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

2017-01-09胡艺鸽

国际商务财会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给改革经济

胡艺鸽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在L型底部,即增长速度下行、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消化“三期叠加”阶段。在此宏观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眼光的战略部署。我国供给侧改革与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产生的背景和主张有本质的不同,可以借鉴其合理适用部分。我国供给侧改革主要从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经营活力

【中图分类号】F121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之后,中央领导多次密集发声供给侧改革,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转向和重视供给管理。

我国经济表面上是很多产业产能过剩、供给过剩,但实际上却有许多产品需要进口,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方面是国内众多领域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举步维艰;而另一方面国人却在国外大肆抢购婴儿奶粉、大米、电饭煲和马桶盖。这说明我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简单的需求不足问题,而是供给侧出现了结构性缺陷。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L型底部调整期,由以往的两位数字的高速增长,慢慢回落到正常速度增长。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下行、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消化“三期叠加期”,面临着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的新情况。推行供给侧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的准确判断。

以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侧重于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项需求的需求侧总量管理。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项需求是过去改革开放30年来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供给侧主要着重于供给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一方面提高企业活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面提高全要素投入产出效率。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思路与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观点的异同

我国供给侧改革思路与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思潮是有一定区别的。了解西方供给学派的来龙去脉对我国供给侧改革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就提倡经济自由,主张政府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认为市场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会自行调节经济行为和合理配置资源。19世纪初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提出著名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萨伊定理所提倡的经济政策就是发挥市场作为调控经济行为的主体地位,减少干预和自由放任经济。这种经济政策也是20世纪初西方主要国家所热衷推行的经济政策。

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经济政策受到广泛质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量产能过剩而需求萎靡不振的现象。强调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主义逐步兴起,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宏济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通过刺激需求的办法解决有效需要不足问题,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活动,从而减少失业推动经济发展,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经济主张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战后20多年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其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6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使凯恩斯主义陷入了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和南加州大学教授阿瑟·拉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观点逐渐得到重视。供给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如何让供给变得有效,提倡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创新,降低税负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美国总统里根是供给经济学的首次实践者。里根上任之始,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深陷滞胀泥潭。1981年里根政府开始奉行供给学派的主张,提出经济复兴计划:推行减低企业税负和个人所得税负水平、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压缩政府行政开支、收缩货币供给量。这些施政措施最终使美国经济迎来了长期稳定增长,虽然里根政府实行减税和增加军费并举,导致了美国长期财政赤字问题。

英国撒切尔主义的供给学派实践。由于英国二战以来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政府管理职能过度扩张,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国有企业连年亏损,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生存,导致英国政府财政支出巨大,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下。1979年,撒切尔上任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和自由化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具体主要做法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干预,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增强企业活力;改革税制并大幅度减税,削减了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共支出;简政放权,提升政府运行效率。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抑制了长期困扰英国经济发展的通货膨胀问题,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增长率稳步提高,据统计在1982~1989年间英国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年均2.8%左右,优于欧盟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美国里根政府的供给学派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里根政府的改革背景是解决经济滞胀问题,这恰恰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顽疾,美国里根政府正是采用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从供给侧解决了滞胀问题。同样,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减税、取消汇率管制以及削减福利开支等措施也是撒切尔主义的主要改革措施。另外在撒切尔私有化无禁区理念的倡导下,许多自然垄断行业和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纷纷私有化。

我国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新常态,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小,但结构性需求不足,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逐步放缓的迹象,但仍然保持了6.8%左右的增长水平,这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都是比较少有的。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战术上看,就是要做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核心任务,从战略上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压力大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疲态,由2010年GDP增速10.6%,逐渐下降到2015年GDP增速6.9%。2016年我国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预计6.5%。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的放缓,给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目标实现造成了巨大压力。单纯依靠刺激出口、投资、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效果越来越差,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外部条件下,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升级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旧行业产能过剩,新兴高科技、新型服务行业没有大规模及时形成,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如钢铁、水泥、制铝、煤炭、玻璃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而高科技企业除了BAT三家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之外能进入世界500强的不多。目前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虽然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70%的占比、服务业高端化、信息化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另外,我国单位GDP能耗以及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主要指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长期以来科研投入少,科技创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较低,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升级转型缓慢。

(三)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短缺经济逐步变成过剩经济,我国开始注重消费、投资、出口需求侧三项宏观调控管理。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大力刺激投资需求,加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支出,同时匹配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资产价格虚高,刺激需求对GDP增长效果越来越差。

目前我国单纯依靠大量的投资和要素投入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遭遇了严峻的瓶颈。一方面,我国人口开始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产价格虚高、利率传导不畅导致资源成本上升、资本成本难以下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洲、东南亚低人力成本等国家转移,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失去成本优势,而高端技术密集型产业因升级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前景堪忧。

四、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途径

(一)提升全要素配置效率

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是要提高全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应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改革生育政策。我国的经济腾飞,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但自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15~64岁适龄劳动人口的总数和占比分别出现了逐步下降态势,人口老龄化现象初现端倪。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12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5.5%。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将一定程度上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有利于补充劳动力供给。

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可以跨地区自由流动,提高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我国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亿左右的人口并没有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质量不高。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有效供给、加速城镇化进程,同时也促进房地产库存的消化。

提升劳动力要素质量。除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自由流动外,提高劳动者素质也是优化劳动力配置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是大力推进劳动者素质教育,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二是改革学历基础教育,由目前只重视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三是大力改善医疗卫生状况,从心理到生理全面地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数量巨大,农村集体土地改革意义重大。农村集体土地可以逐步确权,放活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权,进而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性。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放活流转,未来廉价的土地供给将会极大增加,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

淘汰过剩产能,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资本要素的改革就是要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进而改善企业盈利状况。以往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效率低下从而造成经济体内资源错配,集中表现为产能结构性过剩,房地产库存高企。自2011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经营效益也逐步劣化。供给侧改革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除去多余产能,清除僵尸企业,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在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最令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差,也是去剩余产能的主要承担者。

大力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压力。去产能意味着影响制造业部门就业水平,而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据统计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制造业就业岗位多出一倍。自2007年以来,我国服务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大多数时期都高于制造业。这说明我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状况好于制造业,未来将成为我国就业的主要容纳器。

3.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离不开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当务之急是要通过营造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构筑创新驱动增长新模式。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以及工业4.0,继续加大教育支出和研发支出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科技进步水平,而科技进步水平依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资本市场由于能对股票或股权进行合理定价,这就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手段。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不足,改革投融资体制,完善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也是未来重点改革方向。

4.充分利用好配置资源的两只手

两只手是指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合理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行政力量。两只手成双成对,互补又合作。凡是应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坚决用市场进行调配。政府部门主要是提高公共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行监管、市场环境整治与法律法规执行等方面的功能。

(二)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1.减少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过多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顽疾,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尤其是微观经济活动。政府应当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2.大力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解决我国企业生产成本高企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我国企业生产成本逐步走高,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据统计2014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高达86%,各种税费占营业收入9%,营业利润占比仅5%。增强企业活力,提升竞争力,改善企业盈利状况唯有通过降低成本费用。供给侧改革将从六个方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是打破能源与重要原材料垄断经营权,引入竞争机制,不断降低资源价格;二是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尤其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四是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财务费用;五是完善资本市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尤其是股票等权益融资比重,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六是深化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减少企业工资费用支出。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背景、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5).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猜你喜欢

供给改革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