是合乎客观现实的完满的一种状况。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至善”, 一方面是中国人认为的道德意义上的善; 另一方面是“好”的意思。 在他看来, 善的事物就是将其本性发挥至最好。 对于人来说, 最好的莫过于生活的好, 对于生活的好, 没有比幸福更加贴切的形容词了。 由此可见, 道德并不等同于幸福, 而是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幸福则是人感性与理性相契合之后的一种完满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 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目的, 自然也是道德行为的目的。 如果说道德只是理性的支配, 那它与幸福还相差甚远。 然而, 道德实践不仅包括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还包含着道德情感的部分, 而幸福与道德情感有着天然的联系, 让道德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其实是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情感。 固然在道德实践过程中,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道德情境的认知大多依赖于理性, 但这仅仅是道德实践的最初阶段。 更具意义的是在道德实践过后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会促使下一次道德行为的发生, 进而形成习惯并内化、 深化为人的品质和修养。 只有当道德情感与人的内心形成共鸣, 养成习惯, 构成原则, 这样的道德对人的影响才是最深远而持久的。 因此, 道德行为可以带来幸福, 且这种幸福不是直观的快乐体验, 而是经过理性思考的结果, 是一种合乎情感与理性的德性幸福。

道德与幸福关系密切, 紧密相连, 缺乏美德的人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幸福的, 道德之中本就包含着朝向幸福的意蕴。 幸福在人类所追求的各种价值中具有最高的优先性, 道德如果不能促使人走向幸福, 不能促进幸福的获得, 则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 教育的幸福指向

《论语·宪问》中曾说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曾解释道:“为己, 欲得之于己也; 为人, 欲见之于人也。”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自身, 为提高修养而学; 今天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向人炫耀自己的知识。 古人想要强调的是, 人的自身才是学习或者说是引导人学习的教育目的。

“我们需要讨论目的, 是因为目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以判断我们在目标、 任务、 主题上的选择是否准确的标准。”[3]81如何看待教育与幸福的关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若将教育认作用来传授知识的工具, 那么教育与幸福可以说是无甚关联。 若从人的成长以及人性目的角度来理解教育, 则不难体会到幸福与教育之间的深刻联系, 甚至使教育这一严肃的词语也变得愈发生动和亲切。 站在人这一目的角度上来看, 教育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 人虽然为了生存和满足求知欲需要获得丰厚的知识, 但在人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培育完满的人性。 离开了人的教育, 自然就失去了人性的立场, 教育不以人为目的如同缘木求鱼, 不会获得好的成效。 人不同于动物, 是具有无限可能性与创造性的存在, 教育将文化与精神传授于每个人, 则应当将人导向无限的未来, 使每个人活出不同意义的人生。 不论什么样的活动或行为, 人本身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以人为本才是教育应当奉行的理念。

如何看待教育与幸福的关系,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尤为重要。 如果片面地将幸福理解为享乐主义者所说的那种稍纵即逝的快乐体验, 那么教育与幸福的密切关联则无从谈起。 若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那么在教育与幸福之间的深刻关联便不言而喻了。 幸福, 简单的来说, 是客观物质生活与主观精神的满足相统一的状态, 不是单方面的快乐体验, 而是合乎理性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后, 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体。 幸福不仅是物质的满足, 更是心灵的充盈; 不仅是一种状态, 更是一个过程。 因此, 人们不光要学会感知幸福, 更要学会创造幸福。 只有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幸福, 也只有在感受到幸福之后才能理解幸福的价值与美好。

人们追求幸福, 并不是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或是生命的尽头想要获得幸福, 而是在活着的当下, 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幸福的降临。 幸福从来都没有固定的含义, 它的意义会随着人的不断成长而变地逐渐深刻。 教育几乎伴随着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接受教育并不单单指代在学校获取知识。 在终生学习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 教育其实伴随着人的一生,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所谈论的幸福不是抽象而空洞的, 拥有幸福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满足。 教育同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 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无一不是依靠教育来获得。 教育在培养人生产物质资料能力的同时, 也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 使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逐步达到自我实现。 教育对人类幸福的意义, 不仅是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引导着人,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幸福而不是痛苦。 与此同时, 幸福对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幸福不仅是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 还是人类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终极目标与最根本的动力。 以幸福作为教育的切入点, 才能够使教育贴近人性, 让教育真正地成为培养人的活动, 不仅培养人学习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完整而丰满的人性。 只有以幸福为导向的教育才能将知识与人性的培养结合起来, 在关注幸福的同时体现其人性化, 在人性化的教育过程中给人带来幸福。

不幸福的教育会导致师生双方长期处于不幸福的生活状态中, 不仅仅造成老师和学生双方教学和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这一当下的不幸福, 同时也降低了老师和学生在未来获得幸福的可能性。 幸福是这世上最美好和最深刻的词语, 是人所追寻的终极价值。 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幸福, 不难看出, 不仅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 可以说任何教育在本质上都应当以幸福为标杆, 以幸福为导向。

3 道德教育的幸福本位

洛克曾在《教育漫话》中说过, 在一个人的各种品质当中, 德行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德行, 那么一个人的今生和来世都无法得到幸福。 勇浩也曾说:“一个没有德性的人, 一个不能造福于他人的人, 是根本不会懂得何谓幸福的人, 当然也谈不上享用这种幸福。”[4]74由此可见, 道德对于幸福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道德关注人的心灵世界与价值世界, 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 可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人生活与幸福的创造性活动。 从这一角度出发, 则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幸福这一教育目标。 在教育使人获得生活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 道德教育发挥着它在人精神上的引导作用。 “道德及其教育首先实现的是人的生命价值, 以及各种物质利益价值, 以后随着人类进化、 物质丰富、 精神的提升, 对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生命价值、 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4]92道德教育不仅引导着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促使道德行为的发生, 也在规范行为的基础上更多的让人关注尊严与幸福的需要。 “道德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要关注人的尊严、 独立性, 考虑个体的需要和幸福的需求。”[5]92

“道德、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6]道德教育主要侧重于人的道德水平发展, 增强人们的道德认知和改善人们的道德行为, 所以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 健全人格, 将对善的追求内化为个人的品质和信念。 只有乐观向上、 善良勇敢有美德的人才能体验到幸福, 也只有有德性的人才懂得理解他人, 愿意帮助他人。 我们提倡助人为乐, 同时也体会得到这种帮助人之后获得的快乐与满足, 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 通过帮助他人, 他人的快乐与自身的满足两种情感才会产生共鸣, 带来比自我满足更大的精神愉悦, 这就是一种幸福感。 善行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此意义上, 道德教育与幸福是密切相连的。

国内著名学者鲁洁曾提出, 引导生活的构建才是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标, 这一观点无疑是对幸福这一教育目的的支持。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 “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 一切的追求, 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7]543好的生活就是指幸福, 没有比幸福更确切的词来解释好的生活了。 不幸福的生活不可能是好的生活, 没有好生活的幸福也不能称之为幸福。 “幸福”这一词语虽然单薄, 但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与魅力, 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

幸福与道德教育一同被提出, 其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当下的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 德性的生成虽然离不开对道德知识的掌握, 但将知识作为道德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 则完全误解了道德教育的本质, 也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宗旨。 这种以知识为主导的道德教育只会造成知识与情感的分离、 道德与生活的脱节, 它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品德和生活, 而是空洞的传授原则与概念。 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不对生活中的问题给予解答, 则学生无法对道德知识产生认同感, 进而使道德教育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道德教育将无法获得它原本所期待的效果, 甚至会使学生形成道德虚无的观念。 对此, 我们要重申道德教育的幸福属性, 培养受教育者追求幸福的能力与品质。 因此, “对幸福因素的价值引导就构成了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8]。

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道德在生活中产生, 也在生活中发展。 正如鲁洁先生所言:“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4]284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 离开了生活, 道德就是空洞的原则; 离开了生活, 道德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从谈起; 没有了道德, 生活将混乱无序, 人们会被恐惧与黑暗所包围。 人想要生存、 发展, 就必然要与周围的人与物发生关系, 在交往的过程中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而道德正是其中最重要的规则之一。 没有了道德的生活是混乱无序的, 同时人的精神生活也会变得空洞无物, 生活根本不能称之为生活, 幸福更无从谈起。

因为道德与生活息息相关、 相互依存, 因此以发展学生道德水平为宗旨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必然联系紧密。 生活不是从人一出生就设定好了的, 而是在人与周围的世界相处中获得感悟, 进而构建起来的。 美好生活的构建是无止境的, 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也正因为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必定具有指向幸福的倾向。

人性中一切积极向上的力量都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只有在这种构建美好生活的过程中, 人才会不断的成长, 人性的可能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道德教育应以增进人性的发展为目的, 不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教育只会给人带来压迫, 只有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教育才会给人带来幸福。 幸福与其他目的相比更加根本和优先, 更加合乎人性。 道德教育不能离开幸福这一根本目的, 否则只会造成压迫和暴力。

只有朝向幸福的道德教育才能够培养人良好的道德修养, 使人健康的成长, 由此才能使受教育者拥有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1] 罗国杰. 伦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科伦理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 [美]内尔·诺丁斯. 幸福与教育[M]. 龙宝新,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 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

[5] 孔林. 论述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及其相互关系[J]. 当代教育论坛, 2008(13): 69-70.

[6] 鲁洁.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 少年儿童研究, 2010(11x): 63.

[7] [德]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8] 曹辉. 解读道德教育的“幸福”内涵[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5): 53-55.

MoralEducationTowardsHappiness

XUXiwe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

Due to the long-lasting adherence to rational supremacy, the lack of meaning and the spiritual crisis are increasingly emerging, and people’s happiness is declining. How does happiness related to moral education, and how does happiness becom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seeks to bring about the happines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discuss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Morality is not just dominated by rationality. It is more dependent on emotion and feeling, by which this feeling makes moral retain a sense of happiness. Happiness, as the highest value of each person to pursue,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a sound human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ppiness. Both morality and education serve for a better life. Therefore, moral education essentially teaches people happiness.

morality education; happiness education; happiness

1673-1646(2017)06-0096-04

2017-10-08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

徐熙雯(1994-), 女, 硕士生, 从事专业: 道德教育。

G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6.01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人性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人性的偏见地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