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对ⅢA-N2期NSCLC术后放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2017-01-12赵振华

关键词:包膜放化疗淋巴结

赵振华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对ⅢA-N2期NSCLC术后放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赵振华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探讨分析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对ⅢA—N2期NSCLC术后放疗效果的预测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接受术后化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40例,按照ECE(+)、ECE(-)将其分为两组,即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结果 而通过对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ECE。结论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是ⅢA-N2期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他为ⅢA-N2期NSCLC的术后放疗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ⅢA-N2期;NSCLC术;放疗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NSCLC经手术完全切除后的ⅢA-N2期进行放疗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在肿瘤个性化治疗的逐渐实现过程中,在ⅢA-N2期NSCLC术后进行放疗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特点的影响,直接决定了这类疾病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根据相关结果显示,在术后运用放疗综合治疗的情况下,不仅能提升ⅢA-N2期患者的LC率,而且能提升ⅢA-N2期患者的OS率.但是,因为ⅢA—N2期患者为一组异质性群体,复杂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决定了个体化的差异,最终也就导致了治疗更加趋于个体化[2]。因此,预测因素应该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方面进行分析,即要预测患者预后生存状况,也要预测术后放疗是否具有必要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共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接受了PET-CT、胸部CT、腹部CT、腹部B超、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全身骨扫描检查以及纤维气管镜明确术前诊断。同时对所有患者的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进行了证实。

1.2 方法

按照ECE(+)、ECE(-)将其分为两组,即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其中术后放疗方案为:应用直线加速器的6 MVX线,剂量控制在每次1.8 Gy,一共开展28次治疗,总剂量控制在50.4 Gy;具体化疗方案表现为:静脉联合应用75 mg/m2顺铂、500 mg/m2培美曲塞或者是175 mg/m2紫杉醇,或者是75 mg/m2多西他赛,每三周一次,共开展四个周期的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随访时间在3到67个月之间,随访率为100%,其随访的中位时间为28个月。

2.2 对ECE(+)组和ECE(-)组的生存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PFS、OS在ECE(-)组中均优于ECE(+)组,而通过对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ECE。

2.3 对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的组间生存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PFS、OS在ECE(-)组中均优于ECE(+)组,而在ECE(+)组内的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之间,PFS、OS均相近;而在ECE(-)组内的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之间,同步放化疗行亚组的PFS明显优于术后单纯化疗组,OS相近。而通过对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ECE。另外,对PFS产生影响的因素还可分为T分期、N2淋巴结站数、N2淋巴结阳性率等。

3 讨 论

III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点是非常复杂的,有研究结果证实,患者纵膈淋巴结侵犯范围越大,其术后发生DM、LR的概率就会越高,开展术后辅助放疗的概率就越大,所淋巴结受累可以成为术后放疗对IIIAN2期NSCLC患者必要性的预测因素。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PFS、OS在ECE(-)组中均优于ECE(+)组,而在ECE(+)组内的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之间,PFS、OS均相近;而在ECE(-)组内的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之间,同步放化疗行亚组的PFS明显优于术后单纯化疗组,OS相近。而通过对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ECE。由此可见,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是ⅢA—N2期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他为ⅢA-N2期NSCLC的术后放疗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中在开展相关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在选择辅助治疗方式方面,与临床医生的实际操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未来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该因素考虑在内,此外,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数并不大,未来的研究中,要想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

[1] 谢远财,李运,刘彦国,等.直径≤3 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07):577-580.

[2] 李新文,邓爱平,韩 清,等.老年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06):30-31.

R734.2

B

ISSN.2095-6681.2017.32.37.02

刘帅帅

猜你喜欢

包膜放化疗淋巴结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