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熙《灵璧县志》的修撰及文献价值

2017-01-11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灵璧县文献资料灵璧

徐 静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康熙《灵璧县志》的修撰及文献价值

徐 静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古代灵璧先后修撰了五部县志:《杜志》《陈志》《吴志》《于志》《贡志》,其中只有康熙《灵璧县志》(《吴志》)和乾隆《灵璧志略》(《贡志》)流传下来。康熙《灵璧县志》的修撰在多位灵璧县令的主持下,历时八年才完成。康熙《灵璧县志》作为一部典型的官修志书,组织结构完整,图文并茂,保存了古代灵璧大量文献资料,为后人展示了康熙时代灵璧社会的生动画面,对于研究灵璧地方历史和清代方志修撰制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灵璧县志;吴志;文献价值

中国人素有修史传统,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我国从唐代开始,就有修志的传统,地方政府把纂修志书作为一项施政行为,地方志书也是每一任地方官员了解掌握当地情况最好的文献资料。”[1]有很多古代编著的地方志流传至今,这些古代地方志保存了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不仅可以为研究地方史提供材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与“正史”相佐证,补“正史”之不足,显“正史”之谬误,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康熙十三年官修《灵璧县志》,组织结构完整,图文并茂,保存了古代灵璧大量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灵璧历史沿革和古代灵璧县志修撰史,然后具体分析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的主要内容和文献价值。

1 灵璧历史沿革及古代灵璧县志的修撰史

1.1 灵璧历史沿革

1.2 古代灵璧县志的修撰史

第一部县志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主编明文林郎,知灵璧县事,汝坟杜冠时,简称《杜志》。今仅见其序言,未见原本。

第二部县志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主编明文林郎,知灵璧县事,莆田陈泰交,简称《陈志》。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仅见残篇,至今只见序言。

第三部县志成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编者系奉命修志,“以部颁《河南通志》为式,令州县依式编辑”[3]1。在修志过程中,县学诸生参与讨论,由知县吴嵩润色,简称《吴志》。原版今存国家图书馆,灵璧县档案馆存复印本。

第四部县志成书于清康熙六十年(1720年),主编灵璧知县汶上于元吉,简称《于志》。现仅见其序言,不见原本。

第五部县志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灵璧知县江阴贡震主编,书名《灵璧志略》,简称《贡志》。灵璧县档案馆存有原版本。因此,流传下来的灵璧古县志只有《吴志》和《贡志》。

2 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修撰过程及主要内容

2.1 修撰过程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史。国曰史,郡县曰志。”[6]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编纂地方志,自康熙朝起,方志修撰开始大规模进行。康熙十一年,大学士卫周祚上疏建议:“各省通志宜修……请敕下各省督抚,详查各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照河南、陕西通志款式纂辑成书。到部之日,送翰林院汇为《大清一统志》。”[7]康熙帝采纳后,诏令各地设局修志,责成学政检查志书质量,后来又限期成书。各地纷纷组织人员编撰志书。

康熙《灵璧县志》序言记载了其修撰过程:“予不敏,承乏兹邑,首以为请。会有军兴,从事刍饷无瑕,乃于前学博假馆中,资其翰墨,诸生讨论,而余润色之。秋深成书,为简三百六十余例。”[3]2后因离任未能付梓面世。

继任者高士朗、姜玉皆因忙于县事,未能将志稿纂成。直至康熙十九年夏顾勤墉到职后,才着手接着修撰《灵璧县志》。顾勤墉在康熙《灵璧县志》序言中记载了他修撰县志的过程:“予小子以庚申之夏,滥竽兹邑。甫下车即奉宪檄,亟录以应,以备史氏之采择。”[3]5康熙《灵璧县志》的修撰历五任知县,历时八年,终于纂成。

2.2 主要内容

该志为写本,共分8卷,后附《外纪》一卷,约16万字。卷一,方舆志,“有社稷且职守也”。卷二,食货志,“有民人且职贡也”。卷三,河防志,“邑之大事,为民虑也”。卷四,秩官志,“明守官,垂法定治也”。卷五,学校志,“起教化也”。卷六,选举志,“征贤才也”。卷七,人物志,“事久论定,可法传也”。卷八,艺文志,“国华也,图书也”[3]3。

康熙《灵璧县志》全面记述了上起事物发端、下止清朝康熙年间两千多年灵璧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情况,保存了古代灵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历史文献,既有“上层社会”的组织架构,又有底层民众的民生经济;既有物质层面的城镇布局,又有精神层面的文治教化;既有社会贤达的慷慨义举,又有历代“烈女”的生动事迹,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古代灵璧社会图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3 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即《吴志》)的文献价值

当代历史研究强调“眼光向下”,注重“底层社会”的研究,注重历史事物的“整体性”,注重“以小见大”。“县”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社会基层的构成单元,县域是古代社会一般老百姓的基本活动区域。中国历史上王朝不断更迭,县域社会却相对稳定。县域社会浑然一体,具有天然的“整体性”。作为一个县的“百科全书”的县志,对底层社会研究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

(1)县志记载的是一个县方圆一二百平方千米内的人、事、物,空间距离较近,相较于“省志”“一统志”“正史”,县志保存的资料更具原始性和真实性。

(2)县志反映的是一个较小地域产生的人、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有利于整体把握其内在联系,是底层社会史研究的“良好”对象。

(3)县志的编纂过程、编纂理念也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县志的编纂过程是朝廷、地方官员、修志人员互动的结果,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时代的精神。

康熙《灵璧县志》,作为一部典型的官修县志,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献价值。

3.1 严谨的文献整理精神

(1)不轻易改字的实事求是的文献保存方法。在《吴志》纂修过程中,吴嵩借用了前人成果,但对于弄不清楚的,都按原本予以保留。“原在中都等志,虽一姓字,盖不敢芟。”[3]3

(2)当改亦改的突破及创新的文献整理方法。编纂过程中,对于编者明确可考的材料,亦改之,“惟重出误笔者订之,昭谨严也”[3]3。不仅有所突破,而且有所创新,“较之旧志,据史册实录改正”[3]3。

3.2 图文并茂的文献呈现方式

3.2.1 县志图考图,以地理图像形式保存文献

第一副《灵璧县境方括图》,图的四周标示了清时灵璧县的地理位置:“西至宿州界五十里”,“东至虹县界十五里”,“北至黄河徐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淮河凤阳县界一百五十里”[3]15,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界定了当时灵璧县的地理位置,使后人对这本县志编撰时(清康熙十三年)灵璧县的地理位置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而且,此幅图标识了当时灵璧名山九顶山、凤凰山等,也有水道湖泊之名,如老营湖等。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那时河道较多,湖泊相连,湖泊亦与城池相通,暗示城池中的水是活水。通过这幅图,人们可以了解到现在灵璧县的很多地名(比如“杨疃”)在康熙时代就在灵璧的土地上使用了。

第二幅《灵璧县城池图》,描画了康熙时灵璧城隍庙、儒学、县治以及望荆台、马场在县城内的具体位置。从图中可见,当时城门耸立,城河环绕。

第三幅《县治图》,展示了当时灵璧县治的位置:坐北面南,以中轴线向北七重,旁设附属办公小院。结合方舆志的官署介绍,很容易了解当时灵璧官署建筑的特色。

第四幅《儒学图》,复原了那时县学的基本建筑格局:正中由北向南,依次为尊经阁、启圣祠、明伦堂和大成门。其西有西训导衙,东有东训导衙,有土神祠、学门等建筑。

第五幅《正学书院之图》,中轴线上三重房、东西号房和东西内号房组成了清康熙十三年的正学书院。

3.2.2 县志山水图,以文艺作品形式保存文献

县志正文第18页《灵璧县山水图》,描画当时灵璧县山水,共有35座山。第18页以下,分别由《荆台远眺》《阴陵暮耕》《凤山夕照》《魏桥烟雨》《蚌林春色》《磬山吐云》《南华夜诵》《双沟浸月》8幅画展示灵璧古时八景美色。从图中可以看到康熙时代山水相依的灵璧景色,还可见当时辛劳耕作的灵璧人民。

3.2.3 县志学校祭祀陈设图,以文字图形式保存文献

卷五“学校志”,从第137页至147页分别用《先圣正位陈设图》《东配陈设图》《东哲陈设图》《东庑陈设图》(西同东陈设)《启圣祠陈设图》《乡饮酒礼之图》共8幅后附文字说明的图,保存了当时举行祭祀活动时的礼器数量及用法、盛放物品及顺序,再现了康熙时代灵璧祭祀活动的场景。

3.3 分门别类的文献编排结构

康熙十三年的《灵璧县志》,立足当时,分门别类,用8卷将当时拥有的资料自成系统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保存了当时最重要的文献资料。这8卷分别记载了以下这些方面的文献资料:

(1)“方舆志”保存的文献资料。“方舆志”保存了灵璧有史以来的建置沿革概况、疆域形胜概貌、星野知识、灾荒饥馑资料、山水名称与地理位置资料、桥梁道路建设概况、祠庙祭坛名称、祭主及方位知识、风俗节序材料、分封建邦史、城池修建史、公署的构造资料、坊表资料、镇市村集资料、仓铺场院概况以及古迹来历资料。

(2)“食货志”保存的文献资料。“食货志”记载了明清时期灵璧的户口、田赋收缴数目、地母起科和课程数量、马政概况、去弊苏民材料、兵防和物产材料。

(3)“河防志”保存的文献资料。“河防志”保存了明清时期灵璧与黄河有关的设官、征役、治理资料。

(4)“秩官志”保存的文献资料。“秩官志”记载了从汉至清灵璧知县、县丞的姓名、籍贯、任职年限、在位政绩,典史、驿丞的姓名、籍贯,学官教谕的姓名、籍贯、出身、政绩,防守情况,宦绩资料。

(5)“学校志”保存的文献资料。“学校志”保存了从宋至清康熙年间的学宫兴废,规制的概况,祭器的名称、使用及摆放,乐章篇幅及使用场合的资料,名宦乡贤牌位姓名,生员待遇,正学书院和四门社学的位置和变迁等方面的资料。

(6)“选举志”保存的文献资料。“选举志”留录汉至明被征辟的人名及官职,宋至清康熙时进士姓名及其职务,明至清康熙时举人姓名及中举时间,明至清康熙时岁贡姓名、官职历任,清乡饮宾姓名和出身,明代的武秩姓名、功绩,清初至康熙时的武进士姓名及时间,明朝至清康熙时武举中举姓名及时间,明至清康熙时国子生的姓名,明代封赠人名及官职,明代恩荫二人姓名,明代庶职人员姓名及官职方面的资料。

(7)“人物志”保存的文献资料。“人物志”记录汉至清康熙时的灵璧乡贤姓名、官职及政绩,明至清康熙时灵璧百姓中孝义姓名及孝迹,明代尚义人名,乔寓灵璧人物及故事;后妃姓名、朝代及事迹,历代烈女姓名及事迹。“人物志”汇集了多方面的人物资料,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灵璧历史人物“群图”。

(8)“艺文志”保存的文献资料。“艺文志”保存了诰敕、谕察文、奏疏、古记铭、灵璧八景诗以及碑记、序文、俭约、近代著述明目等资料。

第一,古记铭,勾起文人雅士与灵璧的不解之缘,展现了灵璧昔日的风采。《张氏园亭记》鉴证了苏东坡与灵璧的“交情”,王守谦的《灵璧石考》展示了灵璧石的奇异形态,吴嵩的《灵璧石赋》把对灵璧石的赞颂推向一个高潮,曾巩的《过虞姬墓》展示了战争的残酷、香魂的凄苦……

第二,历修灵璧县志序文的保存,使得人们知道灵璧县志存在过万历二十四年乙未季秋的《杜志》和万历乙未孟冬的《陈志》,今虽不见原本,但给研究灵璧县志的人以线索。

第三,留存在县志中的“俭约”,曾经引导了当时民众的消费观,有利于后人研究当时的民风民俗。

总之,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艺文志”的设置,保存了古代灵璧文学文化方面的珍贵资料,对于后代研究灵璧古代的历史文化具有重大价值。旧志中“艺文志”的设置对现代新志的编纂也很有启示:“艺文是一定时期一个地方文化水平、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志书中的精彩篇章,是读者喜爱的内容。”[8]

4 结 语

“清代皖省数量众多的方志,就是我们了解清代以前和清代皖省地方各方面情况的重要资料,可以为历史研究特别是区域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9]一部康熙十三年的《灵璧县志》基本囊括了康熙十三年以前的灵璧社会的方方面面,保存了古代灵璧的许多史料文献。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保存文献形式多样,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形象生动;编排上,分门别类,厘定文献,让人一目了然,便于查询与阅读。编著者秉承文献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编撰原由:“以部颁《河南通志》为式,令州县以式编辑”[3]1,存在强调教化、封建思想浓厚、考证不精的缺点。但后人不能苛求前人,它毕竟留下了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值得肯定。

我国封建社会的方志编修,到了清代已进入全盛时期。著名方志专家仓修良指出:“清朝统治者积极提倡修志,一则是用来作为粉饰所谓‘盛世’的点缀品、歌颂‘升平气象’的工具;再则也要利用它来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所以对修志工作从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严加控制、层层把关。因此清代志书大多出于官修,私人编修极少。”[10]

康熙十三年《灵璧县志》是当时官修方志的一个代表,这部县志对于研究清代前期官修方志制度具有一定的文献参考价值。

[1]熊茂松.论清代地方志的修纂人员:以道光《夔州府志》为考察重点[J].黑龙江史志,2014(9):1-2

[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179

[3]吴嵩.灵璧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4

[4]灵璧县民政志编委会.灵璧县民政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8:41-42

[5]贡震.灵璧县志略[M].南京:凤凰集团,2011:2

[6]申畅.河南方志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89

[7]乔治忠.《大清一统志》的初修与方志学的兴起[J].齐鲁学刊,1997(1):115-122

[8]金达迈.论县志不可缺少艺文志[J].中国地方志,2007(5):24-28

[9]张安东.论清代皖志的历史地位:以清代与前后时期的方志比较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4):7-10

[10]仓修良.方志学通论[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8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6.03.020

2016-01-14

徐静(1983-),女,安徽灵璧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

K29

A

1673-2006(2016)03-0079-04

猜你喜欢

灵璧县文献资料灵璧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山魂
磬云岫
【龙凤呈祥】
【雄狮】
【盛世龙舟】
钟灵毓秀灵璧石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礼就送灵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