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苏中定乾坤
——纪念粟裕将军诞辰110周年
2017-01-11仇俊琴
仇俊琴
抗日战争时期的粟裕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自1927年投身国民革命起,历经战火洗礼与革命熔铸,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他所指挥的孟良崮、淮海等战役成为我军的经典战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1940年7月,粟裕随陈毅一道渡江北上,一步一步走进东台三仓。作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三仓是粟裕领导苏中军民抗战的常驻地。他指挥若定,战功彪炳;身居高位,心系百姓。他以自己的言行风范在人民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然丰碑。
黄桥决战进苏北
1939年2月,周恩来到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传达党中央指示,确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为贯彻“向北发展”的战略意图,陈毅、粟裕开始部署过江。1940年7月8日,粟裕率江南指挥部主力渡江,与先期北渡的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建立起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制造的军事摩擦。1940年10月3日,韩德勤组织3万多兵力攻击黄桥,妄图将立足未稳的新四军驱逐出苏北。新四军当时仅有3个纵队,约7000余人,其中战斗部队只有5000余人,加之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等中间势力尚有2万多兵力,一旦战事不利,随时会助韩夹击,形势极其严峻。陈毅、粟裕决定“独立决战,迅速歼灭韩主力,一举解决苏北问题”,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最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战役伊始,粟裕抽调四分之三的兵力作为突击力量,仅留四分之一兵力固守黄桥。3日下午至4日下午,韩德勤军第三十三师猛攻黄桥东门。新四军第三纵队连续七次击退韩德勤军冲锋,并将韩德勤军反击出阵地。在及时赶到的江南新四军第四团三营的援助下,三纵指战员转守为攻,顽军狼狈溃退。黄桥东门鏖战之时,韩德勤军独立第六旅3000余人以一字长蛇阵向黄桥前进。该旅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陈毅、粟裕把这支反共劲旅作为首歼对象。当独立第六旅进到黄桥镇以北约三公里时,新四军第一、第二纵队分兵七路,将该旅分割成数段,并截断其与韩德勤军第一一七师的联系。经三小时激战,独立第六旅被全歼,中将旅长翁达自杀。
此时,顽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部已经完全暴露和孤立。粟裕果断命令二纵断其归路,令一纵和守卫黄桥的三纵对李守维形成合围。李守维的第八十九军是韩德勤统治苏北的军事支柱,战斗力较强,虽被包围,仍作困兽之斗。5日夜,新四军向进至黄桥镇东北野屋基一带的韩德勤军第八十九军军部发起攻击。经通宵激战,将其全歼。军长李守维淹死在挖尺沟里。韩德勤见大势已去,只得收集残兵逃向兴化。
黄桥决战实现了苏北问题的一役而定,10月4日,八路军黄克诚部奋力南下,直下盐城。苏北指挥部二纵队王必成部随之出黄桥,与八路军先头部队,在白驹、刘庄间的狮子口会师,胜利完成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任务。
开辟三仓中心区
1941年1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悍然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扩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每一个师负责一个战略区。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随后又成立苏中军区,粟裕任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我党政机关由黄桥迁至东台,之后又迁往三仓河。一师师部和苏中区党政领导机关常驻三仓地区指挥苏中的抗日斗争,这里正式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
黄桥战役前粟裕、陈毅在行军途中
苏中是我华中根据地的南大门,又是向江南发展和未来收复上海、南京的基地,是敌、顽、我必争之地。而三仓是根据地的中心,自然成为日伪军攻击焦点。粟裕领导苏中军民同仇敌忾,紧密配合,70天内打了7个硬仗,打退了日伪军的疯狂进攻。
1941年10月初“第一战”。日伪军2000多人从富安、李堡、潘丿三路出击,合围三仓。驻守的三旅七团大部在外执行任务,团直机枪连在一仓设伏,有效杀伤日伪军后撤出战斗。敌人入镇实施“烧杀抢”后,留下潘丿之敌安营驻扎,妄图长期占领。七团一营夜袭三仓,击溃敌人,重新夺回三仓。10月10日“第二战”。1000余日伪军从富安夜袭三仓,七团预先在镇西南的杨卢乡设伏,打退敌军。10月中旬“第三战”。驻东台、富安、潘丿的800余日伪军再次窜犯三仓,七团团直和二营在镇东南方向草田设伏。不料汉奸告密,日伪军摆出一字长蛇阵推进。七团与敌周旋至天黑,跳出重围。同日,七团三营在镇东南遭600多日伪军突袭,14名小战士主动断后,壮烈牺牲,三营脱险。日伪军暴露了企图,只得撤回。
日伪军的反复攻击,点燃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敌激情。10月中旬,富安、李堡日伪军第四次合击三仓,抗大师生请缨参战。在大队长吴肃、政委谢云晖带领下,100多名精兵于许河伏击600多名日伪军,打乱敌人合击部署。第二日夜,参战部队“围魏救赵”,突进富安包围据点,三仓之敌被迫回援。第四战取得全胜,粟裕下令调回三旅八团增强防卫。10月29日,日伪军再次纠集2000多人夜围三仓,恰好东台中心县委和县党政机关夜宿三仓西边的钱家河,县总队参谋长黄凌强巡查时,发现日伪军并开枪示警。机关立即向东撤离,三旅八团赶来增援,机关顺利跳出包围。敌军进入三仓一无所得,又遭到八团不断袭扰,三天后被迫撤退。是为第五战。
第六战发生在11月7日。当天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东台县委在三仓于家坝召开庆祝大会。日军获悉后,紧急调动东台、安丰、潘丿之敌1700余人,向三仓猛扑而来。抗大苏中大队遭到安丰之敌400余人攻击,勇猛投入战斗,七团则掩护党政机关安全撤离,并和东台县总队一起在高桥、沈园一带设伏,击溃撤往潘丿的400多名日伪军。12月9日发生了“第七战”。驻李堡、潘丿的一个日军大队和500多名伪军合击三仓,没料到粟裕已调一旅二团、三团回来作战。七团和苏中大队稍作抗击后,跳出重围。当晚,三旅七团配合一旅三团,冒雨向三仓之敌发动进攻,激战17小时后,敌军伤亡惨重,狼狈逃回据点。粟裕抓住战机,发动主力和地方武装10个团,攻打如皋、掘港、李堡、临泽等10余处日伪据点,毙伤日伪军500多人。
“七战三仓”夺回了丰利,巩固了三仓,是粟裕“根据地中心论”的成功实践。在敌我拉锯战中,三仓虽为焦土,但始终未失;消耗了日伪军有生力量,使其短期内无力组织大规模作战,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略筹建海防团
面对日伪和蒋顽包夹的严峻形势,粟裕决定开辟弶港海上通道,建立海上武装,增大回旋空间。1942年初,粟裕作出“立即抢占近海区,发动群众,建立海防武装,到黄海去开辟海上抗日根据地,以配合陆上反扫荡”的指示,组建海防大队,同年秋组建苏中军区海防团,由陶勇兼任团长。
黄海近海区,海匪活动异常猖獗。他们在海岸线上标旗立竿,割地为王。海匪孙二富部占据弶港、何家灶一线海域,有人枪过百;陆洲舫部盘踞丰利,实力雄厚;袁国祥部活动在斗龙港一带。这几股主要海匪的势力控制了新洋港至长江口的近海区。1942年年底,孙二富部在何家灶跟新四军的一部主力交上了火,战士们一个猛冲就击垮了孙二富的海匪,生俘孙二富本人。粟裕指示要对其“既加之以威,又加之以义”,教育孙二富去掉头上的“匪”字,转变为人民的“海军”。孙二富对新四军的不杀之恩很感激,愿意弃暗投明,做有益于敌后军民的事,并表示能动员袁国祥、吴道生等伙友投奔新四军。第二天,陶勇“单刀赴会”,只身来到孙二富船上,要求近海武装一律受编,拒绝收编的一律退出海滨及渔场,不得伤害渔民,不得依附日伪。孙二富当场接受改编,交出50支枪和所有船只,并改名“孙仲明”,寓意“弃暗投明”。袁国祥、吴道生尽管没有接受改编,但同意退出近海,不与新四军和人民为敌。丰利的陆洲舫,原是李长江部属,在陶勇的感召下,也参加新四军共同抗日。至此,海防团先后收编800多人,枪支400多支,木船200多只。粟裕命令将海防团扩大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陶勇任司令,陆洲舫任副司令。粟裕赋予其任务,一是打通苏中到浙东、山东的南北交通;二是发动渔民盐民建立武装,巩固苏中的海防;保护转移到海上的后勤单位和山炮连。
海防纵队一经成立,立即投入对日伪顽的反封锁、反清乡斗争,控制了南北200多里海岸线,先后通过弶港运回物资1万多吨,护卫的江淮银行、军工厂等后方设施未遭损失。
坐镇三仓胜车桥
1944年春,日军推行“高度清乡”、“扩展清乡”和“强化屯垦”,妄图以战养战。粟裕提出“更顽强地坚持原地斗争和更有效地准备反攻力量”,持续开展对敌攻势,因势发动车桥战役,推动抗日由战略相持向局部反攻转折。
当时,淮(阴)宝(应)地区的涧河沿线是日军第六十四、六十五师团的驻防结合部。车桥镇则是结合部的重要节点。1944年2月,粟裕在三仓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确定“发动突然进攻,攻坚打援并举,实行打援为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方案,决定抽调五个团的兵力参战,由副师长叶飞、参谋长刘先胜统一指挥。3月5日凌晨,战斗打响。担任主攻的七团,远距离奔袭,猛扑核心据点车桥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进围墙。碉堡守敌以猛烈火力阻拦,战斗英雄陈福田架起云梯,只身飞上碉堡,砸开堡顶,塞进手榴弹,炸毁碉堡。七团继续向纵深突击,至下午3时,摧毁碉堡50多个。傍晚,七团向日军驻守的碉堡猛烈开火,发动围攻。同时,担任打援的第一团及泰县独立团,在五十二团配合下,在车桥以西芦家滩一带阻击日军。5日下午4时,首批增援日军240多人进入芦家滩伏击阵地时,一团猛烈开火,迫使援敌进入预设雷区,死伤惨重。阻击部队乘机出击,一举将其歼灭。其后,对逐次增援之日军分别予以阻击,迫使其困集于韩庄。晚8时,日军向阻击阵地猛攻,正面部队果断拦击,侧翼部队从敌侧背攻入韩庄,与日军短兵相接,毙敌60多人,其余200多名日军乘夜绕开正面阵地向车桥前进。一团分兵小马庄,火攻烧死大部,12名日军束手就擒。翌日,日伪出动飞机掩护残敌撤退。8日至13日,新四军主力部队相继收复曹甸、泾口等12处日伪据点。淮安、宝应以东方圆百里全部解放。
这场战役为苏中抗战以来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毛泽东赞誉粟裕“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最后一战破高邮
1945年12月初,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利用日伪据点作为进攻华中的跳板。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占领扬州、泰州,原驻扬州的日军1000多人及伪军第二方面军一部进至高邮,积极谋划进攻苏中解放区,妄图将华中切为两块。粟裕决心发起高邮战役,打破国民党军阴谋。此为苏中抗日的最后一战。
高邮城西靠运河、高邮湖,东濒水网,城垣高大,碉堡林立,易守难攻。驻有日军第九十旅团两个大队及伪军七个团,约5000多人。周边尚有10多个据点,邵伯镇约有日伪军1000多人。粟裕的作战方案是,先拔外围据点,后实施重点攻坚,第八纵队为第一前线,主攻高邮;特务团为第二前线,主攻车逻坝;第七纵队为总预备队,主攻邵伯;苏中主力打击仙女庙向北增援之敌。
12月19日晚7点,我军在南北80里、东西40里的战场上,同时发起进攻。邵伯镇内1000多日伪军负隅顽抗。七纵迅速突击,激战二日,歼敌大部。残敌逃至仙女庙,被我苏中参战部队全部俘获。21日,各部队扫清城外全部外围据点,进逼高邮城下。25日夜,粟裕命令发起总攻。第八纵队突破城防,进入巷战,连续七八次冲锋,与日伪军近身拼杀。日伪军在多路突破的情况下,仍作困兽斗。第六十八团一营遭敌子母堡群火力封锁,前进受阻。一连战士戴文祥英勇机智地迂回到敌堡侧后,利用死角,连续打下7个地堡,扫清了前进的道路。日军见大势已去,宣布投降。12月26日,战斗胜利结束,高邮城宣告解放。
高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与日伪合流进犯华中解放区的阴谋。战役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抢占南通、泰州、扬州、海门四城,苏中其余地区全部解放。
亲民爱民鱼水情
粟裕待群众如亲人。1943年冬,吴家桥农民常广恒妻子杨扣女不慎将头撞破,因流血过多而昏迷。当地缺医少药,无法救治。消息传到驻村师部,粟裕立即命令警卫员叫上最好的医生进行救治,经过8天治疗完全康复。1944年秋,粟裕住在三仓兰路址小街王守仁家中。邻居孤寡老人陈大娘病了,粟裕知悉后,立即派医生诊治,并做了一碗荷包蛋,亲手送到陈大娘床边。大娘哽咽道:“共产党的军队这样关心我们穷人,我活了六七十岁,还是第一次见到!”
粟裕手植黄杨树
粟裕要求部队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1944年春节将至,三仓地区的群众担心日伪军前来“扫荡”,家家锅不动瓢不响,无心过年。粟裕得知后,除夕夜亲自率领部队攻打驻有1000多日伪军的丁所据点,一举歼敌800多人,吓得其他日伪军日夜防守,不敢走出碉堡半步,群众由此过了个安逸年。同年夏天,三仓久旱不雨。粟裕驻地吴家桥附近没有淡水河,赖以生存的小水塘干涸见底,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粟裕亲自带领警卫连战士打了5口井,解决了全村吃水问题。
粟裕时刻模范遵守组织纪律。1943年秋,粟裕率部驻在三仓鲁西乡,司令部设在鲁玉楼家中。他爱吃丝瓜烧豆腐,一次休息时,他想购买院子里的丝瓜,鲁玉楼随手摘下几条送给他,却执意不收钱。经过再三推让,粟裕最终还是付了钱。不久,一个站岗的战士抄了一个卖海渣群众的100元钱。粟裕知情后,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判处其死刑。第二天,部队召开万人大会,宣讲军队纪律和群众纪律,并当场向受害者退还100元钱。一次,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警卫员随手把马拴在房东屋前的枇杷树上。会议结束后,发现马把树啃坏了。粟裕立即拿出钱来赔偿,房东说什么也不肯要,但粟裕还是坚持付了款,事后还帮房东栽了一棵小黄杨树。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属谁?红旗十月满天飞。1944年12月底,粟裕率部南下苏浙,之后再也没有踏上东台的土地,但他一直怀念东台的斗争岁月和革命同侪。粟裕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三仓烈士陵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神”风姿,一直为东台人民景仰传诵;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儒将”风范,永远为东台人民崇敬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