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7-01-11曹改革

关键词:肱骨手法部位

曹改革,李 倩

(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曹改革,李 倩

(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切口复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5例显效,3例好转,疗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后20例显效,4例好转,疗效率为80.0%,2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P>0.05)。结论 将手法复位用于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手法复位;切口复位法;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效果

肱骨踝上骨折属于是一种多发性骨折,且在少儿时期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肘部内翻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常规方法以切口复位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满足患者基本治疗需要,但是远期疗效欠佳,导致患者治疗预后较差。研究表明:将手法复位用于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疗效,但是该结论有待验证。因此,本课题以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11岁,平均(7.57±1.31)岁,病程1~7 d,平均(3.51±0.89)d。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12岁,平均(7.49±1.29)岁,病程1~6 d,平均(3.64±0.95)d。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口复位法治疗。入院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进行消毒、铺巾,在侧肘部后外位置或正中央位置完成切除处理,沿着深筋膜、皮下等部位依次切开,完成肱骨外上踝肌肉的分离,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后固定。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骨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患儿肘部进行50°弯曲,通过前臂中轴部位进行牵引,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纠正尺侧或桡侧的位置,密切注意肘部提携度及巩固下部位的前倾角,复位完毕后利用三角巾进行悬吊。

1.3 疗效标准

(1)疗效率。从显效、好转、无效等角度对2组疗效率进行评估。显效:症状、体征消失,骨折愈合;好转:症状、体征得到改善,骨折部位得到缓解;无效:治疗方案无效或需要调整方案。(2)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后骨折部位感染、畸形愈合、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疗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5例显效,3例好转,疗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后20例显效,4例好转,疗效率为80.0%,2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P>0.05)。

3 讨 论

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是由于受到剧烈外力打击而引起的骨折疾病,临床表现为张力性血泡、侧肘部肿胀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方法方法以切口复位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满足临床治疗基本需要,但是围术期并不能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并且操作相对复杂,导致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手法复位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法复位是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属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较好的复位骨折折断部位,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清晰的显示骨折部位,操作相对简单,能减少肌肉组织的损失,手术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本研究中,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手法复位用于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黄 燕,刘佳丽.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对比[J/OL].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9):30.

[2]杨建义,赵 强,史 梅,张靖中.克氏针张力带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2,(01):57-58.

[3]黄 燕,刘佳丽.手法复位和切口复位法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对比[J/OL].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9):30.

[4]刘 亮.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7):30-31.

[5]童 斌,胡旭东,李美娟.中西结合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8):113.

R726.8

B

ISSN.2095-6681.2017.27.190.01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肱骨手法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层递手法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七步洗手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