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叙事身后的目光变迁
2017-01-10熊佳忆
熊佳忆
摘要: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艺术史已经发展为比较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在其中,历史、经济、政治、科技的力量则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前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未来科技水平的提升,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过从长远的设计发展史上来看,两者的关系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促进,很多情况下它们也会相互制约。它们互为一体,无法分离,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牵制着彼此。由此可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艺术设计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困难。本文第一部分讲述:“真实”的变迁。第二部分讲述:“目光如戏”十九世纪目光下的艺术世界如以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学院派对印象派的批判等。第三部分讲述:问题的延伸至我们“昨日”目光中的戏剧感,即现当代中国艺术中的视觉文化变迁。
关键词:艺术史演变制约延伸
正文
一.艺术史的不断变化对人类史诗的影响
艺术史中,各种风格都成为历史上的一座座艺术圣殿,也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丰碑,而在这其中新古典主义艺术更是清晰的表达了一个时代转折时期的在艺术上的影响,艺术史,也可以说是在西方艺术史之下的观看方式同样也限制着我们对于认知整个世界的艺术史的逻辑。
古希腊时,拥有对于人的身体借诸神的题材进行着人类早期的艺术表达的诉求。尽管希腊艺术,作为当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色彩斑斕的雕塑和壁画如今已是一片雪白,然而早期建设的艺术却大大不同于我国人民早期对艺术的表达方式,所作的雕塑表现的是被神化的,精确理性计算处理之后的人类完美肉身。这大概是早期古希腊人对于人希望能达到的美好向往,却也在其神话中显现了人的各种欲望及特性。是的,古希腊艺术题材中的神话人物,尽管肉身完美,但却在其精神中透露着人本性的贪婪及欲望,无论宙斯、赫拉,又或是维纳斯、雅典娜,这些神话中的人欲传说,也成为我们今天不少艺术类公众号解读吸粉的方式。当然我们也难免在这种娱乐化的解读中,渐渐迷失了古希腊艺术中的真正内核与精神。在还专注于歌颂肉体美阶段的古希腊,人类心中夹杂着面对世界认知经验不全面,而又需要古希腊神话中那些人性充分的神来作为其最基础的寄托对象,从而寻求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和救赎。艺术的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将人,按《人类简史》中对我们称呼的寻求神慰藉的智人这一群体,以一种信仰和宗教的形式稳定了下来,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逐渐开始对依附于宗教的世界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关注人类的现实,开始脱离歌颂神,开始不再通过艺术称赞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及其奉养群体的宗教与贵族们,开始对底层和真实进行不再美化的描绘。
是的,艺术在不断变化,而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在技术上消解了西方艺术史这种形式在作为传播媒介层面的功能,能够描绘真实已不再是艺术史需要强调研究的问题,伴随着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目的,艺术史下的艺术家们探寻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总之他们开始脱离于追求与摄影靠近的表达方式。直至达达、波普、极简,再到今天的英雄消解的时代。从艺术的终结到艺术史的终结,伴随着西方艺术史观念笼罩下的世界,在人类飞速发展的今天,冲破后的现状成为了一种多元化的平庸。
二、艺术史中的典型案例阐述
雅克一路易斯·大卫在内的多位艺术家带来了艺术和政治的双重变革,他认为在18世纪这样一个社会和历史都在经历大变革的时期,艺术应该为政治服务,大卫否定了贵族化的洛可可艺术所带有的轻浮和不道德。他的绘画《何拉提之誓》采用了一种严谨自肃的风格,叫做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就是指对古典希腊和罗马艺术的一种效仿。大多数新古典主义艺术都以罗马为主题,因为罗马代表着共和政体,或非君主政体。新古典主义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蝶变,此时人民对贵族化洛可可的奢靡放纵的一种反抗。新的艺术体现出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观念,新的政治文化观也在反过来影响艺术。
回顾当时的叙事背景,“18世纪的三次大革命-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1776年美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宣告了一场社会和技术大变革时代的来临,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现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发起人大卫要给世界带来艺术和政治的双重变革,在这样一种大社会背景下诞生了新古典主义。而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带着强烈的政治诉求:希望通过回归到古罗马时期的民主以及共和政体来寻求对社会和时代带来美好的办法。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也使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扩大了影响,而新古典主义做为一个艺术流派对这种崇高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的民主文明的枝繁叶茂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
三、新的艺术是否建立新的体制
艺术史上的各个艺术流派也反映了时事对艺术的影响,艺术叙事过程中包含了艺术家风格以及艺术家作品风格。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艺术风格学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那么,一种新的艺术是否能建立一种新的体制呢,新的艺术风格是否要摒弃之前的艺术风格或者社会体制呢?
新的艺术不一定建立新的风格。在新的艺术诞生之初往往都是脱胎于旧的艺术,或前面的艺术都已经在表达方向上或对艺术规律做了相应的探索,在面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时代观念的改变,艺术家往往最先的对社会和世界表现出新的理解都要尊重(或参考)这种规律,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艺术史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学习艺术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艺术创作能符合艺术规律,新的艺术可以有新的风格和新的内容但是一定是基于对艺术规律的新的理解。
在艺术史上重要的转折是印象派的出现,前面是从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后面是后印象主义,成为了整个当代艺术的发端,从印象主义里诞生了现代艺术,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立体主义等风格流派。
这里就以印象派为例在,1874年印象派的出现,似乎和以前的注重形象塑造的古典主义以及后来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和注重主题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大相径庭,并且几乎是完全是对传统绘画的颠覆性改变,从某种意义上不再关注印象派以前绘画中关注的内容和形式,几乎是全新的绘画风格,但是,当这个引导了后来艺术发展的新风格实际上是受到了之前绘画风格的重要影响。
在浪漫主义阶段德拉克罗瓦在颜色和笔触上的大胆创新就为印象派很多典型的颜色做出了探索,比如印象派最重要的改变是改变了古典绘画棕色调,开始强调自然的颜色,并且接受光谱的折射原理,利用色彩并置进行绘画,产生颤动感。而这种探索在艺术史上有一个经典的事件:德拉克罗瓦在创作《希阿岛的屠杀》期间,对自己的画面踌躇满志,而在参观过巴比松画派的康斯坦布尔《干草车》之后,因他画的蓝色天空豁然开朗,立刻把希阿岛的屠杀背景的天空换成蓝天白云,而这也是影响后来的印象派的重要契机。
关于印象派的角度也只是管中窥豹,影响艺术的因素也绝不是这么简单绝对,但是至少是让我们看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即使是到后来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作也只是拓展了语言和艺术的边界,曾经的艺术规律依然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影响着我们未来的艺术创作。
四、总结
总体而言,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也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这些变化成为艺术和世界联系的纽带,也成为当下各种艺术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基本依据。作为当下时代的一个设计工作者也要在掌握艺术史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为社会和时代带来福祉。科技的进步为艺术设计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多一些,目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下,艺术设计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下,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的正面影响,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其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社会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科技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从之前的静态转变为动态、平面升级为立体、甚至涉及到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必将成为决定未来设计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关键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