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事业需自我宣传
2017-01-12民生周刊
□ 《民生周刊》记者
公益慈善事业需自我宣传
□ 《民生周刊》记者崔靖芳
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李进国
80后应该都看过1994年央视上映的一部儿童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童星蒋小涵因该剧成名,而这部儿童剧讲述的SOS儿童村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慈善组织,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其特色在于采用家庭模式收养孤儿。中国SOS儿童村于1984年开始创建。30多年来相继在北京、天津、烟台、齐齐哈尔、南昌、成都、开封、莆田、乌鲁木齐和拉萨建立了SOS儿童村。
SOS儿童村里的家人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年龄不一,志愿者妈妈要为孩子们各自的未来而努力。
“这些妈妈都是终身志愿者,这是SOS儿童村的一项制度设计,妈妈们‘一切为了孩子’,把抚育培养孩子作为她们的使命,并做出了巨大牺牲, SOS儿童村也会给予妈妈们各种福利待遇和养老保障。最近,中国的SOS儿童村正在尝试建立妈妈们的退出机制,志愿者妈妈服役满15年,视个人情况可以决定是否退出。”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李进国介绍。
在SOS儿童村妈妈们的照料下,2700多个孩子在这里长大成人。2016年12月20日,中国美术学院举行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乌鲁木齐SOS儿童村大学生扎洛荣获年度最佳人物奖,在颁奖典礼现场,扎洛妈妈王泓砚的出席,给了他一个惊喜,扎洛发自肺腑地说:“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等你老了我们养你。”不过,在妈妈们看来,牺牲是值得的。王泓砚说:“一般家庭体会不到,我前后的14个孩子,可以有14种出息。”
作为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李进国曾在民政部工作了23年,对公益慈善事业有自己的体会,他认为公益慈善事业需要自我宣传。
“国内10个SOS儿童村的经费一直由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提供,从来不需要在国内募集资金。这个公益机构创建较早,作用巨大,家庭养育辐射了国内的公办儿童福利机构。但是,30多年来,中国SOS儿童村没有花费一分钱用于宣传,由于自我宣传严重不足,知名度、影响力就要打折扣。但是,如果非要让我们在公信力和知名度当中做出选择,必须二选一,我们视30多年的公信如生命,宁可选择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