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情况调查*
2017-01-10陈巧玲孙菲李君严杰关鹏景汇泉
陈巧玲孙 菲李 君严 杰关 鹏景汇泉,5△
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情况调查*
陈巧玲1孙 菲1李 君2严 杰3关 鹏4景汇泉1,5△
目的了解10~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情况,以期为纠正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习惯及教育部门和家庭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分析、处理数据,并用STATA软件和SPSS软件实现。结果除了出入舞厅,喝酒及抽烟,居住地为城市和乡村的儿童青少年的其他危险行为人数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好朋友喝酒、抽烟和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更容易有上述行为(P<0.001)。结论处于青春期的儿童青少年容易在同伴影响下养成各种习惯,也就是存在“同伴效应”;卫生、教育部门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儿童青少年 健康危险行为 早期干预
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此时期是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也是危险行为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1]。但随着当今社会信息的大量涌入,为儿童青少年带来众多学习机会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形成提供更多机会[2]。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3-4]。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基线调查数据,对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进行描述及阐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全国覆盖25个省市,106个区县,416个样本村居[5],共完成少儿问卷8990份,本文针对10~15岁儿童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有效样本数为3464人。
2.方法
本文调查数据均来自北京大学“985”项目资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survey,ISSS)执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CFPS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负责,2010年进行基线数据调查。问卷由北京大学专家和专业人员负责设计,问卷结构、内容及整体的设计理念均经过多次测试调查以逐渐修正完善。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全国抽取样本,访问人员均面向各高校及社会进行招募,访问方式为计算机辅助面访(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 ing,CAPI)方式,访问前对每位访员进行专业、严格和统一的培训,之后委派培训合格的访员以入户的方式实地调查。访员均须使用统一指导语对受访者进行访问,数据须当天上传至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以免操作不慎丢失。访员须时刻与负责督导保持沟通和联系,技术问题须请教技术支持老师,保证访问质量。CFPS调查内容涉及广泛,本文使用少儿10~15岁问卷中关于健康危险行为的部分,具体内容包括:KTV唱歌、disco舞厅、喝酒、抽烟、网吧打游戏、外出吃饭、早恋等危险行为情况和体育锻炼、副食食用等生活饮食情况。
3.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对2010年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解释,并利用SPSS 16.0和STATA 12.0统计软件实现。
结 果
1.儿童青少年样本基本情况
10~15岁儿童青少年共3464人,其中男性儿童1749人(50.49%),女性儿童1715人(49.51%);儿童平均年龄在10.82~14.30岁;调查对象中,2156名(62.24%)儿童居住地为乡村,1308名(37.76%)为城市。
2.儿童青少年外出吃饭、KTV唱歌及出入舞厅情况(表1)
(1)外出吃饭情况
外出吃饭的女孩百分比高于男孩,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1,P=0.668);居住地为城市的孩子外出吃饭的人数百分比远高于乡村,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45,P<0.001);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外出吃饭的人数百分比最高,甘肃最低(χ2=21.911,P<0.001)。
(2)KTV唱歌情况
女性儿童青少年去KTV唱歌的人数百分比与男性持平,二者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2,P=0.136);居住地为城市的孩子到KTV唱歌的人数百分比高于乡村(χ2=113.9,P<0.001);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去KTV唱歌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且辽宁省、上海市及甘肃省的儿童青少年人数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96,P<0.001)。
(3)出入disco舞厅情况
女孩人数百分比高于男孩,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2,P<0.001);居住地为城市的青少年出入舞厅的人数百分比略高于乡村,但二者人数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504);辽宁省、上海市及甘肃省出入舞厅的儿童青少年人数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0)。
3.儿童青少年喝酒及抽烟情况(表1)
(1)喝酒情况
男性青少年喝酒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女性(χ2=36.921,P<0.001);居住地为城市的青少年喝酒的人数百分比略高于乡村,但二者人数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5,P=0.193);上海市青少年喝酒的人数百分比略高于辽宁省和甘肃省,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0,P=0.353)。
(2)抽烟情况
4.儿童青少年上网及玩游戏情况
(1)网络使用情况
全国3464名儿童青少年中,女性儿童青少年上网人数为387人(22.6%),男性为504人(28.8%),二者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0,P<0.001);居住地为城市的青少年上网人数为573人(43.8%),乡村为318人(14.7%),二者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14,P<0.001);辽宁省儿童青少年上网人数为86人(37.6%),上海市为62人(57.4%),甘肃省为43人(8.4%),三者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01)。
(2)出入网吧玩游戏情况
如表1所示,男性儿童青少年出入网吧玩游戏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女性,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65,P<0.001);居住地为城市的儿童青少年出入网吧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乡村(χ2=4.053,P=0.044);辽宁省、上海市及甘肃省网吧玩游戏的青少年人数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56,P<0.001)。
(3)使用互联网目的
在3464名儿童青少年样本中,共有7087人次回答使用互联网的目的,其中2019人次(28.5%)目标是娱乐,1334人次(18.8%)为学习,1672人次(23.6%)用于工作,1260人次(17.8%)目的是社交,802人次(11.3%)期望通过互联网和网友说心里话。
另外,企业要对利益相关者和渠道网络予以关注,完善产业链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健全合理性的经营管理模式,优化运营体系和基础结构,确保能在分支上建立上游、下游和谐化沟通的监督模式。
(4)青少年早恋情况(表1)
男性儿童青少年有早恋行为的比率高于女性,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4,P=0.021);居住地为城市的儿童青少年早恋的比例高于乡村(χ2=3.867,P=0.049);辽宁省、上海市及甘肃省早恋的青少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5,P=0.611)。
6.儿童青少年饮食及体育锻炼情况(表2)
(1)饮食情况
乡村儿童青少年最近一月食用肉类、蔬菜、水果及蛋类的人数百分比较高,但食用水产品和奶制品的较低;甘肃省儿童青少年肉类、蔬菜、水果及蛋类摄入较多,水产品、豆制品及奶制品摄入较少。
(2)体育锻炼情况
男性儿童青少年最近一月体育锻炼的比率高于女性,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5,P<0.01);居住地为城市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乡村(χ2=5.304,P=0.021);辽宁省、上海市及甘肃省的青少年最近一月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811)。
7.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同伴效应”
如表3所示,好朋友喝酒的儿童青少年喝酒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好朋友不喝酒,二者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好朋友喝酒的儿童青少年其他危险行为人数百分比亦明显增高;好朋友抽烟的儿童青少年抽烟的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好朋友不抽烟(P<0.001);好朋友有早恋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早恋的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好朋友没有早恋行为(χ2=76.750,P<0.001)。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此结果与熊文艳等[6]以及钟亚等[7]所研究的结果一致。女性青少年出入舞厅的百分比明显高于男性;男性青少年在喝酒、上网率、去网吧玩游戏、早恋以及体育锻炼的人数均多于女性,这与张勇等[8]研究的结果一致。因此,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早期干预应针对不同性别特征,因人而异。
表1 不同特征及地区的少儿健康危险行为情况
表2 饮食及体育锻炼情况
表3 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好朋友行为情况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还与居住地及区域有关,这与任艳军等[9]研究的结果一致。居住地为城市的青少年外出吃饭、去KTV唱歌、上网率、出入网吧玩游戏、早恋以及体育锻炼的人数均高于乡村,乡村相对城市较落后,娱乐场所及网络信息较少,这就使得城市青少年较易受这些危险行为的影响,若城市青少年的自律能力较差,则危害更大。上海市经济较发达,生活节奏较快,各式各样的信息更新速度较快,青少年在更好的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很难经受住外界的诱惑,因此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较辽宁省和甘肃省多。
同伴效应就是在同伴的影响下更倾向于做某件事情,其产生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既然是朋友就或多或少有相同的爱好;其次青少年心理作祟,通常认为自己很成熟,爱面子,无法拒绝同伴的“邀请”;另一方面,青少年处于叛逆期,父母和老师的传统教导会让他们产生反感,他们大多在同龄人身上寻找认同感、成就感[10]。
青少年时期至关重要,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有针对性的对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学校应定期开展早期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危害性有深刻了解,特别是性教育要尽早实施;学校应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体育锻炼项目和文体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11];学校应定期检查老师工作,老师应细心引导学生,不可偏私、歧视学生;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到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没有不良生活习惯,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应提早了解孩子有哪些健康危险行为,这些行为的来源有哪些[12];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不挑食;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行为,不能强硬制止,应对其进行引导并及时沟通,保证与孩子交流畅通无阻。老师和家长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青少年沟通,而不是教训与斥责。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行为习惯形成的早期环境,学校和社会是孩子学习和社会化形成的载体,加大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危害的宣传,改变青少年不良认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制定早期干预政策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13]。
[1]司梅,林可,亓德云,等.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986-988.
[2]钱怀斌,张建军.蚌埠市部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2):73-76.
[3]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
[4]逯嘉,何佳桐,管佩钰,等.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亚健康症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1073-1075.
[5]李建军,于学军主编.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6]熊文艳,范义兵,陈海婴,等.南昌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99-2501.
[7]钟亚,杨春雪,郑晶泉,等.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国校医,2013,27(8):561-566.
[8]张勇,郭海军,张义成,等.枣庄市农村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分析.中国校医,2014,28(7):498-499.
[9]任艳军,刘庆敏,曹承建,等.杭州市中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危险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188-1191.
[10]夏大,张苹芳,何俊,等.初中生吸烟现状及干预效果的行为评价.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1):101-106.
[11]张文丽.沈阳市铁西新区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30(9):849-850.
[12]解学魁,宇广华,范会弟,等.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07-409.
[13]赵连志,赵凌云,王晶,等.承德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5):882-884.
(责任编辑:刘 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2014410);辽宁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2014921002)
1.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110034)
2.沈阳医学院研究生院
3.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4.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
△通信作者:景汇泉,E-mail:hqji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