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重在能力培养
2017-01-11古孟宁
古孟宁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从而加强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大胆发言的习惯
认真听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认真听课包括四方面要求: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注意听同学发言;二是注意观察老师的教具演示,板书内容,讲课动作及表情等;三是要边听边想,想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见解;四是动手操作学具,做练习。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从三方面入手:
1、培养兴趣,及时提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可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我在教学“数一数”时,就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美好回忆和多彩生活的热切向往。学生对老师要求的“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清楚明了,于是他们叽叽喳喳说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同时对教学的主要部分或关键点,以及个别开小差的学生,要及时提醒。
2、眼观八方,随机应变――老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的表情,注意每个学生的举动,用最婉转的语言把学生注意力转移过来;若学生反应淡漠,要及时调整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及时举手提问,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把疑难解决在课堂上。
3、加强教育,长期训练――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听讲要求,逐条落实。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思维更富形象性。教学中我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具、挂图吸引学生注意力,用游戏来练习,鼓励学生把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在书本上,养成听与写同步的习惯,这样学生就不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久而久之,良好的听课习惯就形成了。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叶老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的习惯有助于巩固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笔者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的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低年级教材里的东西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这样指导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让学生用心地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这对于低高年级都很重要,先教孩子们认真写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然后再规范书写数字、答题,以至于以后计算的准确,精确,有的同学不注重书写,只图快,不准确,是学数学最要不得的。
三、重视合作学习,提供学生的交流空间,增强合作意识
研究表明:通过教学而获得的数学知识只有10%。可见人的知识获取的手段相当丰富,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解决难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情商”,培养初步的团队精神。同时,教师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四、增强民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新教材提倡“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求异和求同,避免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控制,产生思维定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选择好的方法,也可以接受挑战再寻求更好或更难的方法。新教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五、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学了平均数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的评分问题,学了体积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石块、铁钉等),学了比例尺后,可利用地图算算家乡到旅游胜地的实际距离,学了比例应用题,可利用标杆、阳光影子求旗杆、楼房的高度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