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2017-01-11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林艳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骰子同伴经验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林艳芳

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林艳芳

骰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及组合的多样性颇具吸引力,所以幼儿对翻转骰子十分感兴趣。本文所说的骰子,是将“画面”运用其上的,幼儿通过观察翻转骰子而出现的不同画面,自觉运用语言来描述画面信息,并因此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同时对同伴的语言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并迁移表达。如此,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经验,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日趋完善。

一、“骰子”的设计意图与类型。

㈠设计意图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的、不断变化的刺激物所吸引,这种认知思维特点决定了“骰子”对于幼儿具有巨大的魅力——由于“骰子”翻转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幼儿对于翻转骰子的乐趣很高,而我们将语言目标隐藏在道具“骰子”之中,幼儿由翻转的乐趣带动说的乐趣,利用翻“骰子”所出现的画面让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其结果是幼儿“说”的兴趣及欲望十分强烈,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幼儿喜欢说、多说、会说,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丰富。

㈡“骰子”的类型

角色款:即画面信息是某个角色。

地点款:即画面为某个地点。

事件款:即画面信息所表达的是某一件事。

二、以骰子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玩法设计点燃幼儿自由表述的热情。

要如何“玩”骰子才能充分体验游戏乐趣并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呢?这对游戏的玩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要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玩”与“说”的乐趣,通过多样化的玩法设计引发幼儿喜欢说、多说、会说,进一步拓展其语言经验。

㈠一骰多玩,体验“玩”与“说”相互融合的乐趣。

1.自己翻、自己说——通过自主游戏,满足翻转及自主表述的需要。

自己翻骰子自己说使得幼儿与骰子能亲密接触,充分体验并获得翻转的乐趣,并由翻转的乐趣带动幼儿说的欲望,满足幼儿自主表述的需要。当骰子停在一个画面时,画面中的信息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幼儿能认真观察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不断挖掘自身的词汇经验。这种玩法使得幼儿不仅可以根据画面信息进行表述,还能充分挖掘已有经验来自主表述,如翻到“小狗”,幼儿可以根据画面给出的信息形容成“凶猛的小狗”“黄黄的小狗”,也可以联系日常经验形容成“爱吃骨头的小狗”“忠实的小狗”“可爱的小狗”等。

2.两两翻、轮流说——借助同伴反馈,开启语言经验共享的空间。

两两互动的环节使得幼儿翻“骰子”及语言交往频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给所有幼儿提供了“说”的机会,人人参与,同伴间空间距离缩短。由于可以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因此幼儿“说”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他们会自觉地迁移同伴的词汇经验,从而实现语言经验间的共享。在同伴的反馈中,可能有“赞同”、有“质疑”、有“争议”,但同伴就是儿童的一面镜子,在对方的身上可以不断地进行验证,从而获得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进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内容,使得新经验在使用中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语言。

3.一起翻、依次说——通过群体间的交流,拓展对同一主题的多种语言经验。

教师请幼儿一起翻到同一画面并进行描述,但所用词汇不能重复,同时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用简单的绘画符号进行记录。这一玩法使得幼儿运用词汇时不仅强化和巩固了对原有词汇的认知,而且在倾听中引进和迁移了新的语言经验。这种新的语言经验不仅包括教师引进或总结的新词汇,也包括同伴传递的词汇信息,通过模仿和迁移,帮助幼儿迅速积累词汇量理解词义,不断拓展对同一主题的多种语言经验。

⑴模仿同伴句式,以点带面推动同一句式的不断前行。如在幼儿一起说同一画面的环节,骰子翻转至“老鼠”这一面时,根据教师的游戏规则要求幼儿用形容词进行表达“××的老鼠”,当有幼儿说“耳朵大大的老鼠”,其他幼儿在倾听过程中自觉模仿这种句式结构,造出了“尾巴长长的老鼠”“个子小小的老鼠”“嘴巴尖尖的老鼠”等等。在表达中有的幼儿甚至使用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修辞性语言,如“像仙女姐姐一样的孔雀”,其他幼儿就会模仿出“像柱子一样高的长颈鹿”“像咆哮的大海一样的老虎”……。

⑵运用同义词,多角度挖掘同一词汇的多种表达方式。同义词的合理运用能使幼儿对语义的掌握更加全面,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同一词汇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迁移经验时,幼儿不仅会模仿句式结构,也会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同义词的迁移。如当一个幼儿说出“胖胖的猪”的时候,其他幼儿会使用同义词来避免出错,这个过程中无疑加深了幼儿对这一词义的理解,他们会说出“胖乎乎的猪”“庞大的猪”“矮矮墩墩的猪”等与“胖胖”相同词义的词。

可见,幼儿在“理解”“顿悟”“引进”“迁移”等过程中,不断循环尝试和调整,达到词汇间的广泛联系,融会贯通,大大拓展了幼儿对同一主题的多种语言经验。

㈡多骰组合玩,引发幼儿不同层次语言的丰富性。

我们设计的三款“骰子”除了可以单个地玩,还可以将不同款的骰子组合游戏。由于每次翻转出的几组骰子画面信息各不相同,幼儿必须借由联想建立几个不同画面间的联系,同时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述,由此引发幼儿产生丰富多样的语言,积累讲述经验。

1.A款骰子组合:(角色)+(地点)+(事件),有条理地“说”。

幼儿,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幼儿在语言表述过程中往往比较混乱、不完整,会出现“单词句”或“电报句”等不完整句。一句话里他们可能说了地点又忘了说发生什么事,说了发生什么事又忘了说是谁做的。而这个骰子组合的设计就恰恰弥补了幼儿语法上的不足,使得幼儿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幼儿自由翻转“角色”“地点”“事件”的三组骰子,并根据出现的三组画面信息有序地进行表述,习得完整的句式,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有条理,趋于完善。

如幼儿翻转的三个骰子分别是“小猪”“草地”“打羽毛球”,他们能清晰完整地表达出“小猪在草地上打羽毛球”;当翻转到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几个画面时,如“小猪”“草地”“游泳”时,幼儿也能主动加工画面信息,使句子既符合语法习惯又符合现实逻辑,如“小猪在草地上吃完草后,又到河里游泳了”。像这样通过语法与画面内容的结合,最终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促使幼儿能有条理、清晰地进行讲述。

A款组合:

2.B款骰子组合(角色)+(地点)/C款骰子组合(角色)+(事件),创造性地“说”。

在游戏中我们还提供了“角色+地点”或“角色+事件”两组骰子,由于翻转出的画面各不相同,使得幼儿必须对画面进行观察、概括、推理和联想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对语句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拓展其语法的丰富性。它既遵循了画面信息,又突破了画面信息,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在运用过程中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得幼儿可以生成大量丰富多彩的不同语句。

如当翻转出了“小兔”“屋子”的两个画面的骰子时,幼儿涌现出了大量各式各样的句子——“勤劳的小兔子在屋子里打扫房间” “可爱的小兔子在屋子外面的草地上吃草”……有的幼儿还将句式叠加,形成了复合句“小兔子去屋子外面的地里撒下了许多萝卜的种子,小狗在屋子里帮忙收拾房间”等等;还有的幼儿还将这两个画面信息联想扩充,编成了一个故事“小兔子在屋子里发现了一支美丽的发夹,于是……”。

㈢骰子玩法的延伸和拓展:连环画——自编故事——自创绘本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的词汇积累越来越丰富,语句使用越来越灵活,记录方式越来越熟练,这时已经具备了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基础。幼儿也具有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的强烈愿望,这时我们应适当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符号进行记录,使得临时性的口头性语言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内化为永久性的书面语言。连环画或故事、绘本是儿童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碰撞的产物,言语经验是儿童创作绘本或连环画的重要支柱,自编绘本或连环画需要链接的经验有:词汇经验、表述经验、记录经验以及自身的创作欲望。运用这些经验储备点燃幼儿创作的热情,并在阅读自己创作或同伴创作的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引发幼儿深层次的自主创作欲望。

总之,骰子作为一种色彩丰富、鲜活的材料载体,承载着不同层次的语言发展目标,使幼儿在思维与表达的碰撞中不断吸取新知,迁移并内化言语经验。如此,通过多样化的玩法设计,满足幼儿翻转及体验游戏乐趣的需要,用画面诱引语言,用语言补充画面,在二者之间不断循环,直至多种语言经验不断累积、掌握和自主运用。

猜你喜欢

骰子同伴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骰子不见了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