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对策

2017-01-10刘宏婧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农村

刘宏婧

◆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几年,在科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我国物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物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基本产业形式,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区域经济环境中商业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就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 新农村 商业物流

引言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率与质量,同时也潜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发展实力。目前,我国城镇商业物流发展较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在物流发展层面则总体增速较缓,这种增速缓慢既表现在农村商业物流点覆盖的不全面,农村商业物流收费虚高,也表现在缺乏一套长远有效的乡村物流规划机制以综合应对当下农村商业运输的需求。特别是在提倡区域经济的当下,物流建设的不充分和不全面也将直接影响到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结构与层次。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下的新农村商业物流建设进行分析,探讨现阶段乡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面对的困境,基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现实,制定商业物流发展对策。

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概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区域分割问题,制约着我国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出现这种区域分割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整体的经济建设围绕城市为中心开展,而农村为支援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身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近年来,为了改变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我国政府加大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特别是为了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我国开始重视城乡经济环境的建设,在这种发展环境下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尤为重要。首先商业物流发展是农村连接城市的桥梁,而农村经济是商业物流发展的基础部分。其次商业物流的发展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它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起点和重点,带动农业经济繁荣发展。综合来说,区域经济环境中的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与延伸既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突破现阶段发展瓶颈、协调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商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意识低且相关产业发展较慢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商业物流发展比较滞后,主要是因为农村在经济发展中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农民经济意识比较低,而且农民参与商业物流发展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其经济发展形式落后。同时,农业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农业资金投入缺乏,各级政府缺乏鼓励农村人才引进的具体措施,这也导致在农民商业物流意识培育、建立经济信息体系、保障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上个体差异较大。另外农村商业物流发展中物流附属产业发展也伴随农村商业物流发展表现迟滞,如菜市场相关设备设施建设缓慢、交通运输业发展停滞等现象都限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二)农村商业物流规模小且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商品零售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均落后于城镇,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商业物流主要依靠城乡之间的短途运输构成。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物流的覆盖更无从提及,一般由商户自己与物流的城乡中转站建立连接,在加重商户的运营成本的同时,在物流效率上也很难满足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需求。在农村地区,人力配置、物流点等物流体系还没有建立,系统性配送尚未形成,综合来说农村商业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三)农村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较差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物流基础设备设施建设落后,比如农村商业物流的冷藏技术、交通运输条件等都比较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中均存在物流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物流运输设备和交通条件的投入力度比较小,从而导致农贸市场各种设备、设施条件比较差,存储、冷藏技术差,很难做到农产品短期冷链保鲜,进而导致大量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发霉等,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另外,农贸产品发展与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无法对接,导致农产品生产上下游之间的产品资源没有与销售环节形成健全的物流体系,这样严重影响农产品转移环节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商业物流体系的构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商业物流设施的完善,注重城乡交通网络的发展,加强城乡商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为城乡物资双向流通下的物流新模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区域间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滞后

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特别是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和技术的高度发展必将淘汰传统经济环节中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摆脱孤立发展模式。然而在现实发展环境中,农村商业物流模式发展还存在以传统发展模式进行管理的问题,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设备运用等方面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导致物资运输速度较慢,资源成本较高,这些都给农村商业物流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了阻碍。

区域经济环境下我国新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措施

(一)政府要大力支持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环境下,政府必须要发挥其财政支持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有农业专项资金、物流专项资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各地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并且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城市超市之间建立双向的物流运输联系。同时,政府可以采用资金激励的方式鼓励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譬如个人在农村开设分销代理点,政府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通过这种方式加快农村商业物流网络建设,同时丰富传统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区域经济服务范围。另外,要积极发挥政府制度供给的作用,利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供给引导城市企业以连锁的形式在农村中发展,同时也要引导供销社积极与城市各种企业合作,促进城乡联合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条便捷之路。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种公关媒体来宣传农村商业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且给予已经建立的农村商业物流系统一定的舆论支持,政府在舆论引导和信息宣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可利用数字媒体、纸媒等覆盖范围广泛的宣传形式引导人们的舆论导向,扩大农村商业物流的影响力,发挥品牌效应,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沟通,为乡村物流点的架设提供支持。

(二)积极提高农村商业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完善的物流体系对农业经济增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转条件,保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对接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管理,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的经济发展形势也比较好,逐渐出现农产品外销的发展态势,产品在外销的过程中对产品的资源整合要求比较高,这个时候必须注重农产品资源配置工作的应用,并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农产品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农村商业物流建设,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而对物流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建立物流科技园,积极研发先进物流运行模式,同时注重设计最短物流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其次要注重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物流管理方式,提高物流管理水平。而且物流信息化是物流技术创新的核心,基于现代技术,更好地配置农村商业物流资源,在物流发展的公平性、均衡性上做文章,力图用有限的资源覆盖更广的区域范围。

(三)完善物流体系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要特别注重其物流形式的发展,因为物流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一般将产品从产地运到客户所在地,并进行配送,这中间的环节对物流服务要求很高,如果物流体系不健全,那么势必会影响企业产品的送达,影响农产品销售,进而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物流体系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新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中必须构建健全的物流体系,并建立布局合理的物流空间体系,将物流体系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另外,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实现一体化发展,以便实现经济发展中的无缝链接,将城乡双向运输中各个孤立的物流相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社会效益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密切联结各个物流主体,合理布局产品结构,促进新农村商业物流的一体化发展。此外,还要构建农村的综合交通体系,有效解决农村商业物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交通问题,创新运输方式,提高新农村商业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速度,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四)构建现代化的农村商业物流模式

现阶段多数农村商业物流属于单向物流,资源利用程度有限,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双向商业物流模式,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新的物流运作体系,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农产品的物流流通。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建设上首先可以依靠网络,建立网上综合的物流需求平台。在农村散户有物流运输需求时,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建立物流运输的联系。其次物流公司可以和农村的一部分独立的运输户建立联系,通过这些已经在农村形成的物流运输脉络,事半功倍地率先完成农村商业物流服务范围的覆盖。再次,可以以政府为主导、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在一些边远地区铺设物流点,既减轻物流系统配置中的中央资源所占比重,也能够更加因地制宜的构建符合农村发展现状的物流网络。最后还可以通过与已经建立了一定农村商业物流的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委办的方式利用已经形成的物流系统进行商业运送,避免物流资源建设的重复和浪费。

结论

综上,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我国传统的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环境下必须改变传统的农村商业物流形式,建立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农村商业物流形式,扩大物流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商业物流的技术含量,并且立足于乡村经济的基本环境,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商品基本运输需求的物流网络,以推动我国农村、城镇物流共同发展,基于物流发展,达到城乡共同繁荣的经济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物流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2009(3)

2.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冯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郑国诜.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5.赵莉.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6.齐卫军.基于新型城镇化视野的西北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8)

猜你喜欢

新农村
治国之道在于法 明法之道在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