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来自丰富的实践活动
2017-01-10吴博
吴博
摘 要 计量单位“千克和克”,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较常见,并不陌生,但学生借助生活所认识的千克、克停留在表面层次,“千克、克”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一个物体有多长可以用尺子量,能用眼睛直观地观察到,所以在课堂上必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直观感知。
关键词 时间活动 情境创设 建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创设情境,借助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轻重
(1)活动一:背。
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活动二:猜。
呈现食盐(500g2袋)、数学书、文具盒、一支笔。
师:哪个物体比较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师:哪个物体比较重?
生:食盐。
师:重多少?
生:2斤、1克、1千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对轻和重的认识,同时还得知学生知道了一些质量单位,也许对这些质量单位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活动三:称一称。
师:刚刚我们通过“背一背”、“掂一掂”、“猜一猜”的游戏大体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展示课题)
生:用秤来称。
师:你知道哪些秤?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出示图片)
台秤、电子秤、体重秤、天平、弹簧秤……(学生介绍简单使用)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有kg计量单位。
师:这就是我们认识的一位新朋友kg(千克)
再看看谁猜对了2袋食盐的重量,我们一起来验证。
学生观察台秤:刚好是1千克
设计意图:体重秤很多家庭都有,台秤和电子秤也比较熟悉,在超市见得比较多,天平学生不是很熟悉,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信息,学生很有信心;在观察台秤后,认识到了千克及英文写法,通过验证环节,让学生确认了1千克的质量。
2确认感知,建立标准质量概念
(1)活动四:看一看。
师: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除了用秤称外还可以怎样知道?
生:观察包装袋。
师:观察食盐的包装袋,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袋盐重500g,(认识新单位:g(克))
师:那两袋盐呢?
生:上台计算:两袋盐:500g+500g=1000g
师:还记得我们刚刚用台秤秤的重量吗?是多少?
生:两袋食盐重1kg。
师: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000g=1kg。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了解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1千克”概念时选择标准材料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很有必要。笔者调查了市场上卖的袋装食盐有不同种类的,其中有一种是每袋500克,这给我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因为两袋食盐正好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为这个等量关系的引入也提供了帮助。通过观察食盐的包装袋上的信息和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1千克=1000克。
(2)活动五:掂一掂(感知1千克)。
请同学上来掂一掂:两袋食盐;一袋牛奶是250g,4袋牛奶是1千克。
找一找生活中的1千克的物品,并验证。
(3)活动六:学生亲自体验,使用天平(感知1克)。
师:刚刚感知一袋盐是500g,那1g有多重呢?用什么称好?
生:天平。
(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测量5个2分的硬币的重量为5g,推测出1个2分的硬币的重量为1g,(每组发1个2分硬币,学生掂一掂,感受1g有多重)。
小组活动,要求:四人一小组,先估一估,再称一称,掂一掂,请每位同学先测一下,教师给每组准备的小方块,再完成你准备的物体的测量,测量完后完成统计表,并汇报。
设计意图:经历了猜想、感受、判断、验证的环节,反复体验1千克和1克的重量,1克的感知经验学生比较薄弱,但是通过在活动中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会加强,逐步形成直观经验,建立质量的概念及感受。
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共参与了六次实践体验,这六次实践体验,具有多元化、层次化、互补性和深度性,这些丰富的实践体验,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是学生由直观感受到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成为学生进行感知、猜想、验证、发现、表达的有效依托,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张力和广度上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学生愉悦的课堂活动中,“千克和克”已经渗入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 (意)蒙台梭利.发现孩子[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3] 方明.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4] 中国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David H Jonassen,Kyle L.Peck,Brent G.Wilson.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1998.
[6] Connelly F M,Clandinin J D.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s,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