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将军在南京
2017-01-10李聪
李聪
张震
张震,1914年10月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张震一生历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49年3月,张震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后兼华东军区参谋长),参与指挥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率部攻占南京、杭州、上海并向福建进军。作为解放南京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张震在南京前后生活了17年,其中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工作了15年,约为张震军旅生涯的四分之一。几十年后,张震在回忆录中写道:对南京“有着故乡般的感情”。
一
1949年7月10日,华东军区、三野领导机关由上海移驻南京,三野司令部设在萨家湾原国民党行政院内。8月,张震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10月28日,张震抵达南京,参与筹划解放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斗争。
华东地区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准备攻击舟山(定海)和筹划再战金门,为最后解放台湾创造条件。当时,华东军区部队都在认真总结渡海作战的经验教训,力求认识和把握渡海作战的特点与规律。张震对此也作了反复研究和思考。他集中精力搞调查研究,查阅东南沿海的水文气象资料,研究金门和登步岛的全面情况,并听取司令部各业务部门的详细汇报。经过一番调研,张震认为解放台湾在作战方式、战役力量及指挥协同方面与解放初期的战争有很大不同,而是一场由陆海空军协同的、现代化的联合作战。为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统一军区部队的认识,确立渡海作战的指导思想,研究渡海作战的具体问题,张震向粟裕建议召开一次参谋长会议或者军事教育会议。会前,为提高司令部人员两栖作战(当时把渡海登陆叫做两栖作战)的理论水平,张震与作战处处长王德等人,到华东军政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请一些教研室、研究班的教员特别是部分海、空军人员参加。张震还专门请国民党起义将领王晏和原国民党陆军大学教授赵秉衡到会,王晏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登陆作战概况及其经验教训,赵秉衡讲了两栖作战的基本原则等。
12月18日,军事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主要研究攻台作战、部署1950年军事工作。张震致开幕词并作了1950年军区练兵作战和武装建设意见的报告。会议总结了金塘、厦门、金门等渡海作战的经验教训,听取了部队两栖作战训练、舰船性能、战术原则及敌我舰船对比等情况的报告,并就海、陆军协同作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期间,参会同志在南京燕子矶江段参观学习了以破障和登陆为主要科目的演习和实验,演习分队演练了用大剪子等工具和爆破的方法破敌防御、用装甲车引导和支援步兵登陆等课题。会后,渡海登陆作战的各种训练在部队中迅速展开,并掀起了研究渡海作战战术技术的热潮。
张震(右)、廖汉生(中)、钟期光(左)合影
按照中央指示,攻台所需陆军系统由三野负责准备。为了解部队准备情况,解决困难,1950年初,张震先后几次到上海,与九兵团研究作战方案和部队训练问题。回到南京后,张震将九兵团所需的船只、粮食等物资,除在华东军区范围内调剂解决外,还电报中央,请求国家统筹解决。张震还参加了供给、军械、卫生、机要、情侦等方面的业务会议,围绕攻台作战的保障问题提出要求。他还专门研究了防空司令部的组织和全区气象部门的组成,并协助华东海军建立了气象部门。
为阻挠新中国对舟山、金门和台湾的解放,干扰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党空军对华东地区不断实施空袭,重点空袭沿海城市。1950年初,上海、南京等地区遭到国民党空军多次空袭。为保卫领土、领空,华东军区组建了5个高炮团,军委也从华北军区调拨2个高炮团协助防空。同时,苏联同意派出一个空军混成集团,协助保卫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张震与到达南京的军委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商定了机场建设、高射炮部队对空掩护等问题,并随陈毅司令员与苏联专家一起到上海虹桥地区,进行机场的勘察与修建工作,还增调部队突击抢修了南京、徐州等地机场,建立起各级军区的防空情报站与对空监视哨,加强空勤报知勤务。
保障工作就绪后,1950年2月,苏联空军中将巴季茨基率空军混成集团3500余人,99架飞机,分别进驻上海、徐州等地,空军政委萧华陪同前来,张震负责迎接和具体安排。他多次和巴季茨基交流,研究防空作战的指挥协同问题。华东军区还组建了全军第一支探照灯部队,组织空军、高射炮兵和探照灯部队之间的协同,并加速进行华东各地机场的修建和组建空军场站,逐步形成了华东地区的防空体系。
5月中旬,张震在北京出席全军参谋会议期间,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简要汇报了攻台作战的准备情况,并请示需要统筹解决的有关问题。5月31日,朱德总司令代表毛泽东主席约见了张震。朱德询问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张震回答道:有3个问题,一是夺取局部制空权;二是运输船只的筹集;三是登陆突破问题。朱德爽快地说:“不要太着急,船只、装备及兵力,特别是空军,我们来统筹,你们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全军对你们都寄予厚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发展,使我国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攻台行动暂时搁置起来。7月,陈毅由上海回南京接替粟裕主持三野前委的工作,其时,陈毅还兼任上海市市长,工作繁忙,而三野前委的工作也需要他主持。鉴于此,经张震提议,在上海淮海路1398号组织成立了三野前指,由陈毅直接领导开展军事工作。前指设立以后,张震工作更忙了,在南京和上海来回奔波。
9月,中央军委指示三野九兵团做好入朝参战准备,在兖州附近徐(州)、济(南)段集结。张震立即组织前指调整部署,具体落实,并随陈毅到九兵团传达中央军委指示,明确任务。10月27日,张震接到聂荣臻的电话,要九兵团即刻由铁路北上,并要求在30日前将棉衣等物资送往九兵团。张震立即要后勤部迅速去九兵团补充棉衣和物资。由于时间紧,后勤部赶到兖州时,部队已经开拔,一直追到安东(今丹东),但先头部队二十军已经入朝,棉衣未能穿上,二十六、二十七军在安东仓促补充后入朝参战。
1950年,(左起)张凯、林维先、王建安、汤光恢、粟裕、张爱萍、唐亮、郭化若、张震在南京
二
华东战区面临的另一项繁重而复杂的任务是海防斗争。1950年5月以后,国民党以福建的金门、马祖和浙江的上下大陈等20余个岛屿为主要据点,组织海军舰艇,配合土匪特务武装,对东南沿海进行海盗式的袭击,企图以这些岛屿为跳板窜犯大陆。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也蠢蠢欲动,企图在东南沿海登陆。为做好海防工作,1950年10月,张震组织司令部制定了华东全区设防部署方案,分析研究了华东地区防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主要设防地区的兵力部署和各项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沿海各军区也都据此制定了海防部署,从而开始了华东沿海地区海防作战、剿匪和警备三结合的长期斗争。
1951年初,根据朝鲜战局的发展,中央军委赋予华东军区在浙闽沿海地区设防的任务。1月,华东军区召开军区高干会议。毛泽东在16、25两日发来电报,指示华东军区要独立担负华东地区海防与国防斗争的任务,在组织防御中,注意重点防守,不要分兵把守,有些地方要有意识地让其登陆,然后给予歼灭。遵照指示,华东军区分别对福建、浙江与淞沪这3个主要方向的海防部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方案;以福建的厦门、平潭,浙江的舟山,淞沪的嵊泗列岛和长江口为重点,研究提出了具体措施,并严令军区部队确保厦门、平潭、舟山、嵊泗、吴淞等地,其余海岸线则不要盲目设防,处处搞工事,并明确有些地方可以让国民党军进来,待他们进来后,再组织兵力加以聚歼。军区高干会议后,张震立即组织司令部拟制文件下发部队,部署海防重点地区的工事构筑,调整作战指挥关系,制定并落实海防战备方案。
由于积劳成疾,1951年2月间,张震病倒了,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到青岛疗养。
1952年3月10日,中央军委任命张震为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利用去北京前的一点时间,张震到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前线做调查研究。从3月15日起,张震与苏联在华东军区工作的军区军事顾问巴巴钦果中将、参谋长顾问加古里斯基和海空军顾问一起,用了一个月时间,先后到武夷山、福州、厦门、泉州、建瓯、上饶、杭州、黄岩、温州、舟山等地,就部队建设、东南沿海设防、海军基地和空军机场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4月14日,张震返回南京,根据调研情况,围绕攻打台湾、解放金门和上下大陈岛等岛屿的作战准备,就修建铁路、公路、弹药库和建设海、空军基地等问题,向军区首长提出了建议。
三
1953年5月,张震赴朝鲜参战。1954年,张震再次回到南京,成为军事学院战役系的一名学员。到达南京后,张震先是暂住在颐和路8号,后来,移住莫干路6号,直至离开南京。战役班学员均住在宁海路一带,离紫金山下的军事学院较远,所以,学院就在宁海路附近找了一幢房子,是解放前国民党为美国特使马歇尔的随员准备的办公用房,作为小组的课堂。后来,又增盖了一间简易大教室。
战役系第一年为预科,总训练时间为1200小时,六分之五的训练时间用于补习文化,目的在于“提高学员文化水平,学会识图与要图调制,为升入正科,学习现代化军事科学与政治理论打开门径”。1955年9月1日,张震等转入两年的正科学习。学员重新编为4个学习组,张震担任第四组组长,副组长温玉成,班主任杨得志。
战役系学员的年龄多在40至50岁之间,都是军职干部,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和考验,有着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不少是赫赫有名的战将。1955年9月,该系学员中,刘震、李天佑、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等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张震等2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他同志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个系就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将军系”。
由于“将军系”学员的军衔大大高于教员军衔,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按照内务条令,军衔低的军官见到军衔高的要主动敬礼,但按学院规定,又是学员先给教员敬礼。为解决这一问题,系党支部研究,提出要按照刘伯承院长倡导的“尊师重道”的要求,放下将军的架子,牢记自己是“学员”,不是“首长”。面对教员,不管他是校官还是尉官,都是老师。每次上课,值班员都向教员敬礼、报告。有一名炮兵教员,是张震在新四军第四师任参谋长时司令部的一名译电员,每次路上碰到张震都要喊“老首长”,上课时,总有点拘谨。张震便经常鼓励他,要他大胆教,按学院的规矩办。张震也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尊重人家,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向他请教。张震不仅自己尊重军衔低的教员,还在小组会上提醒大家:要尊重教员,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领导反映。不能要求教员什么都懂,对年轻人应多鼓励。
由于连年征战,很少能坐下来认真读书,因此张震对这次学习,倍加珍惜。通过3年的学习,张震不仅重温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而且学到了现代军事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观察、把握现代战争的思维方法,提高了从事军事工作特别是驾驭现代战争的战役指挥能力。1956年军事学院建院5周年时,张震还获得了学院个人一等奖。1957年6月,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学员毕业考试及格,准予毕业。学员毕业后,按照总部要求,没有马上分赴新的工作岗位,于7月上旬到上海、舟山等地参观学习,进行防空、海岸防御、海岛防御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返校后,又用3个月时间学哲学,主要是革命导师的哲学原著。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又到上海参加总参谋部组织的抗登陆战役集训。直到年底,学员才陆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四
1957年7月28日,按照总干部部战役系学员分配工作的通知,张震留在军事学院工作。9月中旬,新的院领导班子组成:院长廖汉生,政治委员钟期光,张震任副院长。在副院长的岗位上,张震工作了5年。
按照军事学院党委分工,张震主要负责教学工作。从1958年初开始,院党委决定把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列为学院的首要课程,张震也把它作为抓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在具体贯彻过程中,针对教、学双方存在的一些问题,张震向院党委建议:在干部和学员中进行深入动员,对各级党委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采取了一些措施:抽调十四五名精干人员,在合同战术教研室组建了一个毛泽东军事思想教学组;抽调领导同志、机关干部,深入教研室同教员一起备课;院领导深入学员班组,加强具体指导,从而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很快,全院掀起了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的高潮。
张震还亲自登台讲授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张震负责讲授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做好准备工作,张震先是反复阅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做摘录,然后写提纲。由于有很多日常工作要处理,备课断断续续。1958年4月23日,朱德到军事学院视察,专门同张震谈了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问题。张震还去拜望刘伯承,请教如何讲授这一课,并讨教备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朱德和刘伯承以其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深理解,给予了详尽的指点,使张震颇受启发。讲课草稿拟就后,张震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然后对草稿认真修改。5月以后,张震开始登台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后来在授课与答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5万多字的《学习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稿。
1959年起,南京军事学院认真贯彻军委“以我为主”的方针,着手加强教材建设。1960年4月,学院党委确定将教材编写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具体由张震负责。根据院党委提出的教材编写“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条令为依据,以总结我军作战经验为主,参考苏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先进经验,从我军的现实出发,照顾未来发展,编成少而精的配套的系列教材”的指导思想,张震专门强调:编写教材“既要重视引证毛主席原著,又要力求把毛主席思想体现在字里行间”,即以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教材的全过程;既要贯彻我军作战的历史经验,又要鲜明地体现时代的特点。
1958年9月,廖汉生、张震(左二)、钟期光陪同刘少奇视察军事学院
教研人员先是认真学习毛泽东的重要军事论著,再深入学习、领会军委的方针,以此为基础,着手编写教材。学院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专业队伍编写与群众性审修相结合的方法,在院内发动大家集体研究。编写时,集体讨论提纲,分工执笔,反复修改,层层把关,组织会审定稿。初稿写成后,采取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办法,送到总部、各大军区和有关专业院校,广泛征求意见。为解决资料匮乏的问题,教研人员不辞劳苦,跑图书馆,蹲资料室,千方百计挖掘材料,整理专题,为后来更大规模地展开教材编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60年12月,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委员会,张震任主任。研究委员会的职责是:既负责审查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教学大纲,又负责修改和审查军事教材。研究委员会在指导学院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教学活动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张震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兼管院务保障工作。张震提出“单刀直入”的工作方法,一竿子插到底,实行面对面的领导,面向基层,进行现场办公,就地解决问题,自觉落实以教学为中心。
三年困难时期,院务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粮油不够吃,副食品供应紧张。由于营养不足,干部体质下降,出现了浮肿病。日用品也严重匮乏,什么东西都限量供应。面对这样的局面,学院各级党委根据中央节约粮油的指示精神,教育教职员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对待国家暂时的困难,并想方设法,开源节流,筹措物资,改善生活。
当时,南京军事学院在富贵山和孝陵卫有两个农场,百余亩土地,还有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等养殖场。张震三天两头往那里跑,哪块地该种什么,哪块地有虫子该打药,哪头猪生病了,该怎么配制饲料,生产出的东西该怎么分配等等,都一一过问,逐项解决。考虑到农场规模小,产量有限,张震又带着院务部的同志,到盱眙县勘察选址,利用荒地开辟了1000亩新农场,种植粮食作物,解决教职员的生活问题。张震还派人到洪泽湖捕鱼,收获也不小。学院动员干部自己动手,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块空闲土地种植蔬菜。张震和警卫员、家人一起,在院内深翻土地,种了油菜、辣椒等作物。为节省自来水,他还在院子里挖了口水井。
五
1962年9月,张震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政委王平。上任以后,张震在抓好学院全面建设的同时,以主要精力抓了教材编写、教员培养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的工作。
为保证教材编写的质量,张震结合自己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当学员的体会,广泛征取各方面意见后提出5条标准:要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要贯彻以我为主的原则;要从实战要求出发;要少而精,特点鲜明,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文字精炼;要易懂、易记、易读、易看。学院还建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规定各级领导都要参加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教员写出的教材,先由教学组长审查,继送教研室主任,最后报送院领导。各级领导审查后,都必须提出修改意见。凡是送给张震的教材,他都认真看,细心改,及时退还。对于教材编写出现的争论,张震坚持发扬学术民主,敞开讨论,逐步统一思想。学院还专门成立了“教材审查中心组”,负责对各教研室编写出来的教材进行审查,主要是看教材是否体现了编写指导思想,观点是否正确,举例是否恰当,文字是否通顺、精炼。因为要挑教材中的毛病,被群众戏称为“找岔子组”。战例教学是学院军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院组成了战例编写组,集中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人民军队的战例资料,分门别类,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作战经验。经过大家几年的辛勤努力,到了1965年,适合军事学院教学需要的系统教材基本成熟,该教材包括军事与政治两大门类,共计数百种,还编撰了一套5卷本的《教学参考战例》及8卷本的战例教材,结束了军事教材沿用苏军教材的历史,在建设完整的具有人民军队特色的教材体系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京军事学院教员队伍中,年龄较大,资历较深的比较多。为抓好教员的选拔和培养,张震和院党委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举办师资培训班,培养年轻教员。从1963年起,先后举办了3期;二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张震鼓励教员要立足本职,发扬老院长刘伯承倡导的“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三是组织学术研究和讲座,提高教员的学术水平;四是组织教员到部队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开拓视野;五是要求部队同志介绍训练与作战经验;等等。为鼓励教员钻研业务,张震提出“五要”:教员要正确领会和传授毛泽东思想;要善于概括并提出问题,会板书;要会用战例图解说明理论;要正确表达,交代清楚;要有军事家的精神。后来,张震又把完成施训任务好、钻研学术好、与部队联系好,作为教员应具备的条件。实践表明,这些在不同时期根据教员情况提出的具体要求,很好地引导了教员努力的方向。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分工过细的现象,张震主张教员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成为可以“互相代课”的多面手。继1964年对教员提出要努力“打通关”的要求后,1965年又进一步提出改变“章节教员”的要求。学院还加强教员的思想建设,要求教员一定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在教学改革方面,张震与政委王平协商后共同提出:特别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上下功夫,努力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965年,学院决定进行教改试点。为了推动教改,学院派人到军区部队征求对学制、教学计划和内容等方面的意见。6月5日,成立了教改试点训练队,确定在指挥班第13期和参谋班第4期进行教改试点。教改的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安排学员原原本本地读毛泽东的原著,同时学习有关条令。教学方法是贯彻启发式,坚持自学为主,在学员互助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员进行讲课提示、辅导和答疑。
张震要求大家在教改中,要有革命精神,边破边立,边教边改,大胆试验,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力争成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针对学员担心时间短,学不到东西的顾虑,张震在开学动员时,专门讲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希望大家也要有这种气魄,为了搞好下一期教学,甘当“实验兵”。教改期间,张震坚持在学院跟班活动,进行面对面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教改中的各种问题。班干部、教员、学员“三结合”,密切教、学关系,加强工作协调,确保了教改取得良好效果。
指挥班第13期和参谋班第4期的教改学习自1965年9月6日始,至1966年3月30日结束,历时半年多时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张震本想以此次教改为契机,把全院的教学改革工作推向深入,使学院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遗憾的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学院的教学工作被迫中断,张震本人也不幸受到了冲击。
六
“文化大革命”初时,张震的思想是矛盾的,既感到运动与以往不同,难以预料如何发展,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又感到要跟上毛泽东主席亲自发起的这场运动。在张震和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的运动在最初的时间里进行得比较平稳,没有发生过激的行动,没有写太多的大字报,没有所谓明确的“重点斗争对象”,教学准备工作仍在正常进行,学院边搞运动边招生,局面没有失控。
10月以后,随着“踢开党委闹革命”浪潮的肆虐,学院局势日渐混乱。张震开始受到群众组织的批判,到各单位接受群众的批评教育,并先后3次向全院同志作了检查。学院党委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领导虽然停止了,但还有大量的行政工作要做。考虑到如果学院出了问题,损失会很大,张震就抱着只要还没有被“打倒”,就要负责地去管的态度,多次召开行政会议,进行布置、检查。
在艰难的处境下,张震仍坚持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努力抓工作。当时,国内学员的训练任务没有了,但承担的外训任务尚未结束。20世纪60年代,军事学院承担着大量的培养外国学员的任务,直到“文革”开始时,还有300多名外国学员在校,分住在南京、镇江、扬州、滁州等地。军委明确要求,外训工作不能中止。遵照军委“边接受群众批判边工作”指示,张震着手组建了军事学院外训临时党委,经军委批准,张震兼任书记。他经常到外训系走走、看看,检查教学情况。1967年初,北京京西宾馆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后,张震被军事学院的造反派关了起来,腰被打伤,生活难以自理。造反派硬是用救护车将张震从南京军区总医院拉回学校,关在教学楼的一间小房子里。
1969年6月5日,张震结束“隔离审查”,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12月,张震被分派到武汉地区工厂蹲点,接受劳动教育。张震抱着“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不管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好”的信念,奔赴新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