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用药安全问题多

2017-01-10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漏服药盒不合理

老人用药安全问题多

1/7老人死于不合理用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65岁以上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达到21.5%,其中严重报告比例达到28.7%。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张继春说,我国老年人普遍对不合理用药认识不足。她参与的一个涉及170万份反馈的调查发现,仅有11%的受访者对不安全用药的危险性有最基本的认识。伴随而来的就是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现象司空见惯,主要表现为四种行为:一是多服和乱服药物;二是服用时间不当,比如,早上忘了吃药,晚上随便补服;三是骤然停药或擅自加大剂量;四是误吃假冒伪劣药物。

从全球范围来看,老人错误用药问题都很突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人错误用药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应对,一些国家制订了老年人不宜使用的药品清单。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约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治病药竟变“致命药”

专家指出,老年人易成“不合理用药重灾区”,主要有以下7个原因:1.记忆差。老年人记忆力大不如前,常会忘记吃药的时间和剂量,造成重服、漏服药物。2.视力弱。“有的药品说明书字号太小,描述的内容又模棱两可,致使老年人不能很好地遵照医嘱。”有些药片颜色、大小差别不大,老年人难以辨认。3.疾病多。老年人易患多种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个专科医生的治疗,容易开出作用相同或相似的药,导致过量服用。4.常识少。由于缺乏医疗卫生知识,有些老年人容易听信朋友介绍或虚假广告,盲目买药,擅自用药。有些老年人甚至把劣质的保健品当药来吃,耽误病情,更危害健康。5.好囤药。到药店后,有些老年人习惯多买几盒,以备长期服用。多数人并不查看药物有效期,易服用过期或变质药物。有些老人发现药物过期,仍将就着吃,直至吃出问题。6.太心急。为了迅速治愈病痛,有些老年人往往自行增加药物种类和剂量,或是治病心切,胡乱投医,都会导致不可预计的后果。7.药名乱。一种药品常有多个厂家生产,因而有多个商品名,老人们从不同医院买到的不同名称的药,其实可能是同一种药,同时服用,造成重复用药。

遵循“七要四忌”科学服药

“七要”是指:1.要做好用药记录。列个用药清单,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服药时间、过敏反应等,就诊时,将用药记录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2.要分装药盒。将药品整理至药盒内,放在床头、餐桌等容易看到的地方,依照自己标示的时间,按时吃药。3.要清理药箱。每3个月清理一次药箱,挑出过期药,整理散装药,根据需要添置新药。4.要利用日历。吃完药后,可在日历上画个勾,做好标记,记录每天用药情况,以免漏服。5.要细读说明。用药前细读说明书,重点看药品名称、有效期、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6.要避光存放。依照药品说明书存放药品,一般药品都要放在阴凉干燥处,特别是已开封或分装的药品。7.要定期复查。长期用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用药期间发生不适,一定要告诉医生。

“四忌”是指:忌假冒伪劣;忌偏听偏信,不要轻信广告宣传或根据他人用药经验自行用药;忌不遵医嘱;忌乱用补药。■

转载自《报刊文摘》

猜你喜欢

漏服药盒不合理
漏服降压药怎么办
漏服的药不能随便补服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忘了吃药如何补
一种免排序方便避光药盒的设计与应用
药物漏服需要补服吗?
红外光谱法鉴别维药盒果藤根药材模型研究
“七彩药盒”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