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个全面”治国理论新思想的全新理论特征—对《“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的补充
2017-01-10郭继强李新一郭亚妮
郭继强,李新一,郭亚妮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2.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3.兰州国际港务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
论“四个全面”治国理论新思想的全新理论特征—对《“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的补充
郭继强1,李新一2,郭亚妮3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2.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3.兰州国际港务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
本文站在全新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的理论特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揭示了“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针对我国学术理论届对“四个全面”理论特征的研究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和全新的观点;具体阐述了“四个全面的理论意义及其价值在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理论内涵;进而指出“四个全面”不只有“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这四种理论特征,而还有及其重大的“思想理论的继承性特征”、“体系的科学性特征”、“价值的创造与创新性特征”、“战略的全局性与系统性(总体性或整体性)特征”等,进而对这些理论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刻的阐述。
“四个全面”;理论特征;战略思维;科学体系
这是一篇跟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培清同志的商榷文章,也是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的心得体会。
一、“四个全面”的理论意义及其价值在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四个全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发展前景展望的总结之后而上升到科学理论和战略的高度,彰显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大智慧的行动指南;也是对国际上社会主义经验的反思之后而提出的总体战略布局。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东欧社会主义屡屡出现问题,前苏联彻底解体等,都是因为没有继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理论方面没有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而是一贯坚持非常僵化的教条主义,忽“左”忽右,严重脱离本国实际,循规蹈矩,在旗帜、方向、道路方面左摇右摆,在重大理论上僵化而停滞不前等,在治国理政方面深深地陷入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泥潭,特别是理论上的停滞与虚无缥缈等,于是在“新思维”的错误引导下,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的失败——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为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不仅脱离本国实际,而且脱离世界发展的实际,于是在资本主义的强大压力面前,无所适从,乱了方寸,失去自我……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胜各种困难,越来越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尽管中国道路上充满着艰难险阻,但是她却代表着人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正因为如此,“四个全面”真正是深化和升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正因为如此,“四个全面”真正囊括和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古伟业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重大里程碑,总之,“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及其思想,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治国理政宝库中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重大成果展现,所以,“四个全面”的理论意义及其特征是极其丰富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二、“四个全面”不只有四个理论特征,还有其他理论特征
我们拜读了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培清同志发表在2015年7月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上的《“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一文,在赞许和敬佩之余,感到对“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概括得还是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在周培清同志提出的关于“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的基础上再补充几点:思想理论的继承性特征;体系的科学性特征;价值的创造与创新性特征;战略的全局性与系统性(总体性或整体性)特征。
本来可以直接讲“四个全面”理论特征的继承性、科学性、创造与创新性、全局性与系统性的,因为,这样讲本来就直击到了“四个全面”的理论本质特征了,但是,为了跟周培清同志提出的四点理论特征对仗,就加上了理论、体系、价值、战略等词语,是否有些牵强附会,是否准确,提出来供大家商榷,不妥之处,聆听赐教,为的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更好地探讨清楚“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
三、思想理论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特征
“四个全面”在思想理论方面,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首当其冲的是立足中国与世界的客观实际,继承、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四个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所以,其思想理论的继承性是不言而喻的。发展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非常浩大的、整体性人类工程讲,尽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原则、精神等没有、也不可能过时,但是,中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主观和客观方面都迫切需要更加切合实际的、更加符合国情和世情的新的思想理论和新的发展战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及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及其思想理论体系,安排好了顶层设计式的总体布局,中国新的发展,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作为指导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化的具体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宝库中的又一瑰宝和精髓。所以“四个全面”理论的发展性特征非常明确。
四、体系的科学性特征
“四个全面”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具有全新体系的科学性特征。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确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前沿阵地和制高点,必须要具备科学的理论思维及其战略。“四个全面”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特征,从哲学思想、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多角度充分体现了出来。
大凡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及其思想理论,其科学性即科学的体系,是必须具备的和最本质的理论特征。任何理论如果不具备科学性,就谈不上理论,也就是不够格的理论,也就行不成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发展战略,凸显了其体系的科学性特征。“四个全面”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形成了科学的体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出发,为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出发,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找到了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出发,为我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安排好了保驾护航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全面从严治党出发,把中国共产党真正建设成非常强大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了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前瞻性融为一体,这就充分体现了其体系的科学性特征。
五、价值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征
“四个全面”具备和表现出了驾驭世界潮流的理论勇气及其力量源泉,具备了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站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符合国情和世情的学科的和独特的理论及其理论创造与创新成果。“四个全面”的理论,敢于和善于破旧立新,敢于和善于超越前人;不论从每一个全面讲,还是从“四个全面”的整体性而言,创造与创新是其整体性价值的重中之重。不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实现更大的目标和理想夯实基础,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还是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讲,或者从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讲,在理论的内涵与框架体系方面,都表现出了现实创造与创新性,都表现出了破除在发展进程中的陈规陋俗与多重瓶颈的冲击力,也表现出了拆除阻碍、甚至破坏改革开放与深入发展的既得利益集团及其固化的藩篱的大智慧,诸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到全党和国家的头等目标任务,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震惊全世界的反腐倡廉行动,都冲击着这个世界性的文明古国的“一切污泥浊水”,我们坚信:随着“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其理论和实践方面更大的价值创造与创新性特征会不断显现出来!
六、战略的全局性与系统性及其整体性特征
“四个全面”即四位一体的全局性与系统性及其整体性特征非常明显。“四个全面”的深邃理论内涵逻辑与精辟、独辟蹊径的思想精髓,突出地表现在战略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方面。“四个全面”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准确把握中国内部发展的逻辑关系和世界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部,把握住了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因而说“四个全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四个全面”抓住和抓准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治国理政的目标、动力、保障、领导这四大支柱,形成了治国理政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维的系统性、思路和基本的科学框架,真正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和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无法替代的整体性、统一性特征。这种整体性与统一性就更好地诠释了“四个全面”的全局性与系统性特征。
“四个全面”解决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保障,领导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核心领导等问题。是中国当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四个全面”从国情和世情出发,充分体现和深化、升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大程度的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程度的思想解放,就是最大程度的改革开放,就是最大程度的理论升华,就能够从整体出发最大程度的推进建设与发展,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把握好战略全局。
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程中,不断深化与升华对“四个全面”的思想理论特征与其本质特性的讨论和认识,不断达到质的飞跃,一定会对全党全国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强有力地推动中国整体现代化建设,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1]周培清.“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J].人民日报,2015-07-07(07).
[2]彭国华.“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J].光明日报,2015-08-26(13).
[3]郭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J].光明日报,2016-02-16(07).
D922.1
A
1009-6566(2016)06-0045-03
2016-03-00
1.郭继强(1958—),男,甘肃会宁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2.李新一(1956—),男,甘肃秦安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