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发际线缺陷分析
2017-01-11朱世伟
朱世伟
(太原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发际线缺陷分析
朱世伟
(太原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目的 分析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发际线缺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的204例发际线缺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效果、毛发方向、密度与外观匹配度。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242.83)个月,204例发际线缺陷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8.04%(200/204);毛发方向自然且疏密有致,外观与正常外观基本一致。结论 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共同移植修复是治疗发际线缺陷的理想方法,疗效确切,且外观与正常外观基本一致,值得推广。
单位毛囊;单株毛囊;移植;发际线缺陷
发际线是人体面部轮廓的分界线,不但发挥着平衡面部上方1/3轮廓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年龄评估的第一印象[1]。以往,临床一般应用打孔微小皮片移植或者头皮条移植弥补此缺陷,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快捷,同时也可长出毛发,但会出现毛发成簇生长的不良现象,与自然发际线外观差别较大,影响美观[2]。近年来,随着毛发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理论与实践逐渐成熟,同时手术器械与操作也逐渐完善,临床上关于毛发移植术的报道也较多,但鲜有将其应用于修复发际线缺陷的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204例发际线缺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发际线缺陷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移植修复的204例发际线缺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6例,女78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2.12±6.45)岁;缺陷部位:前额发际线缺陷165例,耳前发际线缺陷21例,颞额角缺陷18例;缺陷原因:先天性112例,男性型脱发5年及以上68例,烧伤、外伤、除皱术瘢痕及感染等24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患者拥有充足可移植的健康毛发;③治疗依从性良好;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严重心、肝功能障碍;②合并结缔组织型疾病;③发际线部位合并急性炎症。
1.2 方 法
首先帮助患者设计发际线,在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美学标准与解剖区域定位等,同时结合患者意愿进行设计,具体考虑因素有:①眉间鼻底到发际线距离;②发际行径线路线;③脸型和发际线边缘的关系;④发际线区域的毛发间距,通常男性较女性更宽;⑤毛发生长方向与分布。对受区面积进行毛发密度测定,估算并标记所需毛发数量,再对后枕供区进行剃发,毛发长度需短于1cm。之后使用LeadM&FUE PK-7000毛囊单位提取机对供区进行分散性毛囊提取,提取完成后使用5倍放大镜将单位毛囊与单株毛囊完全分离。对获取的毛囊依据毛发方向与粗细程度进行分组放置,同时以10个为单位进行对称排列与计算,并将其保存于4℃左右的生理盐水中以备用。采用FUE植发针对受区进行合理规划后以单位与单株毛囊相间移植,手术完成后,为患者清洗头发,消毒伤口,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以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4例患者治疗效果、毛发方向、密度与外观匹配度。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优:毛发方向与毛发密度接近正常水平,发际线明显前移,双侧颞部过渡部位稍向后缩,呈现M状,毛囊供应区瘢痕不明显。良:毛发方向与毛发密度接近正常水平,发际线明显前移,双侧颞部过渡部位稍向后缩,呈现M状,毛囊供应区有轻微瘢痕。可:毛发方向与毛发密度处于一般水平,发际线前移但不明显,毛囊供应区出现明显瘢痕。差:毛发方向不自然、毛发密度不均匀、发际线未前移或前移极不明显,毛囊供应区出现明显瘢痕。统计治疗优良率。
2 结 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24±2.83)个月,204例发际线缺陷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8.04%(200/204);毛发方向自然且疏密有致,外观与正常外观基本一致。典型病例:男,32岁,由于脂溢性脱发导致头顶秃发稀疏与前额发际线后移,患者意愿为改善早衰外观,临床对额、颞部脱发区域进行单位毛囊与单株毛囊移植1600株毛囊,随访12个月后发现,毛发方向与毛发密度接近正常水平,发际线前移大约1.5cm左右,双侧颞部过渡部位稍向后缩,呈现出自然M状,此外毛囊供应区瘢痕程度不明显。
3 讨 论
发际线为人体面部上方1/3到发根部位的分界线,发际线过高或过宽均会让人显得过于成熟甚至衰老,影响整体美观效果,造成发际线缺陷的主要原因有脂溢性脱发、化学性脱发、病理性脱发、肥胖性脱发、遗传性脱发以及营养性脱发等[3-4]。近年来,年轻人发际线后移现象逐渐增多,而年轻人对此又特别敏感。同时,也有一些患者在行除皱术之后认为面部的皮肤和高突额头不搭配而产生烦恼,所以此类人群均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医学手段来更正发际线缺陷,改善整体美观[5]。
传统头皮条移植术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快捷,但对患者头部伤害较大,会使患者发际线区域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同时如果毛囊无法全部成活还可能留下空白区域[6];即便全部成活,也会出现毛发较为粗大且生长方向生硬,和正常发际线不太协调的现象[7]。近年来,随着毛发移植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FUE手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毛发缺陷的治疗工作中,但临床鲜有将其应用于修复发际线缺陷的报道,本次研究我们将FUE移植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单位毛囊与单株毛囊移植术中,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发际线缺陷进行治疗,主要使用精密器械在人体头后枕部位采集一些正常生长的健康毛囊,之后在特殊活性处理之后移植至脱发区域让其成活,并且确保成活后的头发与原有头发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由于FUE手术只在头表皮部位进行,因此不会让皮肤出现任何后遗症,同时也不会伤到大脑与神经。此外,因此术式只为对毛囊进行移植,不仅不会伤害原有头发,还能确保移植毛囊的成活率。总而言之,FUE手术优点为无需开刀,术后不留瘢痕、恢复快,无需缝合、拆线与住院等[8]。但术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对毛囊进行分离时,要注意刀片长轴和毛干相互平行;②在对受区移植毛囊时,需注意置入角度、方向、两种毛囊分布以及粗细毛发的搭配问题;③手术完成后,及时为患者清洗头发并消毒伤口,同时遵医嘱服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9-10]。
综上所述,单位毛囊和单株毛囊共同移植修复是治疗发际线缺陷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1]贾明,张菊芳,王宇燕,等.应用自体毛囊单位毛发移植术重建女性发际线[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1):60-63.
[2]祝飞,陈海华,程含皛,等.毛囊单位提取技术在女性发际线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11):651-653.
[3]赵莉娜,周同葵,巩梦童,等.毛囊单位移植术在男性脱发种植中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3):174-175.
[4]陈海华,张菊芳,李金晟,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毛囊单位提取技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性秃发[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5,31(1):36-39.
[5]杨喜明,武斌.针具打孔单株毛发移植对瘢痕性眉毛缺失的再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5):707-709.
[6]杨震,顾建英,亓发芝.小鼠毛囊单位移植修复创面中真皮成分生长情况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3):277-279.
[7]陆振中,石磊,黄旻华,等.毛囊单位或单株毛囊移植治疗毛发部位白癜风疗效观察[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41(6):348-350.
[8]滕盛科,杨国红,农耀明,等.自体毛囊移植联合非那雄胺对雄激素性秃发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11):656-659.
[9]薛萍,徐盼盼,周聪.FUE高密度毛囊单位移植治疗各部位毛发缺失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3):1-3.
[10]谢祥,李东.选择性单株毛发植入在眉毛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6):422-424.
Analysis of follicular unit and individual follicalar unit transplantation in repairing hairline defect
ZHU Shi-wei
(Taiyuan Lido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Shanxi Province 0300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 ff ects of follicular unit and individual follicalar unit transplantation in repairing hairline defect. Methods 204 patients with hairline defect
follicular unit and individual follicalar unit transplanta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urative e ff ects, hair direction, density and matching degree of appearance were observed.Results During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ith 6-18 months and average follow-up with (14.242.83)months, the excellent curative rate in 204 cases of hairline defect was 98.04% (200/204); The grafted hairs grew in desired directions and the hair density was natural, whose appearance was in line with normal appearance.Conclusion Follicular unit and individual follicalar unit transplantation in repairing hairline defect is satisfactory and effective, whose appearance is in line with normal appearanc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follicular unit; individual follicalar unit; transplantation; hairline defect
10.19593/j.issn.2095-0721.2017.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