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小本子中的淞沪会战
2017-01-11王祖远
王祖远
淞沪会战中的中国军人
50多年前在成都求学时,每年暑假,我一定会回到奉节老家,和父母及弟妹们相聚。有一天,无意间在家里发现一本两寸见方的小本子,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蝇头小字,除了在本子中央部分的小字外,其余都有被水浸透过的痕迹,清秀而工整的笔迹,陈旧又经过水泡过的纸张,一看便知道是一本父亲在部队里行军时的记事本。我马上跑去问父亲,才知道这是他参加淞沪会战留下的唯一纪念物。
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一共持续了3个月,不仅粉碎了日寇三月亡华的美梦,并争取到时间将大量资源内撤,奠定日后胜利的基础。
这场战役,日方共投入近30万人,死伤4万余人;中方投入约70万,死伤近半。火力方面,日方新式装备的枪炮及坦克车无数,中方武器装备较老旧。两方火力相较,虽然相差悬殊,但中方士气高亢,人人视死如归,卫国卫土,抵抗日寇的侵略,可歌可泣的事迹比比皆是,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便是一例。
在这场战役中,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是税警四团团长,一共负伤13处。我的父亲是该团迫击炮连的准尉特务长,也相当于现在一个连里的行政官,主管连内100多位官兵的薪饷粮食弹药和配备。
当时的迫击炮连上尉连长是我的大姑父,虽然只念过小学,却是一位治军奇才,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写过许多兵法手册,曾随孙将军涉水渡河,翻山越岭,远征印缅。远征军三十八师辉煌的战果,中外有口皆碑,日寇闻名丧胆,孙立人时任该师师长。
国民党政权撤台后,大姑父被任命为入伍生总队少将总队长,总队内辖有四团官兵。后受孙案牵连,被迫除役,移居美国德拉瓦州,晚年勤学英语并醉心于太极拳,是国际太极拳名师,享寿86岁。
准尉是当时军官最低的官阶,可是官兵的区分很大,从军装上一眼便可识别。因为每位军官上身都系有斜皮带,而且都配有一个勤务兵或传令兵,相当于一个卫士,因此父亲也有一个卫士随从。
这个卫士对父亲忠心耿耿,曾对父亲说,如果父亲不幸阵亡,他会把父亲的遗体背到老家老太爷的面前,老太爷指的是我祖父。
这场淞沪会战十分惨烈,很不幸,这名卫士被一枚炮弹的弹片击中,为国捐躯了,父亲也为此震聋了一只耳朵。
当时战况激烈,血肉横飞,电线上都挂有血肉模糊的残肢,实在惨不忍睹。
混乱中,父亲和部队失去了联络。他走到黄埔江畔,看到停有我方军舰一艘,便攀索而上,意欲向舰上求救,与部队取得联系。岂料攀行至缆索中央时,突闻有人扳动扳机,子弹上膛。
父亲个子虽小,却十分机警,当时已是傍晚,视线不清,知道舰上守卫误以为有敌人偷袭。
我父亲马上双手一松,“砰”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头顶划过,接着“扑通”一声,父亲掉进了黄埔江。
父亲并不谙游泳,那时已近初冬,身上穿的军衣是棉袄,有些浮力。父亲说,应该是祖先有灵,保佑他随波逐流,最后被江水冲到了岸边,终于和部队取得联络,才知道3万人的部队,只剩下300人生还,真是惨烈无比。
我看到的小本子,便是藏在他棉袄的口袋里的。父亲晚年曾说过,在这场战役期间,睡得最舒服的一个晚上,是睡在一口空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