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01-11蓝樯
蓝樯
[摘要]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直接对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确保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当前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建筑的主体结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
[关键词]建筑结构主体设计;问题;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5-0125-02
当前,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下,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期许值大大提升,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物的功能逐渐增强,建筑规模逐渐扩大,相应的,建筑结构形式也逐渐变得复杂,并呈现出一种多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将结构主体设计放在首要位置,从综合方面对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应对,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实现建筑结构主体设计的自身价值。
1.建筑结构主体设计问题分析
1.1楼层平面刚度设计不精准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很多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大多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工作效率较高,而且对于建筑形式特别、建筑结构复杂的工程,也能够进行简化、完整的设计。但对于部分结构有特殊要求的楼层平面刚度设计,如变形楼板的设计,就无法真正满足变形楼板的设计要求,并在具体变形程度的计算时,难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导致后续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使得结构设计不合理现象,很容易在实际施工中,增加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
1.2地下室外墙设计不合理
从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建筑物主体结构设计看,很多设计人员只注重建筑物总体结构、总体格局的设计,而对于地下室的设计却缺乏重视,这也正是导致地基沉降,出现结构安全隐患的最主要原因。在地下室的设计环节,若外墙的厚度及其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防水等级不适应建筑物实际施工,且未结合实际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场地条件、水文条件、建筑高度、上部结构等,也没有对建筑物的实际负载进行准确的计算,就会导致地下水的外墙设计不合理,混凝土刚度、承载力不符合施工要求,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1.3
配筋与屋面梁设计不到位
在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中,屋面梁配筋也是设计中的一个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有的设计人员为了方便设计,会直接将下层梁结构设计用于直屋面梁的设计。对于屋面梁的荷载计算缺乏重视,且所计算得出的配筋数也较少。同时,对于屋面的温度应力作用也缺乏综合性的考虑,导致屋面梁容易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而发生变形,进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由于配筋率降低而出现裂缝状况,对于建筑的总体结构牢固性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受扭屋面梁的腰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与普通梁,为了确保钢筋骨架的强度,并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收缩应力、温度应力,导致梁腹裂缝,通常在板下梁高超450mm时需要设置一定的腰筋,并在腰筋间距小于200mm时,运用拉筋勾连形式来提高腰筋整体性、稳定性。但在实际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直接将这部分的设计等同于一般梁设计,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导致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等病害。
2.建筑结构主体设计问题的对策
2.1变形楼板的设计要点
要确保楼层的楼面刚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要对楼层的主体结构受力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计算出的结果误差在可控范围。同时,在进行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楼面的出现,尤其是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更不能为了追求外观美,而导致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另外,在建筑主体结构的配筋设计与布置上,还要对其实际需求量进行准确的计算,确保其应有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若在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中,确实存在变形楼面的必要,则可以预设部位问的连接梁板,并增加连接部位的钢筋,通过双向配筋或斜向配筋形式,来提高楼板刚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变形楼板形成的误差。
2.2建筑结构刚度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稳固性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提高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并注重考虑建筑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及抗震能力问的联系。若施工地点的地质构造较好,岩基埋深度较浅,则结构可以以桩基为主,确保建筑物的持力层能够落于微化岩层中,以增强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而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参照结构的极限变形能力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结构刚度在结构变形的限值范围以内,并缩小结构刚度,确保建筑结构的主体稳固性。
2.3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
地下室对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物,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地下室的结构合理性不仅能够实现充分的空间利用,而且还能够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所以,在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中,要对地下室结构设计加强重视,结合建筑物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详细测算,并对地下室墙体细节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设计,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厚不小于250mm;普通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厚度能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地下室结构不可使用等级过高或过低的混凝土,以免由于水泥用量超编而导致地下室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等问题,在配筋设计上还要结合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分配。
2.4参数及配筋的合理配置
在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中,辅助软件为必不可少的设计工具,但也不可过分依赖于辅助软件,而是要对辅助软件的各种使用条件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免盲目使用而造成数据计算不精确的问题。在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时,还要对各个参数进行科学的设定,坚决避免在没有科学作为依据时,对各参数加以随意的改动,即便所设参数确实需要进行调整,也要有足够的依据,并对参数使用范围加以综合考虑,才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一环节的参数设定都符合标准。同时,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中,还需要对各建筑环节的配筋进行合理的设计。尤其是在部分外墙垂直钢筋混凝土存在内隔墙时,还要注意内隔墙所连接的外墙板块及外墙扶壁柱结合双向板加以配筋,对于普通外墙则可按照纵向单向板加以配筋,进而有效提升建筑物连接部位的受力强度。此外,针对纵向受力较小的外墙扶壁柱,也可以适当增加外侧主筋,而外墙横向分布的筋设,则可以结合扶壁柱的截面积大小来添加适当的短筋,进而提高整个建筑主体的结构配筋科学性。
3.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威胁,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所以,要提高建筑结构的主体设计质量,还需要在严格遵循规范,结合设计相关流程,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之,确保地下室外墙、楼层平面刚度、配筋设置等都符合设计要求,进而有效提升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精确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