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

2017-01-10宋圣学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问题

宋圣学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行业竞争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表现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都还难以令人满意。借助SCP理论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表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与发展还存在地位与作用未得到充分认可、商贸流通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商贸流通行业集中度低、城乡统筹商贸流通组织水平落后等问题。应该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为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提供保障、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完善商贸流通业市场结构、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战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强政策与资源的协调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国际竞争力 问题 对策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仅促使我国形成统一的流通市场,而且会刺激消费,从而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对激发国内企业走出去并在更大市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较低,无论是资源配置效率还是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都无法与跨国商贸流通企业相竞争,也无法在我国经济增长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冷思平,2016)。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概况

(一)从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看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内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商贸流通业巨头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国外商贸流通企业凭借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挤压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国内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国内一些商贸流通企业从竞争对手身上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手段,逐步成长为市场的领导者。但对于更多的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国际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制约着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2015年全国500强企业中属于零售行业的企业只有9家,并且排名比较靠后,相对于2012年的13家、2008年的16家,则呈现逐步下滑趋势(周梁,2016)。在此情况下,一些国内商贸流通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国美、苏宁、百联集团等企业也在国外市场获得较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但与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商贸流通企业巨头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二)从商贸流通业国际化看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商贸流通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国际竞争压力面前,以国美、苏宁等行业巨头为代表,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加快了对外发展步伐。201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180.2亿美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8.6亿美元,住宿餐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为6.4亿美元。从投资规模来看,在我国庞大的对外投资中,来自于商贸流通业的投资较少,仅占到我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的1%左右。从投资方式来看,批发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以并购为主,而物流业以建立海外仓储为主,住宿餐饮业则以合作为主。从经营方式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向了批发和零售业,在物流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投资规模不大。从投资效果来看,与海尔等制造企业以及中石油等能源行业不同,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海外投资还没有实现明显的影响,在当地商贸流通业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影响力不强。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SCP分析

SCP概念。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创立的产业组织理论,其主要是按照组织结构、组织行业、组织绩效三个角度对产业进行分析,突出了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决定着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也就是说,市场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影响着企业的经济绩效,从这个角度来看,改善绩效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产业政策推动其市场结构的调整(周凌云等,2013)。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SCP分析。从SCP理论看来,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行业壁垒低,商贸流通业在业态结构、网点布局等方面也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一些地方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更是影响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绩效提升。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结构特点决定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虽然商贸流通业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但由于各地方政府在招商政绩的影响下优待外商,导致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在业态调整、市场布局方面无序多于有序,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多于外资企业,但各个业态的发展与增长水平都低于外资企业,规模效应不明显的问题突出。在此情况下,很难形成在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影响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无法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监管的不到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竞争表现出低水平竞争、无序竞争的明显特点。大多数的商贸流通企业将价格竞争作为主要手段,缺乏差异化竞争的理念与手段。价格竞争又进一步压缩了商贸流通企业的盈利空间,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反过来又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在行业发展表现不佳的同时,我国商贸流通业还面临着电子商务的冲击。可想而知,商贸流通企业如果不加快创新,引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加之在事实上依然存在的外资商贸流通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劣势更加明显,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钻石模型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也被称为波特菱形理论钻石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绝对有利的适合发展某种产业或生产某个产品的条件,如果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交换产品,就可以确保资源、人力和资本的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孙敬水等,2013)。借助钻石模型可以看到,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要素、需求、战略与竞争、相关产业市场等,还有政府的支持与市场的机遇同样重要,这六个方面的因素正好形成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面临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同时要应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压力,两个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得越好,越能提升其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样地,在国际市场上学到的竞争手段和得以提高的竞争力,也可以反哺国内市场优势。在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今天,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为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政策扶持。

商贸流通企业也要努力提升本土与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在关系到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六个因素中,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政府的支持政策尤其重要。其中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企业是否有创新的理念,体现在引入和运用国际先进商贸流通技术上和新型业态的开发上,而后者则主要是要改变当前对外资高看一眼的看法,为商贸流通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其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奠定基础。二是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行业价值链的提升息息相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商贸流通业要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发展趋势,而比我国商贸流通业更早一步打入国际市场,获得相当国际竞争力的是我国的产品。不仅要把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为提升我国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中国产品海外分销一体化体系,将我国的产品更加快速、简捷地销往全球。也要借助我国产品的强大竞争力以及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发展。应通过借助我国产品国际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优势,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在海外的拓展。三是要在与跨国企业巨头的竞争中,提高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竞争优势打造国际竞争力。比如,利用我国在产品加工生产、原材料采购、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与跨国企业竞争,通过溢出效应提升我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商贸流通业的地位与作用未得到充分认可

在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重工业、轻商业,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政府在引导、鼓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相关政策中,也往往是以“中国制造”为主,很少会出现针对商贸流通业的相关政策。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不同阶段的国情有关。在改革开放之前,工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外汇的对外贸易才是国家看重的,商贸流通地位则比较尴尬(朱瑞庭等,2014)。正因为如此,商贸流通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虽然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过去30多年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只是大而不强,竞争力远没有跨国商贸流通企业强。只是在近几年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受到拉动内需的需要,商贸流通才逐步获得更多的认可,但依然要落后于亟待转型升级的其它产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资源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对于发达国家较完善的商贸流通业,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流通效率明显偏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我国的商业资金周转速度过慢,剔除电子商务,我国传统的流通业其流动资金周转率只有2.5次/年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20次/年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占到GDP的比重近18%,而在美国仅有9%,从广州发货到北京的物流成本甚至比从美国纽约到北京还要高。不仅如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业的行业利润率偏低,前500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1%左右,仅为沃尔玛的1/3(樊蓉,2015)。资金周转速度慢、流通成本高以及利润率低,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无法快速积累发展所需的资金实力,在面向国际商贸流通企业巨头的竞争时,显得力不从心,不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壮大。

(三)商贸流通行业集中度低

与沃尔玛超过5000亿美元的营业额相比,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太少。2015年我国营业额排名第一的苏宁,只有1357亿元的营业额,与沃尔玛相差较大。国内排名前100名的商贸流通企业营业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也仅有18%,较低的行业集中度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散、弱、小的行业特征,造成商业地产、商业网点的重复低水平建设问题十分普遍 ,商业资源浪费十分突出。加之缺乏相应的行业规划和政府调控措施以及管理水平的落后,一些地方出现了“有市无场、有场无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商贸流通业的无序竞争,不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竞争。这意味着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在面临国际竞争时,无法发挥规模优势,更无法集中资源应对竞争,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四)城乡统筹商贸流通组织水平落后

一方面,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城乡分割现象依然严重。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其它城市的中心区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传统商贸流通形式,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发展顺利,特别是物流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并开始出现第四方物流。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还是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且呈现独立于城市商贸流通网络之外的情形。城乡之间商贸流通体系的分割,使得“工业品难下乡、农产品难进城”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朱瑞庭等,2014)。另一方面,商贸流通组织形式落后。在现代商贸流通理念、现代物流方式、技术设备等的应用上,我国的商贸流通组织都全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制约着商贸流通组织效率的提升,也限制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为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提供保障

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需要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去。但从目前来看,在商贸流通业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上,还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和保障体系,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国门不易。一方面,要转变理念,认识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营效率、实现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上的重要作用,将商贸流通业的国际化提高到与“中国制造”同样的高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在WTO框架下,为我国商贸流通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要制定优惠支持力度更大的宏观政策,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点是通过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宏观调控工具,为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是通过法律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改变当前依然存在的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给予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公平的市场机会。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让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支持。要加强与国际法律合作,让在国际化战略中遭遇法律问题的商贸流通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律武器作后盾。通过这些举措,使我国商贸流通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完善商贸流通业市场结构

我国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无序问题突出,各地方政府无视本地商贸流通经济发展实际,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上往往喜欢贪大求全,盲目上马项目,造成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商贸流通市场结构的改善。因此,要更加注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其市场结构。一方面,科学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商贸流通作为连接消费端与生产端的中间环节,对资源的应用以及对空间的要求都比较高,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商贸流通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制定商贸流通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规划。要通过科学规划,引导行业资源投向能够长期发挥效应的领域,同时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上投入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影响着企业的经济绩效。可以说,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结构,正是商贸流通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通过完善其市场结构,不断增加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行业规模,使其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要鼓励行业的兼并重组,不断培育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并以此为引导,推动我国商贸流通海外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市场地位的提升,最终强化其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战略

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国际化竞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加大,商贸流通业也不可避免地加大对外投资。必须建立更加可行的行业投资风险防控机制,无论是资产还是人员安全,都应该得到有效保护。由于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来自政治领域的、经济领域的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法律法规不同,都有可能引起商贸流通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通过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有助于维护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国际投资中的权力与安全。与此同时,要借鉴商贸流通业跨国企业巨头的做法,加快行业内部的信用保险制度,将商贸流通业对外投资防控落到实处(石玉宝等,2014)。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商贸流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在有保障的环境中成长壮大,学会用国际化理念与手段参与国际竞争,进而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与此同时,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中企业向国内市场的反哺,提高我国商贸流通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四)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强政策与资源的协调

商业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着重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上下功夫。一方面,简化商贸流通业的政策执行手续,更好地服务商贸流通企业。应组建相应的专门机关,围绕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统一规划协调,保证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针对我国当前国内商贸流通市场存在的城乡分割问题,应着重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建设投入,以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通过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不断拓展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广度与深度,使其成为商业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另一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为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活力。人力资源支撑不足是阻碍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的统筹,建立层次更丰富、结构更多元的商贸流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以摆脱商贸流通业一直以来依靠劳动密集投入以及价格竞争为主要市场竞争手段的做法,不仅更加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冷思平.大众创业政策下的商贸流通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2.周梁.政府干预对我国本土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3.周凌云,顾为东,张萍.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流通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3(9)

4.孙敬水,姚志.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5.朱瑞庭,尹卫华.我国零售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撑体系[J].中国流通经济,2014(12)

6.樊蓉.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品牌建设特征及提升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30)

7.朱瑞庭,尹卫华.全球价值链视阈下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及政策支撑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9)

8.石玉宝,李林.基于国外经验转变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14(2)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问题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