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2017-01-10李兰杰田红宁张语轩
李兰杰 田红宁 张语轩
摘 要 思维的差异影响语言的表达,因此翻译不仅要关注语言转换,还要关注思维的转换。从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影响角度出发,探索引导学生按照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将原语信息重新解读表述实现语言和思维同时转换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思维差异 翻译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思维主宰人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与另一种思维进行转换的过程。语言差异的根本在于思维的差异。不少学者已经关注英汉思维的差异,如刘宓庆(1993),张海涛(1999),连淑能(2002)等,但他们重点关注思维差异,较少涉及翻译教学。还有学者如陈宏微(1998),陈定安(1998),冯庆华(2002)等在专著中讲解句子翻译,主要是介绍讲解翻译技巧而未深入探讨思维差异等层次的原因。本文试图从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影响角度,通过例句分析,指出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将原语信息重新解读表述,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时转换,从而达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教学目的。
1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1.1英民族多抽象思维,汉民族多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视抽象思维能力,大量使用内容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表达具体的事物,而汉民族则习惯运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不太重视抽象思维,这种思维差异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即在英汉翻译时,很难直接找到对应的汉语抽象词汇来表达英语的抽象概念。可以采用以下手段表达英语的抽象词义: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用范畴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用具体的词汇阐述抽象的词义、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This company has been in operation for many years.这家公司已经经营好多年。在这个例子中,operation这个名词是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表达的抽象含义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名词,所以处理方法是用动词取代。例如:He talked about greatness and excellence.他谈论了伟大和杰出的涵义。汉语中没有greatness和 excellence意义完全对等的名词,这时可以使用范畴词“涵义”将其抽象名词的概念具体化。
1.2英民族多直观思维,汉民族多发散思维
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多开门见山,经常在句首陈述重要信息,然后再把时间、地点、原因等各种辅助信息补入,而汉民族则是发散思维,阐述时习惯按逻辑、时间、因果排列,从侧面、外围环境说起,最后说出话语的重要信息。“它没有西方句子的中心动词,而是随着事理的进程,句法中的视点也随之流动开去”。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重心在前,头短尾长;汉语多把重心放在句尾,头长尾短。在翻译时,必须根据英汉思维表达习惯调整句序。例如:当他知道明天可以去动物园,他就十分兴奋。He was very excited when he knew he could go to the zoo tomorrow.如果把英译过来的句子还按照汉语的句序译为“When he knew he could go to the zoo tomorrow, he was very excited.” 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显得不地道。
1.3英民族主客体界限分明,汉民族主客体相互混融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因为他们重视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而汉民族则强调主体性思维方式,往往以“人”为中心,强调主观感受,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汉民族主体、客体意识相混融。在语言上表现为:英文多以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主动与被动始终径渭分明并常用被动语态;汉语常以指人的名词做主语,句子的语态成隐含式,形成大量的无主句,句子多用主动语态。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要注意主语宾语的相互转换,以此符合目的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比如汉语说“书看完了。”因为汉语是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要么根据上下文补充主语,翻译成主动句。要么就同样不需要施动者翻译成“The book has been finished reading.”同样英译汉时有时也需要进行转换。如: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n.托马斯·杰佛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句话是无生命的“American education”做主语,翻译成汉语则转换成有生命的人做主语,这样才更符合汉民族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1.4英民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重辨证思维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英民族都非常重视形式逻辑,表现在语言上即英语注重形合,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相比而言,汉民族则更重视辨证思维,不那么重视形式逻辑,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注重意合,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剧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就句型结构而言,英语句子更像一颗参天大树,树形扩展,多枝共干,而汉语句子则像一根竹子,线性扩展,连续铺排,逐步交代,层层铺开。
在英汉互译时,如果忽视了这种不同思维方式造成的句型差异,很可能汉译英的句子七零八散、支离破碎,而英译汉的句子冗长繁杂、佶屈聱牙。在英译汉时,需要先分析句子结构、形式,然后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对连接词进行词类转换或者省略处理,将长句划分成短句;汉译英时,则先要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然后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注意结构完整,脉络清晰,逻辑严密,运用语言形式手段衔接句子语篇。比如: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motion at a constant speed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force.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就连续作匀速直线运动。原句中的连接词和介词将英语句子连接的非常严谨,而翻译成汉语时,根据汉语句型特点,这些词或省略或转化成动词,将英语一个长句拆成两个短句,并根据句子的意思调整句序,显得简洁明晰。
例如:Close your hearts to pity! Act brutally! ...Be steeled against all signs of compassion! Whoever pondered over this world order knows its meaning lies in the success of the best by means of force...
心要狠!手要辣!……要心如铁石,不要有怜悯!谁要是仔细想过这个世界的道理的话,谁就懂得它的意义就在于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原文共四句话,三个祈使句加一个陈述句。前两个祈使句,被译成了两个结构相同、字数一样的祈使句,形成排比,干净而有力。第三个祈使句,译者将其拆译成两个小句,“要”怎么怎么,“不要”怎么怎么,形成强烈的对比,语气不容置疑。本来“优胜劣败”已经能够表达“the success of the best by means of force”的主要意思,译者又加上了个“弱肉强食”,不仅促进了句子节奏的和谐,更加突出和强调了说话人的观点。
2消除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既然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有如此大的影响,在翻译教学中如何消除其影响呢?
(1)培养学生的英汉思维差异意识。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要进行翻译,就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特点和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按照目标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进行有效转换。在翻译教学中,应向学生专门讲解英汉语言差异,从字、词、句等各个层面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其深层次的英汉思维差异。这样学生在翻译中才能有意识地进行必要的结构转换,更准确、地道地表达原文信息。
(2)加强翻译实践练习。学生掌握了英汉思维的差异后,还需要进行翻译实践练习,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学生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练习中体味两种思维的不同,对比不同的译文,总结并内化翻译技巧,以达到真正提高翻译技能的目的;也只有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学生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对两种语言进行自由、灵活地转换,使译文准确、自然、优雅。
(3)加强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是思想、文化的展现方式。只有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掌握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用语规则,才能对英语思维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用在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中。
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了一个翻译原则是动态对等,意思是如果译文的读者对译文做出的反应,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做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就可以认为翻译是成功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译文读者的心理反应,尊重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模式,而不能将原文读者的思维模式强行加压给译文读者。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译者充分把握原语民族与目的语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并在翻译中有意识地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译出地道流畅的译文。思维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译者不仅要注意加强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语义系统等方面的深造,还要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翻译过程中思维差异的干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参考文献
[1]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学刊,2002(2):40.
[3] 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4] 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21.
[5]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刘祝明.中西不同思维方式与汉英互译[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