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研究
2017-01-10袁建民
袁建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领会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历史方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作出全新研判,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反映出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明了影响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第一,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揭示出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民需要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提升的基本趋势。人民的需求状况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不仅层次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对需求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揭示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问题,质量和效益、创新能力、实体经济、生态环境、民生等方面存在的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辩证统一,要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发生相应的转变,我们党及时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是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展现出我们党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不变,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大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局部质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能出现大量过剩。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是构成主要矛盾的一方。
二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主要矛盾转化提出新要求。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形成了人数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已从数量满足型转向追求质量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已从物质文化生活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各领域。
三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上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所导致的城乡、区域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显出来,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为我们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正是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的理论指南,才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更清楚、更真切、更明白,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这是我们能够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变化做出新的理论概括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掌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战略主动权的思想“主心骨”。
三、社会基本矛盾转化判断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这一判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我们深化认识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科學方法论。从这一重大判断中,我们获得的重要启示是: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首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把实现人民幸福安康作为始终不忘“初心”和始终牢记的“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过程;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始终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把影响或制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把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特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是新时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决定我们实际工作重点和着力点的基本依据。
再次,要在实践中牢牢抓住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问题这一“牛鼻子”。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带动解决全盘矛盾的前提。可以说,牢牢抓住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抓住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战役的“牛鼻子”。当前,我们要打好扶贫脱贫、改善环境、提高创新能力的攻坚战,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要谨防几个误区
第一,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共建才能共享,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和被满足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供给。人民既是提出美好生活需求的主体,也是参与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美好生活需求的客体,在自己日益增长的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互惠互利,而不是单向索取。不能为他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建设性工作的人,最终也无法享受自己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第二,国家在努力实现生产力均衡发展,驱动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责无旁贷,但绝不能迎合低级趣味,应断然拒绝“炫耀性”攀比消费的需要,必须谨防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奢侈浪费行为的出现。国家顺应人民的消费理念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一回事,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有需求”是另一回事。有些低俗的需求不仅不能满足,更应该禁止。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才是更值得赞扬的美好生活需求,因为思想的“贫庸”,往往容易导致虚荣贪婪,甚至贪污受贿。
第三,人民对于民主、自由、法治、环境等方面的美好需求,必须服从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个国情。人民对于民主、自由、法治等方面的需求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遵循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而不是大谈西式民主、宪政民主、表达自由、链接自由、完全市场化、私有化、党大还是法大、公民伦理、普世价值等虚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