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12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2黄文学向程窈

关键词:硬膜脑膜毕节

黄文学,向程窈

(1.贵州省毕节市中医院外科,贵州 毕节 551700;2.贵州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51600)

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126例临床疗效观察

黄文学1,向程窈2

(1.贵州省毕节市中医院外科,贵州 毕节 551700;2.贵州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51600)

目的 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126例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资料回顾,所有患者收治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结果 126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产生。结论 给予慢性硬膜血肿患者进行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联合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冲洗引流管

颅内血肿中有将近10%的患者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导致此疾病的原因比较多,常发于老年患者身上,临床症状不明显,并且出现较晚,但经过治疗均可恢复身体健康[1-2]。为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的临床疗效,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7例,女4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为(68.96±3.65)岁;病程为22天~6个月,平均病程(2.13±1.32)个月;其中112例患者存在头部外伤史,14患者否认有头部外伤者;8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7例患者血小板减少。110例患者头痛缓慢进行性加重伴呕吐,30例患者出现轻偏瘫。

1.2 方法

术前为患者进行全身情况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如(:)血肿量较少,并且无颅内压增高以及脑压迫症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对手术无法耐受;凝血功能障碍;血肿形成后出现钙化,患者身体情况较差无法接受血肿切除。操作流程: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行平卧头偏向患侧,术中给予患者吸氧以及心电监护;头颅CT或者MRT对血肿最大层面进行定位,将其作为钻孔点(多于顶结节或附近),预设骨孔处头皮切开约3 cm,将颅骨逐层切开;在患者患侧肩下以及髋部垫上枕头,并将躯体向健侧倾斜45°,将颅骨钻孔位置于最高点,减轻颈部扭曲;行头皮以及骨膜全层切开,将其剥离显露颅骨,利用乳突牵开器撑开,电钻钻孔1.5孔,骨孔呈斜坡状,方便置放引流管。可见硬脑膜发蓝,双极电灼硬脑膜后,悬吊硬脑膜预防硬膜外血肿,先切开2 mm微孔,缓慢放出不凝血,喷射现象停止后“十”字切开硬膜,见大量酱油样液体流出,并电凝皱缩到骨孔边沿,继之用8~12号软管放入血肿腔内,当软管到达血肿边沿时,能感觉到轻微的阻力,此时稍微退后一点,以免捅破血肿包膜造成脑实质损伤,从各个方向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澄清后改换方向,最后于血肿腔内前下方(额部)留置可冲洗引流管,引流管前端剪侧孔2~3个,自然放入血肿腔直径的一半,从切口后方另戳孔引出固定。血肿腔内注水排气后,明胶海绵封闭骨孔,分层缝合头皮切口。引流管接无菌密闭引流袋,另一开口接无菌温生理盐水,术后适当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2 结 果

术前意识障碍者于术后1~2天均恢复;术前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于术后1天均有明显改善,1周内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周78例患者行CT复查,均存在硬膜下积液积气,总量小于30 mL,术后1个月有56例患者复查,38例恢复正常,另18例患者仍残留小于10 mL的积液。所有患者最终均全部治愈,并且无并发症产生。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联合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的方式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引流管持续冲洗更有助于观察患者术后血肿包膜外层内微血管的动态情况,对其是否仍然出血进行监控,还可对术中未冲洗完的纤溶物质、纤维降解产物持续进行冲洗,降低复发的几率等[3-4]。在手术过程中医师要注意对于困难点的处理,手术室要保证无菌,该类手术均选择全身麻醉,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予配合,影响手术进行。手术过程中由于视野较小,因此在颅骨钻孔时,应避开硬脑膜血管主干,避免损伤血管,造成止血困难,若患者骨窗扩大,要及时进行缝扎止血;对于冲洗液应选择温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因为老年患者血管顺应性较差,可能有脑血管硬化现象,若温差较大,会导致患者血管闭塞或痉挛,若冲洗过急,还可能引起血肿复发,蛛网膜撕裂,血肿包膜破裂等,因此冲洗速度要严格控制;进行缝合之前,应注水排出积气,减轻患者脑部受压情况,降低颅内积气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还要注意体位,防止颅内积气的产生,在切开硬脑膜时,要将明胶、海绵及时塞入骨孔进行堵塞,置管之后要注水充填血肿腔,防止空气进入血肿腔;术后要注意对患者的护理以及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引流液发生倒流,进行引流袋更换时要预防空气进入颅内,防止颅内感染,若患者血肿钙化,果断中转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及包膜切除,术后常规预防癫痫治疗,避免大脑皮质异常放电出现癫痫,脑水肿加重,影响预后治疗效果[5-6]。本次研究将本院126例慢性硬膜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最终均全部治愈,并且无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1.5孔钻孔冲洗引流术联合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临床疗效显著,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要仔细轻柔,冲洗要缓慢持续,严密观察术后引流管情况,防止脑损伤以及血肿壁损伤引发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等情况值得推广。

[1] 杨舟山.单纯钻孔引流术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对比分析[D].青岛大学,2015.

[2] 任二朋,任增玺,王万卿,等.持续冲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89-91.

[3] 张爱军,陈 鑫.改良引流途径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19):3176-3178.

[4] 王秀存.改良单孔钻颅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62-63.

[5] 傅殷云.单孔双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0例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4):116-117.

[6] 梅国顺,刘 藏,张 晶,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12(5):502-504.

R743.3

B

ISSN.2095-6681.2017.32.43.02

刘帅帅

猜你喜欢

硬膜脑膜毕节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及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危险因素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