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2017-01-11刘明芹

关键词:凝血因子选择性栓塞

刘明芹,张 华

(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刘明芹,张 华

(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效果经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产后出血;血栓;效果;凝血因子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成为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多与剖宫史、孕产史、胎盘附着部位异常等有关。同时,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四肢受限,从而增加血栓发生率,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常规方法以子宫切除术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帮助患者快速止血,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并不适用。因此,本课题以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效果经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年龄22~36岁,平均(26.12±3.41)岁,产次1~3次,平均(1.47±0.41)次,孕周35~41周,平均(37.68±3.12)周。观察组35例,年龄21~38岁,平均(27.01±3.47)岁,产次1~4次,平均(1.51±0.48)次,孕周36~42周,平均(37.08±3.09)周。入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合并血栓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过腹部超声等检查得到确诊。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常规手术步骤对子宫进行次全切除术,对部分前置胎盘患者则选择全子宫切除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术后密切观察子宫周围组织情况,对其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时必须采用双重结扎方式,避免出血脱落。观察组: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常规准备明胶海绵体,将其作为栓塞剂,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进行消毒、铺巾,取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确定出血部位,利用注射器注入2 mm×2 mm×2 mm明胶海绵体颗粒进行栓塞,对侧采用同样方式进行栓塞,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后拔除导管。2组治疗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8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pm,采用CA7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253.41±39.82)×109/L、PT(11.25±0.34)s、APTT(27.13±3.49)s,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261.12±40.32)×109/L、PT(12.11±0.54)s、APTT(28.63±3.91)s(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2.83±0.51)g/L,高于对照组(2.71±0.18)g/L(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利用造影能清晰的显示出血部位、严重程度等,大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导管介入治疗时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患者治疗时以明胶海绵进行填塞不仅能实现快速止血,而且在术后能被良好的吸收,有助于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对于止血失败者也不会对手术产生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合并血栓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冯 磊,谢春明,杨敏玲,冯对平,庞宁东,赵玉山.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7):25-27.

[2]蔡名金,陈德基,麦伟文,何婉玲,邝惠兴.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难治性晚期出血[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04):390-392.

[3]吴 伟,夏惠环,程志刚,刘永生,彭 芳,罗福英.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01):39-41.

[4]陈春林,刘 萍,马 奔,方艺川,王锦江,刘佩鸣,何 燕.对重度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安全性的评估[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03):28-31.

R714.461

B

ISSN.2095-6681.2017.27.82.01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选择性栓塞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选择性听力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