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问题研究
——以贵阳地区高校为例
2017-01-11刘激
刘 激
(贵州师范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问题研究
——以贵阳地区高校为例
刘 激
(贵州师范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1)
当前贵州省会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贵州省省会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强各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要强化特色资源的建设;三是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及其服务的软硬件建设。
贵州省会;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得到各高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同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正视和解决。
一、建设现状
贵阳地区目前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商学院十所本科院校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等十余所高职高专学校。其中本科高校图书馆具体情况如下表:
学校名称建馆时间馆舍面积馆藏文献特色资源职工队伍阅览座位服务方式贵州大学1902年设立藏书楼约9万平方米纸质藏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80人3000席左右开架借阅贵州师范大学1941年6.76万平方米纸质文献245.9万册,电子图书155万余册贵州省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基础心理学系列数据库,贵州省文史资料选辑数据库80人旧馆1906席,新馆暂未统计开架借阅贵州医科大学1938年约3.8万平方米纸质文献119.3万册,电子图书43万册贵阳医学院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数据库,贵医研究生论文数据库33人4000余普通座位、251席PC座位、300席研讨室座位开架借阅贵阳中医学院1965年1.21万平方米纸质文献52万余册,电子图书41万册苗医文化数据库,贵州道地药材数据库,中医五行说数据库,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22人1500余席开架借阅贵州师范学院1978年约1.95万平方米纸质书刊92.4万册,电子图书138.6万册贵州教育教育史资源特色书库,中国山地民族文献资源库31人2700余席开架借阅贵州财经大学1978年6万余平方米纸质藏书16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百万册贵州哲社获奖成果库,贵州财院学位论文库,贵州省情文献片名库,贵州财院教师科研成果目录库,贵州财院学报库55人7000余席开架借阅贵州民族大学1951年2个校区共6万余平方米纸质文献131.5万册,电子图书103万册民族网站导航,民族文化图片资料,民族文献信息资料,民族文化音像资料,师生论文库55人2000席左右开架借阅贵阳学院2004年2.17万平方米纸质图书约97万册,电子图书177万册贵阳文化特色数据库39人2200席开架借阅
至于高职高专学校图书馆,它们在馆舍面积,阅览座位、服务方式上与本科高校差别不大,但具体到馆藏文献、职工队伍等方面则普遍比本科高校规模小,特色资源建设也相对滞后。例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6293平方米,阅览座位共1100席,比贵州理工学院规模还要大,不过,全馆纸质馆藏仅有30万册,不及贵州大学的十分之一,也不及贵州师范大学的八分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从贵阳地区市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来看,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各高校图书馆间资源共建共享不足,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资源浪费严重。从省直高校图书馆的自我介绍来看,他们当下都在做图书馆间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如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在其简介中介绍:“本馆重视文献资源共享,开展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辐射社会提供服务。”[1]贵州大学图书馆也介绍说他们“除提供文献流通阅览、电子阅览等常规服务外,还开展国内外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检索教学等服务,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也为兄弟院校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2]。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方面的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举步维艰。各馆之间,图书馆与地方之间资源共建、互通、共享通道衔接还不顺畅。“以地方志类地方文献为例,各校图书馆都在积极收藏并加以数字化,而贵州师范大学的全省地数据库建设已接近尾声;再有,各校图书馆都挤出经费到地方出版社搜集本土出版的图书,并将其纳入特色库。这就造成了资源建设的重复。由于没有形成共建的合作,共享就成为停留在口号上”[3]。
其二,各图书馆间的同质化现象明显,特色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当今时代,文化在日渐深入的全球化的浪潮中虽然会体现出世界性、会通性的一面,但是毫无疑问,民族国家抑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又会让文化具有地域性、差异性特征。鉴于此,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就有其可能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积累,结合优势学科,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早在2011年9月份以前各自自主建成了“民族文化图片资料”和“贵州省情文献片名库”等五个特色资源数据库。不过,这些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解决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一是各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上各个学校发展很不平衡。相比较走在前列的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而言,贵州理工学院等院校直到2016年5月间还尚未开展特色资源馆藏的建设。二是特色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大多数院校图书馆的纸本资源积累均在100万册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文献储备量有不少是在近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中‘生均占有图书’要求下突击建设的结果”[3]16,从而使图书馆筹建特色资源库的工作因故而放缓。三是图书馆之间横向互动不够。几十年来,各高校搞图书馆建设好像是自己在忙自己的事,大家都在埋头苦干,但就是很少与其他院校互动互通。各高校图书馆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从而不能对有限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
其三,图书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2000年,贵州大学(统计数据包括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文献总量只有449.2万册,仅仅过了不到十六年,这五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不计算电子版文献在内,纸质版文献就高达966.7万册,数量翻了一番还有余。然而,即使图书资源总量在快速增长,各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分布还是极为不均。例如:在纸质文献方面,贵州大学高达310万册,排名最末的贵阳中医学院不到53万册,两校之间存书数量相差竟达6倍有余。在电子文献方面,首尾也呈两极分化态势,差异颇大。排名前两位的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分别是191万册和155万册,最后两位是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分别只有43万册和41万册。另外,就单个图书馆来说,其自身收存的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比,在数量上也明显不足。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共有纸质文献119.3万册,而电子图书仅仅收存43万册,不到纸质文献数量的一半。
其四,图书馆提供的阅览座位有待进一步优化。毋庸置疑,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诸如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主体部分搬迁到花溪大学城以后,条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2000年以前,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只有阅览座位736个,现在供读者自主选择使用的在大学城校区阅览座位达5000余席,鹿冲关校区阅览座位也有2000余席,总共7000余席,大幅增长了十倍以上。但如贵州大学这些高校图书馆,它们的阅览座位与其场馆建设相比还有差距。从2000年到2016年一共16年,贵州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从1.89万平方米增加到约9万平方米,然其阅览座位仅从2069席增加到3000席左右,显然大大落后于馆舍面积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新增馆舍接待阅读者的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可以看到,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舍不到贵州大学的一半,其阅览座位却是它的1.5倍,这些都说明在贵阳地区各高校中,还有一些学校的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览座位的优化,以使馆舍等设施的建设与阅览座位的安排相互和谐。
三、对策建议
为有效解决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方面工作:
其一,切实加强相关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当今,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不断跃迁迈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在理念上已经深入人心,在实践上也成了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作为搜集、收存和整理各种图书资料文献以供人阅览、学习、参考的专门性机构,在推动整个社会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上更是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也应把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已经完成的工作的基础上,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去破除体制层面的阻碍,做到既顾“小家”,考虑必要的经济效益,也更顾“大家”,“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4],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图书馆文化资源的生产力,在保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条件下,促使自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发展。
其二,进一步强化特色资源的建设。贵州地处西南腹地,不仅发展历史悠久,而且由于大山大水的阻隔,许多原生态文化受现代化扰动较小,因而保存良好。同时,从当前状况来看,贵州省高校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虽然不是很突出,但是某些特色学科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优势。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为各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资源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土壤。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紧密联系自己所在地域、学校特色资源,充分开展前期调研,认真做好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规划,在经费、技术和服务队伍上构建完善的特色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建设过程的细节管理,重视特色资源的社会利用特别是资源共享,使相关特色资源能建成、建好、用好。
其三,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优化相关图书馆资源分布及其服务软硬件建设。一是立足省情、校情、馆情,有意识地在人、财、物方面予以倾斜,一方面大力加强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购买与收存,使图书馆藏书的绝对数量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着力做好诸如增加图书馆阅览座席的工作,不搞“一阵风”,而是常抓不懈,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功能与作用。二是各高校图书馆要切实加强联系,互通有无。做到图书馆相关软硬件资源虽然各馆自己所有,但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协议等相互利用。三是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建设。这既可以使图书馆所有的建设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防止因一时头脑发热而出现“拍脑袋”决定与“瞎指挥”,这也能有助于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促使贵阳地区各高校图书馆能良性运行、和谐发展。
[1]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简介[EB/OL].(2015-01-01)[2016-11-02].http://lib.gznu.edu.cn/GAIKUANG/JIANJIE.htm.
[2]贵州大学图书馆本馆概况[EB/OL].(上网时间查不到)[2016-10-25]http://lib.gzu.edu.cn/s/51/t/371/p/1/c/1290/list.htm.
[3]杨允仙.贵州高校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7.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责任编辑 刘晓华]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ments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n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izhou
LIU Ji
(Department of Library,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Guizhou, China)
At present, every university in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izhou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therefore, which leads to a goo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ibrarianship.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i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librarianship in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izho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such as enhancing the cooperation in library resources,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d resources, reasonably organizing the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the library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service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struction.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library
2016-09-12
刘 激(1966-),女,四川彭州人,贵州师范大学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献管理及资料分析。
G258.22
A
1673-6133(2016)06-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