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重量
2017-01-10马钧
马钧
鸱鸮镂雕
在我的书架上,摆放着一件竹材的鸱鸮镂雕。那是我几年前在西安世博会上买来的。它的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绿色椭圆形标签上印着“MADE IN INDIA ”。没错,它来自喜马拉雅山一侧的印度,来自被热带季风熏染的印度麻竹。它的胸腹部位,完全采用镂雕工艺。那些横向排列的U状孔眼,模拟着猫头鹰腹背纷披层叠的羽毛。从镂空出来的洞孔里,可以透视到竹子幽暗的内核蹲立着一只尚未练习过飞行的小鸱鸮。它们一大一小,一律目光炯炯,睁圆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世界,凝视着我,凝视着凝视。我是从它的形制上温习到一切镂雕技艺所具有的穿透性这一优异品质。它最大的挑战和难度来自对内部形象的刻画。艺人的雕刀在那个促狭的空间里,必须克服周转不灵的限制,克服重重阻碍,凭借熟练的圆雕功夫,凭借一般性的雕刻刀具,凭借特制的长臂凿、扒剔刀、铲底刀、钩形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的通力配合。这一切就仿佛是一个艺人在小心翼翼地刨挖着隐藏在那材质内核的精致结体,它早就结胎在艺人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他必须深一刀浅一刀地款款探入,稍有一丝不慎,都可能伤及那精微之形的皮肉,伤及它肥皂泡一般脆薄的灵韵。
作为猫头鹰镂雕的底座,艺人巧妙地让这个生灵的爪子,抓牢在一截一寸多长的弯曲竹木上。在那里才留下来自那异域的神秘文字符号:两端是对称的X符号,挨过来是两竖与两横在下端的交叉,特别像遍布世界的木栅栏——竖立的板条皆被横木连接。中间的字符特别像甲骨文里“木”字的刻写,仿佛树木正在把向上的枝条伸向太阳,把向下的枝条伸向腐殖土披盖的林地。我真不清楚那两道叉是否像在中国文化里一样代表错误的或作废的意义,更不清楚那些横横竖竖的形符是什么寓意。只能臆测它们可能是印度哈拉帕文化时期,在印度河流域曾经产生过的婆罗谜字母和伽罗斯底字母,抑或是来自阿育王石刻和石柱上的一段我终身都难以破解的铭文……
一切不得而知。这也没什么让人懊丧的。一旦对一切都毫无障壁地清楚了,我们就不大会去对熟知了的事物保持一份亲近和好奇了。至少,我会好好保养这份好奇,直到有一天攒够了踏往印度窥视的盘缠,直到我在椰叶小屋剧场看完了卡塔卡利舞,我会想起他们敷以自然颜料的化妆、京剧演员在化妆间自掩真容的脸谱描画、与我们佩戴着玛哈噶拉面具一会儿左旋一会儿右旋的热贡之地、与那里涂抹着脸面、蹦跳于村巷之间的於菟舞者。
此刻,至少我想起鸱鸮镂雕底座的X符号,正是指向了鸱鸮生息的家园,我甚至听到了那只小鸱鸮振翅飞过的阵阵凉风,嗖的一声,隐没在林荫笼罩的枝柯。
苹果之削
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王象晋《群芳谱·果谱》
进入十九世纪,最后传入我国的重要果类是苹果。我国现代各苹果产区所栽培的大都是十九世纪后期引进的欧洲苹果。古文献中常见一种叫作柰的水果……但柰只是现代所称沙果。古书中还记有林檎果……即现代所称绵苹果。此果……质量不如欧洲苹果。后者原产高加索南部和小亚细亚一带,十六世纪在英国培育成大果型的品种,风味佳,且耐贮藏。欧洲苹果于1871年引入山东烟台,1898年引入山东青岛,1905年引入辽宁旅大。至今胶东和辽东半岛仍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看起来十分简单,不过就是把果皮与果肉分离开来。真正动起手来,还得看一个人手上的功夫。
完美的削皮,需要耐心、细心和屏息静气的专注。只有这几种优异精神品性的合力相助,你持刀的手部肌肉才可能把一种精微的力道调匀,然后秘密地传送到刀尖。一般是从苹果带蒂把的部分入刀。第一刀下去的深浅程度就可以见出你手上功夫的稚嫩或老到。接下来,随着苹果在一握之手里匀速款款地旋转,刀刃就在或红或白的薄皮下游走,一点儿也不伤及过多的皮肉。仿若庖丁动刀甚微般的谨细、小心,刀刃环绕浑圆的苹果盘旋而下,直到抵达苹果那有如旋涡的头部,而那经过削剥,已经皮肉分离的果皮,以螺旋形的牵连,款款覆盖着浑圆的果肉。当此之际,削手始才气息微吐,心有所释然。
大抵是在1996年,诗人昌耀造访我家,妻子以一盘洗净的苹果招待稀客。妻子以给诗人削苹果的举动,暗暗消释着她见到生客时淡淡的局促,淡淡的羞涩,淡淡的窘。着牛仔衣的昌耀则嘬着一脸轻轻的微笑,看着我妻子为他削剥苹果。看着,看着,及至红润如玉的果皮螺旋在脆生生的浑圆之上,诗人的目光已如烛头的火光慢慢放大、徐徐放亮,直到惊异、喜悦、赞颂于内在涌动,荡在他孩童般憨喜的眸子。
这一有光来临、欣悦冉冉的瞬间一刻,从此盘绕在每一次斜刀相刃于苹果表皮时优雅之至的仪态当中。
花影
以光调制的墨影,将叶貌花枝一一誊写在白墙,与真实的盆花若即若离,只在光影潜度之际,略略匀缓地转换一下刻摹的角度,及至光轮的辐射转向别处,光线渐渐暗淡,花影也随着暗淡的光影渐渐潦草、漫漶,就像光的膜层被层层揭剥,如笛膜般余音袅袅。终了,白墙依旧是白墙,盆花依旧是失去对影的盆花。从某个维度看,在我居室由天光馈赠给我的那一墙景致的得而复失、消失,其实意味着世界的某个边块切影的缺失。它当然造不成世界本身的紊乱,但它以极其微观的方式,改变了世界的质地。这是我们的眼睛通常看不到的地方。心灵的马虎颟顸,让我们常常粗枝大叶地晃过无数美妙瞬间。
静看光影,我恍若触摸到了光阴薄软绵长的轻纱。它的重量,比天平上称出的灵魂的重量,仿佛还要轻绵一些。
技术美学
许多发明,都具有罂粟缓释迷幻的麻痹效果。因为这些发明给人们带来了无微不至的舒适感,解除了人们在劳作和运动中必然会产生的困倦、肌肉疲劳,还有人们必然领有的性能局限对其优越感的削弱、虚荣心的凌辱以及连带着的、难以掩饰的沮丧感。仿佛原本毫无意志和情感喜好可言的机械、电路集成、芯片,以被巧妙掩饰、伪装的物质、材料形式,或者说非生命的形制,已然赢得一种崭新的智能和它四溢的超然灵光,从而具有了肉身主要的神奇功能:存储记忆,体量冷暖,辨识方向,俯视和仰视事物,甚至判断棋路,任意数字的计算。它趋近完美的一系列新生功能,不断超越着我们肉身的局限,比如它可以透视出一个人的脑电、心电和肌电,除了目前还不能把我们梦枕上的一连串凌乱梦境转换为清晰的视频之外,它几乎以非人的优异性能——超凡的智能、耐受力、抗噪性,与人的禀赋相颉颃。
在这种情形和不断升级、更新的无限趋势下,人将仅仅是以一个操控手的形象而存在?
供奉在佛殿里的千手观音,以孔雀开屏似的序列,在其身后伸展出一千只掌心有眼的优美臂腕,姿态仿佛刚刚摘取智果,刚刚嗅得妙香。如果终有一日人取得了与外星人联络的资质,那么,他发往地球之外的第一份关于人类身份信息的图像传真,仅仅是这样的一双手眼就足矣,哪里用得着像身份证上的大头照那般,笨拙地以板正的面孔、僵硬的五官、露出发梢的两耳为每一个自我留影?
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孔多塞在偕维尔纳夫人逃亡途中仓促写就《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之前他还有两篇充满数理逻辑的论文,一篇是《简论分析对众多意见中做出决断的概率的应用》,另一篇是《概率演算教程及其对赌博和审判的应用》。我不可能在我有限的一生里让出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去草草浏览一下这两篇论文的大概,因为我在数理逻辑方面蠢笨至极,咬不动的东西硬要去咬,那就只能从嘴里蹦出几颗碎牙,而不是从脑子里迸出什么智慧的火花。我在此刻之所以提及它们,是觉得两个论题只要回到生活层面,或者像学者们习惯表述的那样回到实践层面,回到可操作层面,其实都跟手有关。前一篇往往体现为某种场合的举手表决,后一篇则直接关乎赌徒的手,关乎法槌在法官手里的举落。撇去我所不喜欢的表决、听审场合,我更喜欢赌徒们来去的赌场——尽管我从不嗜赌,可我有着与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们对这种“翻了个的生活”“从生活里注销的生活(即从一般的普通的生活里注销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寻思的渴望。巴赫金说过:“赌博的气氛,是命运急速剧变的气氛,是忽升忽降的气氛,亦即加冕脱冕的气氛。赌注好比是危机,因为人这时感到自己是站在门槛上。赌博的时间,也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因为这里一分钟同样能等于好多年。”鉴于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不可能去亲历澳门、摩纳哥、大西洋城、拉斯维加斯这世界四大赌场中的任何一个赌场,我们只能去寻找迂回、间接的观察途径。恰好我在这个时候想起了茨威格,想起了他的经典短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我觉得此刻被激活的记忆力,有着我不能道明原委的神助气氛。作为对这一神助时刻的自我见证和虔敬而喜悦的纪念,我情不自禁地把茨威格先生在小说里描写赌徒之手的一段文字作为脚注垒砌在我的文字建筑里——
我知道有一句老话:赌博见人品;可是我要说:赌博者的手更能流露心性。因为所有的赌徒,或者说,差不多所有的赌徒,很快就能学到一种本领,会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他们都会在衬衣硬领以上挂起一副冷漠的假面,装出一派无动于衷的神色——他们能抑制住嘴角的纹缕,咬紧牙关压下心头的慌乱,镇定眼神不露显著的急迫,他们能把自己脸上暴突的筋肉拉平下来,扮成满不在乎的模样,真不愧技术高妙。然而,恰恰因为他们痉挛不已地全力控制面部,不使暴露心意,却正好忘了两只手,更忘了会有人只是观察他们的手,他们强带欢笑的嘴唇和故作镇静的目光所想掩盖的本性,早被别人从手式里全部猜透了。而且,在泄露隐秘上,手的表现最无顾忌。因为,无可避免地,必然会有一个瞬间,所有这些竭力控制似有睡意的手指会因一时疏忽一齐脱出束缚,那就是在转轮里的圆球落进码盘,管台子的报出彩门、令人惊心夺魄的那一秒钟,就在这一秒钟,一百只手或五百只手不由自主纷纷有所动作,因人而异各具个性,种种潜在的本能全都表露无遗。
兴许,在某个余暇,我恰好又处在思维、识力通明无碍的状态,我想回溯一下“指引”“指挥”“指导”这些词语的源头,花拳绣腿式地戏仿一番安东尼·格拉夫敦教授博学的派头,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重温一回《尔雅》《说文解字》的蹊径——幸亏,植物的记忆里尚存有一些词语的前世,尽管好多都找不到了,变为乡愁,背在每个后来者朝向源头寻索的行囊里。
我想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一定会是这样:为什么人们引导别人的时候,不管是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都是不约而同地伸出食指来指点呢?这是文化习惯,还是基因遗传?是大拇指和小拇指过于短小,中指虽然最长,但都不便于指示,结果就把所有的权威和尊崇,责无旁贷地全都落到了食指?
还有,我书橱里收藏的几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录,有一口彩陶罐的纹饰里,居然印着一坨手指印。在陶胚上摁下那手印的先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洞察到或环形或弓形或螺旋形的指纹标记,都是每个人所独有的肉体徽标?他们早就获知指纹是世间最郑重、最无可仿冒的,也是最权威的印痕?早就获悉指纹鉴定的神秘法术?就像他们心领神会于造物主秘密设计出的这一个个手指肚上的玄机?
野猫
轻松跃上一截砖墙墙头的野猫,腰身柔软至极,身姿酷似一只微型的豹子,猫爪交替之时呈现出恍若脱去形骸的轻盈之美。它行走时不发出丝毫声响,让人疑心它爪子下的六瓣梅花肉垫完全是踩踏在空气里。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波提切利画笔下妩媚的维纳斯、春神,还有被弗洛伊德深深恋慕的庞贝古城希腊美人格拉狄瓦,她们的足踝款款履过地面、水面时灵动出来的优雅,何其相似乃尔。
(那么,在现代都市时尚Τ台,时装模特儿迈出的猫步就变得等而下之了。尽管她们张着眼影深重的眉眼,表情却是异常冷漠、空洞,效仿着灵猫,将高跟鞋充分突出的足弓左右轮番踩踏在两脚间中线的位置,就像蛇盘绕在一根柱子,像行书条幅上游走摇曳的线条笔画绕着一以贯之的那条隐秘的中轴线。她们有时候则是把行进的左脚在中线上偏右一点,右脚偏左一点,仿冒柔柳的风姿,以此谱出步幅变化的韵律。可惜由于步履收放的做作和煞有介事,猫步原有的优雅感开始明显地被一种无以言说的滑稽感所僭夺。)
轻盈的步态如此这般,几乎消除了对着力点的依赖。如果再重一些,就会迟重得像一头巨象柱础般的大足;若是再轻一些,几乎形同毳毛在浮尘中的飘举。
如果仅仅是看到了野猫行走的轻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看到夜幕里的猫,在夜色的障掩下失去身子的时候,唯独剩下两粒荧光灼灼的幽亮,对称性地游移或者呆在广漠的漆黑里怔怔不动。那时候野猫荧光流动的轻盈,透出的则是一股诡秘的气息,还有兽的阴森野气。
这种情况下的猫眼,可能是流离银河系的两粒星星,也可能是某种我们还来不及觉察到的神力,以魔法的神速,把霹雳闪电的弧光,迅疾移入了野猫的玻璃晶体。
木匠
墨斗。刨花。木纹。松香。木板的剖面和棱角。正在熬煮的松胶。夹着扁形铅笔的耳梢。锯子的牙齿粘着木材年轮的气味——干旱,连绵阴雨,酷暑,冷霜,雪的飞旋。木材的年轮,还是另一种细纹唱片,只是绝对没有浑圆的音轨。想想看,在孤绝的山野,它只能孤绝地挣扎,默默经受雷电风雨,承受毒日头的炙烤,伸展枝桠,慢慢地把自己从地下拔往日轮月轮交替值守的穹空。
压在仓房木料最底部的一截木桩,已经很长很长时间俯就在不被注目的底部。直到有一天木匠用完了压在它身上的那些木料,它才完全显形于尘埃浮动的角落。可有什么用呢,它依旧是一截根本不就绳墨的废物,既充当不了承重的梁木,更不可能成为体面的圆柱,连用作砧板的概率都没有。
难道只能让它释放出火苗,留下最后的木灰?燃气电灶时代,木匠家已用不着去缅怀木头燃放的火焰光热。
如何处置呢?木匠问着自己,可他分明听到了一声悄悄的应答:“请保持我现在完整的模样。”
木匠以他明慧的仁慈,答应了这截废弃之木的请求。他让刨子、錾子、锯条彻底下岗,把这截木头搁在他院落的花荫下,作为乘凉时的坐凳。温暖的木始终传递给他的臀部一种最妥帖的舒适感,还有它恒定如一的安静。
偶尔,他会用手指触摸一下它身上鼓突的疖子,隐然有所心动,有所念怀。
以木心诗句赞曰:那老梨树,嫩叶朝着天空闪光……
路遇
我正用卷起来的舌头抵在上腭,用它在口腔里摩擦出的声音模仿喜鹊的叫声。我用声音佯装成的喜鹊同类,试图以假乱真地逗逗它,讨讨它的好。如果它能对我的声音及时给出几声回应,那会让我一整天陶醉在这吉利的兆头里。
一只落在干硬而繁密的杨树梢头引颈翘尾,另一只则站在隶属公安单位的一幢建筑物顶端。它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招呼着,叫声和叫声之间有十来秒的间隔。兴许是我的模拟之声让它们有了一丝迷离恍惚:是离群的一只雏鹊在呼求吗?它们确定不了,就再次发出声音,好像是试探,又好像是求证。就这么着,我这个无毛两足的家伙,站在行道树的一旁,和非我族类的羽族之间,有了若干次的一答一应。
好鸟啊,好像能懂人的心情。
(在上上个羊年——农历辛未年元宵节后的一个礼拜日,诗人昌耀在《圣咏》一诗里吟诵道:穹苍。看不到的深处/喜鹊的啼语像是钟表技师拧紧时钟涩滞的发条。/这么好听的暗示总会无一遗漏被人悄藏心底。)
本来我们彼此之间的酬应次数还可能增加好多次,可是在柏油路上来来去去驰过的汽车弄出的声音,把我们之间正在通联的声音给盖过去了,或者说因为声音和声音的相互混淆、相互吞噬,我已经忽然像耳背的老人一样无法分辨出喜鹊颤动在空气里的鸣叫了,完全是坦克般地碾压住了喳喳之音,暴虐、蛮横、任性,同时又习以为常,安之若素。
就在这个让我拂意得快要吠叫的时刻,一个六十开外的男人迎面向我走过来,也可以说我正朝着他来的方向走去。我们在林间甬道相向错身而过的那个瞬间,我瞥见了他的模样—— 一顶蓝色的休闲帽就像他脑颅的组件一样,不紧不松地罩在他的头顶,伸出的帽檐和帽檐投下的一块隐微的阴影,让他的眼睛好像是藏起来似的,那双明澈的眼睛遮在帽檐下,如同午后垂下遮篷的一处落地窗。他紫赯色的脸庞是最醒目的部位,它明亮、饱满,就像红脸包公或者是红脸门神。这样的红脸膛是吹手的脸膛,是乡间酒酣耳热的醉酒者的脸膛,看得出他是那种常年在露天里干活的人,只有长期被紫外线灼烤的裸露脸膛,才会有这样的成色。可这一切,包括他帽檐下黑白相间的那些硬头发,还没有完全感染到我。我是被他的眼睛里独自喜乐的一种表情感染得忽然有了莫名的喜感。
他为什么事而独自喜乐?这是我永远也不可得知的秘密。但这有什么打紧呢。我已经从他的眼睛里发出的那种温暖、明亮的光亮里,接收到了一种生之妙趣。我甚至从他的着装、骨相暗自揣测出他不过是一介平民,文化程度顶多也就是高中。他生活里所有的快乐,不是来自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这些宗教圣人的开示和指点,对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教义,独自喜乐的他更可能毫无所知,可他朴素的天性和直觉,让他就能一准摸到那种有温度、有光亮的物质。
许多时候,他就能无师自通地找到蜜源,自己酿蜜。
“油葫芦!”我脑际忽然蹦出来的这么个叫法,好像是一种赞叹,一种吟哦,一种直击物性、心性本质的即兴反应。
憨态可掬的“油葫芦”,是遍在的另一种圣人,另一种诗人。他们即便躺在棺木的最后一刻,也未必知晓自己身上也有神性。他们就是一些浑然不觉的喜乐大师。
他们其实时时处处都会碰上一桩接一桩的难心事儿,事事都得求人,可你看不到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听闻不到他们的愁眉和叹息。只要在最绝望、最受伤的时刻能见到一丝人世的好,他们就像是得到了人生的一大笔报偿似的,兴奋得脸膛红润起来,独自喜乐起来。随后,“油葫芦”们则会把自己的那么一点喜气,发酵了似的,像香、像酒,散溢到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