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2017-01-10潘璐璐

关键词:江苏省城镇化人口

孔 伟, 潘璐璐, 张 飞

(淮阴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孔 伟, 潘璐璐, 张 飞

(淮阴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健康的城镇化需要两者相互协调.利用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了2009~2014年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协调度演变的原因,最后提出提升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建议.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度; 江苏省

0 引言

城镇化一般是指人口由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向发展优势较好的城市地区聚集和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扩展的过程[1].城镇化不仅表现在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城镇化过程,也表现在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土地城镇化过程.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2].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互协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相协调的问题.

江苏省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区,与黄海相连,内有长江、淮河贯穿其中,又与上海、浙江、山东以及安徽四地接壤.境内地势平坦,平原辽阔,境内公路、铁路、航运、水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良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苏省现辖13个地级市、99个县级单位、780个镇、79个乡.截止2014年,江苏省现有总人口7 960.06万人,乡村人口2 769.30万人,城镇人口5 190.7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2.85%;土地总面积大约为10.72万 km2,其中建设用地4 020 km2,所占比重为3.75%.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定量分析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水平,并比较江苏省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便为促进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平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采用协调度模型来衡量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协调状况.协调度模型公式[3]如下:

式中,C表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其取值范围是:-1.414≤C≤1.414;X与Y分别表示土地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速率,其中X与Y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t和At+1各自表示的是t年和t+1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Pt和Pt+1分别代表t年和t+1年的城镇人口数.其中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分类标准[4]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C分类标准

1.2 数据来源

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09~2015)以及其它相关文献,收集的数据主要有非农人口、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算出2009~2014年江苏省整体以及江苏省2011~2014年各区域(按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统计分析)的协调度值C,再按照表1所提供的划分标准,对所研究时间段内江苏省以及各地区的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状态进行分类.具体结果见表2、表3.

表2 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状态(2009~2014)

表3 江苏省各区域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C及其协调状态状态(2011~2014)

2.1 江苏省及各区域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状态

由表2可知,2009~2014年,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速度变化的比值都是大于零的,这也就说明了江苏省无论在人口方面还是在土地方面,其城镇化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城市处于成长阶段;依照表2和表3所得结果C值发现,它在2010年数值的最大,为1.40;在2014年数值最小,为1.28;总体而言,协调度C值的平均值约为1.34.按照表1的分类,C值范围在1.30与1.35范围之间.因此,2009~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的城市发展在土地与人口两个方面基本处于相对不协调状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由表3可知,苏南地区的平均数值约为1.30,按照表1的分类可以得出,苏南地区整体在土地与人口两方面的关系处于相对不协调状态;苏中地区协调度均值在1.30以下,即可判断该时段内的苏中地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而苏北地区的协调度均值在1.35以上并小于1.40,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可以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的苏北地区总体处于相对协调状态.

2.2 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变化分析

从江苏省整体来看,2009~2014年,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状态按时间顺序为:相对协调、相对协调、相对不协调、相对不协调、相对不协调和不协调.概括之,江苏省整体处于相对不协调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江苏省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工业方面,2014年的工业总产值就达26 962.97亿元,经济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也忽视了土地与人口之间发展的协调关系;二是政府在土地与人口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引导.

具体涉及到三大区域:

1) 苏南地区的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状态分别经历了相对不协调、相对不协调、相对协调、不协调阶段,基本处于相对不协调状态,这与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处于城市空间扩张和人口吸纳阶段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2) 苏中地区经济相较于苏南稍显落后,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处于发展上升期,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就业优势,这对苏中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导致苏中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展较快,土地与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并不协调;

3) 苏北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薪金待遇等方面是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造成其在吸引就业的能力方面、获取资源的能力方面、技术水平方面等等,缺乏竞争力,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没有城市土地扩张的强大动力,也没有吸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的因素,因而整体呈现较为协调的状态.

3 提升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建议

3.1 正确理解城镇化的内涵,避免过度城镇化

一是正确理解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的关键不在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人口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口享受城市文明.真正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因此,今后城镇化道路要改变现在依靠土地城镇化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方法,不应仅仅关注修路盖楼,更应关注市民的生活、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二是避免过度城镇化.所谓过度城镇化,就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规模过大、供养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城市的发展失去控制,而它的核心表现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超越城市现有能力[5].这种城市问题并不少见,需要政府多加注意和预防.

3.2 科学规划决策,追求城市的合理高效发展

针对江苏省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状态,要采取必要的规划措施,构建完善的关于土地与人口数据库,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严格依照规划方案执行,保证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地位,真正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可从三个方面为政府以及相关的决策部门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针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6].具体为:

1) 不同城市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合乎江苏实际情况的发展计划,将土地规划、人口现状、发展要求等方面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对城市现有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从而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做好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合理编制土地和城市两方面的规划,引导江苏省整体在资源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科学的对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探索研究,依据实际的情况,科学规范的预计估测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从而确定好城市各类建设的用地规模,实现土地利用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并通过土地用途的管制,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性影响,进一步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实现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既要满足现有发展的需求,又给城市留有发展空间,努力保障城市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既注重城市的发展特色,又要与区域整体发展状况相连接,努力把整体和局部的利益结合起来[7];

3) 积极地对城市进行改造和治理,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因而既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也要努力通过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3.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一定不足,应当结合江苏省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如完善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土地征收以及征用制度、闲置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等,切实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综合利用经济、政治、规划等多种手段,在保证土地城镇化的同时亦要重视人口城镇化的实现,最终实现高标准高协调的理想城镇化.同时,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做好土地用途管制工作,落实发展,避免盲目的城市土地扩张,通过实施旧城区改造、产业集中发展等手段,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从而达到节约集约的目的,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和高效紧凑发展.

[1]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 4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1-223.

[2] 陈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7-9.

[3] 朱凤凯,张凤荣,李灿.1993-2008年中国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5):647-656.

[4] 童彦,朱海燕,施玉,等.云南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6):96-98.

[5] 李良玉.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J].理论参考,2010(2):4-8.

[6] 孙宇杰,陈志刚.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5):889-895.

[7] 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 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96-197.

[责任编辑:蒋海龙]

The Coordinating Degree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ONG Wei, PAN Lu-lu, ZHANG Fei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 healthy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ee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In this paper,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is used to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4. And then the paper analysis analyzes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hange reasons.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coordinating degree; Jiangsu province

2016-05-0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684)

孔伟(1982-),女,山东枣庄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与区域规划. E-mail: mingyou0915@163.com

F310.24

A

1671-6876(2016)04-0323-04

猜你喜欢

江苏省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