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研究

2017-01-0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古用例词义

姜 黎 黎

(1. 杭州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2.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研究

姜 黎 黎1,2

(1. 杭州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2.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选取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描写了“瘳”“差/瘥”“除”“平”“知”等五组共19个成员在中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揭示出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该概念场中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的机制。

病愈; 概念场; 词义演变; 认知分析

由于疾病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且频频发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表达这些事件的词语也经常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中,于是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过程,产生出“病愈”概念。

中古时期文献中出现了很多既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中的词语,主要有“瘳” “愈”“差/瘥”“损”“降”“可”“除” “已” “停”“胜”“平”“间/闲”“全/痊”“复”“佳”“知”“慧”“憭”“起”等19个成员。根据词义指称的相似程度,本文将其分为五组,从共时角度描写这些词语在中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揭示出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释该概念场词汇系统中动词词义的演变机制。

一、 中古“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成员的考察

1. 瘳、愈

“瘳”“愈”本义都与“病愈”概念相关。

(1) “瘳”本为病愈义。《说文·疒部》:“瘳,疾愈也。”《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或谓之瘳。”甲骨文中即已出现,如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中有“翌日甲寅其商,甶瘳”[1]。此义在先秦文献中广泛使用,如《诗经》《周礼》《左传》《国语》《孟子》《墨子》《韩非子》等。到了两汉时期,“瘳”在文献中仍然广泛使用,如《史记》《汉书》《盐铁论》《新序》《说苑》等均见其用例,但和“愈”相比,出现频率较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国语》韦昭注、《华阳国志》《三国志》《后汉书》《宋书》《魏书》《文选》《高僧传》以及汉译佛经中都见其用例,但使用频率不高。如:

① 仙叹即还,从王贷金五百两,市药以疗,病者悉瘳。(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一,3/3/c)

② 今宁旧疾已瘳,行年八十,志无衰倦。(《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③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见,使用范围广泛,如《左传》《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等均有用例,但使用频率不高。至两汉时期,“愈”开始广泛使用。《方言》卷三:“差、间、知,愈也。”用“愈”来解释其他方言词语,可见当时“愈”已经进入通语。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愈/瘉”一直都是指称“病愈”概念的常用词。如:

① 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史记·孝武本纪》)

② 投身于水,荡波截流,引舟着岸。负之还居,勤心养护,疮愈命全。(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3/6/c)

③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三国志·魏志·方技传·华佗》)

④ 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世说新语·术解》)

2. 差/瘥、损、降、可

“差/瘥”“损”“降”“可”都表病情减轻,是汉魏以来产生的一项新义。

(1) 差/瘥。“差”有差别、区别义。如《荀子·荣辱》:“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由一般的差别引申为减损义。如《吴子·励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又特指病情的减轻[3],约产生于战国后期。“差”与“甚”相对,指病减轻。西汉时它的词义扩大了,泛指病愈。明确指出“差”为病愈义的是《方言》卷三:“差、间、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知,知,通语也。”可见,在西汉时期,“差”属于南楚地区的方言词语。东汉时期仍不多见,主要出现于医书《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差”逐渐广泛使用,见于各类文献,如史书、《世说新语》《水经注》《齐民要术》、王羲之《杂帖》等,尤其在《肘后备急方》中出现最多,据郭颖统计,“差”在该书中出现237例,已经远远超过了“愈”(114例)等词,并将这种优势保持到中古末期的《诸病源候论》中[4]。

“差”此义后多写作“瘥”。《说文·疒部》:“瘥,愈也。”段玉裁注:“通作‘差’。凡等‘差’字皆引申于‘瘥’。”《玉篇·疒部》:“瘥,疾愈也。”如:

① 若口已噤,亦须折齿灌之,药入喉,即瘥。(《肘后备急方·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

② 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南朝齐求那毘地译《百喻经》卷四,4/555/b)

③ 世祖遇偃既深,备加治疗,名医上药,随所宜须,乃得瘥。(《宋书·何晏传》)

④ 从今以去,此诸医师不足更唤,恶意相误,病更不瘥。(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六,4/393/c)

(2) “损”,本为减少、减损义。《说文·手部》:“损,减也。”《玉篇·手部》:“损,减少也。”用于指病情消退、减损,则有了病情转轻或痊愈义。如《易·损》:“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损其疾”犹言减轻其疾,本条“损”字之义当即由《易经》的用法演变而来。“损”当病情转轻、病愈讲,是汉魏以来产生的一项新义,习见于汉魏六朝文献[5]。如:

① 人有恐怖死者,非病之所加也,非人功之所辜也。然而至于遂不损者,精诚去之也。(《潜夫论·卜列》)

② 摩竭王阿阇世问讯世尊:“疮痛宁有小损不?”(旧题东汉康孟详译《兴起行经》卷上,4/169/a)

③ 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④ 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世说新语·方正》)

汉末魏晋常谓病势渐重曰“增”、曰“加”,谓病势渐轻曰“损”,故“病之所加”即为“不损”;“小损”指病情略微减轻、好转一些;“日加无损”指病情一天天加重而不见好转。

(3) “降”本指从高处走下来。《说文·阜部》:“降,下也。”引申有降低、减退义。如《国语·鲁语上》:“古者大寒降,土蛰发。”用于疾病,则指病情减轻、好转。如:

尔时如来被迦陀罗刺刺其脚足,血出不止,以种种药涂,不能得瘥,诸阿罗汉于香山中取药涂治,亦复不降。(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七,4/481/a)

在中古时期“降”表病愈义很少单用,多与同一概念场其他成员组成同义复合词使用,如“瘳降”“降愈”“降损”等。

(4) “可”表示程度轻,犹今语“还好,不要紧”[6]。如西秦圣坚译《太子须大拏经》:“曼坻便还至太子所,问太子:‘两儿为何所在?’太子不应。……如是至三,太子不应。曼坻益更愁毒,言:‘不见两儿,尚复可耳;太子不应,益令我迷荒。’”(3/422/c)用于疾病则指病情减轻、好转,即病愈。在中古文献中已见其用例,是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如:

① 异日,调忽往其家,弟具问嫂所苦,并审兄安否。调曰:“病者粗可,卿兄如常。”(《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② 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旦来可耳。(《全晋文》卷二十三王羲之《杂帖》)

3. 除、已、停、胜

“除”“已”“停”“胜”指病症得到遏制,不再发展或已消除,即病愈或身体康复。

(1) “除”有清除、去除义。《广雅·释诂》:“除,去也。”如《书·微子之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除却病患亦用“除”,则引申出治愈义。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有之也。”由此进一步引申出病愈义。《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除。”虽在《方言》中已记载,但在西汉文献中鲜见其用例,东汉以后逐渐广泛使用起来,汉译佛经中用例较多,但不及“差/瘥”“愈”的使用频率高。如:

① 气击不去,其病不除。(《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② 夫人疾除,国人并得无病。(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3/13/b)

③ 过经成坏病,针药所不能治,与水灌枯槁,阳气微散,身寒温衣覆,汗出表里通,然其病即除。(《脉经·病可水证》)

④ 优婆夷言:“和南,阿阇梨。”阿难言:“疾患速除。”(东晋法显共佛陀跋陀罗译《摩诃僧祇律》卷十三,22/336/a)

⑤ 即取利刀,破王所苦处,净洗疮已,持好药涂。药涂竟,病除疮愈。(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卷四十,22/852/a)

(2) “已”有停止义。《广韵·止韵》:“已,止也。”用于病情不再发展或者病症消失,即病情好转或病愈。《广雅·释诂一》:“已,愈也。”早在战国时期已产生,在上古时期是表“病愈”概念的常用词。至西汉时期,“已”在出土文献《五十二病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比较常见。但到了东汉时期,“已”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用例很少,逐渐退出“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如:

① 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论衡·道虚》)

② 虚肿者,属气分,发其汗即已,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3) “停”也有停止义。《说文新附·人部》:“停,止也。”由此引申出病愈义,是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如:

① 复委笃,恐无兴理,诸人书亦云尔也,忧之怛怛,得停,乃公私大计也。(《全晋文》卷二十三王羲之《杂帖》)

② 小奴在此忽患疟,比数发,今日最为大,都轻疟耳,尚小停。今在吾厩中,念犹悬心,小患耳,无所垂心,须佳乃去。(同上)

(4) “胜”有克制,制服义。如《国语·晋语四》:“尊明胜患,智也。”用于疾病,指病情得到制止、克制,即指病愈,是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如:

① 得五日告,知君转胜,甚慰甚慰。(《全晋文》卷二十七王献之《杂帖》)

② 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异。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耳。(同上)

4. 平、复、间/闲、全/痊、佳

“平”“复”“间/闲”“全/痊”“佳”均与人的身体痊愈、完全康复时的一些表现相似。

(1) 平。《说文·亏部》:“平,语平舒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安舒之偁。”《玉篇·干部》:“平,舒也。”用于指身体安舒,则意为不患病,或为病愈。据王引之考证,先秦已见其用例。《经义述闻·易·只既平》:“坎不盈,只既平。”王引之按:“只,当读为疧。《尔雅》:‘疧,病也。’……疧既平者,病已平复也……是病愈为平也。”两汉时期偶见用例。如:

① 上亡继嗣,体久不平,关东诸侯,心争阴谋。(《汉书·息夫躬传》)

② 今皇帝尚未平,诏中朝臣具复毁庙之文。(《全汉文》卷三十四匡衡《告谢毁庙》)

(2) “复”本义为返回,还。《尔雅·释言》:“复,返也。”《说文·彳部》:“复,往来也。”引申有恢复义。用于病情,指由病态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即身体康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医书《素问》《灵枢经》中。至汉魏六朝时期,“复”的用例仍不多见。如:

① 皆因他病兼之耳,或从伤寒未复,或从霍乱吐下后虚燥,……并宜各循其本源为治,不得专用此法也。(《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烦满方》)

②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三国志·魏志·方技传·华佗》)

③ 譬如医师未善治病,见人始欲生痈,虽有痈性未大成就,辄为破之,破已,血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药涂之,疮即还复。(南朝齐佛陀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卷五,24/708/c)

由于单音“平”“复”表义具有不确定性,故文献中常用“平复”。

(3) “间”,同“闲”,本义为空隙、间隙。《说文·门部》:“间,隟也。”段玉裁注:“病与瘳之闲曰病闲。”《正字通·门部》云:“病恒在身,无少空隙,今病既损,有空隙,故谓病瘳为闲也。”病情有所减轻,就像疾病过程中有了一个间隙。《广雅·释诂一》:“闲,愈也。”“间”的病愈义在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已见。至两汉时期,“间”的使用频率不高。《方言》卷三:“差、间,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可见,“间”在西汉时是南楚地区的方言词语,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不常见。如:

① 不出三日病必间,间必有言也。(《论衡·纪妖》)

② (张应)遂受五戒。斥除神影,大设福供。妻病即间,寻都除愈。(《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4) “全”本为完整、完好义。与“残”“缺损”相对。《说文·入部》:“全,完也。”如《周礼·考工记·弓人》:“得此六材之全,然后可以为良。”用于病情,则指身体完好,即引申出病愈义,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清代孙诒让《周礼正义》云:“《说文》:全,完也。引申之,病愈亦为全。”又作“痊”,即“全”之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干部》:“全,字亦作痊。”《玉篇·疒部》:“痊,病瘳也。”先秦已见,但用例不多。至汉魏六朝时期,用例渐多,但使用频率不高。如:

① 夫周流不休,犹病未死,祷卜使痊也。(《论衡·知实》)

② (王太子)问于病人:“以何等药得疗即痊?”(西晋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12/188/b)

③ 泰豫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上有疾不朝会。以疾患未痊,故改元。(《宋书·明帝本纪》)

(5) “佳”本义为美,好。《说文·人部》:“佳,善也。”《广雅·释诂二》:“佳,好也。”如《楚辞·大招》:“姱修滂浩,丽以佳只。”《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佳”由一般的善、好义引申为专指身体好、无病,又转指病情减轻、好转,是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如:

① 贤女委顿积日,治此,为忧悬。惟心,今已极佳,足下勿复忧念。(《淳化阁帖释文》卷二《后汉济北相涿郡崔瑗书》)

② 今在吾厩中,念犹悬心,小患耳,无所垂心,小患耳,无所垂心,须佳乃去。(《全晋文》卷二十三王羲之《杂帖》)

③ 诏答:“阳中感怀,知所患未佳,其情耿耿。”(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六)

5. 知、慧、憭、起

“知”“慧”“憭”“起”与病人身体痊愈、康复时的状态相似。

(1) “知”有知觉、意识义。如《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盖病甚则瞑眩、愦乱,病由重而轻、而愈则渐知觉,故病愈谓之“知”[7]。《方言》卷三:“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知。知,通语也。”可见,“知”在西汉时是指称“病愈”概念的通语。《广雅·释诂一》:“知,愈也。”“知”表“愈”义常见于医籍[8]。如 :

① 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素问·刺疟》)

② 天雄、白术、桂枝、龙骨,右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天雄散方》)

(2) 慧。《说文·心部》:“憭,慧也。”《方言》卷三:“知,愈也,或谓之慧,或谓之憭。”郭璞注:“慧、憭,皆意精明。”“意精明”是指精神气爽,用于病情时则指病患减缓而觉清爽。如:

①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素问·藏气法时论》)

②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3) 憭。据考查,“憭”仅见之于诸字书中,未见其文献用例。

(4) “起”本义为起立;站起。《说文·走部》:“起,能立也。”《广雅·释诂四》:“起,立也。”人生病了,不能起,治愈了,就能起身坐立行动,故可引申出治愈义。如《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又可用于病愈义,西汉时期已见,如:

①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中古时期文献用例较少。如:

② 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三国志·华佗传》)

③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后汉书·韦彪传》)

二、 中古“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

中古时期,“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主要由“瘳”组、“差/瘥”组、“除”组、“平”组、“知”组19个成员构成。其中“瘳”“差/瘥”“间/闲”“愈”“已”“平”“复”“知”“慧”先秦时期就已产生,其余均为中古新成员。这些词语在中古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我们上文已列举,现分析总结如下:

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成员中,“瘳”“差/瘥”“间/闲”都是西汉时期南楚地区的方言词语,《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瘳,或谓之间。”“瘳”出现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见其用例,而且从上古到中古一直广泛使用,但使用频率不及“愈”高。“差/瘥”“间/闲”最初都指病情减轻,西汉时期词义进一步扩大,《方言》中明确指出“差”“间”为病愈义。东汉时期,二者的使用频率都不高,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差”才逐渐广泛使用,而“间”仍不常见。

“愈”在先秦文献中使用范围广泛,但使用频率不高。西汉时期“愈”已经进入通语,开始广泛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愈”一直是“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常用词。“全/痊”先秦用例不多,至汉魏六朝时期,用例渐多,但使用频率不高。“已”在上古时期是表“病愈”概念的常用词,至西汉时期,“已”在出土文献《五十二病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仍比较常见。但到了东汉时期,“已”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用例很少,逐渐退出“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

“平”和“复”表身体康复义,均在先秦已产生,但在文献中的单用例一直不多见,大概是由于单音“平”“复”表义具有不确定性,故文献中常用“平复”同义并列双音词。

“知”和“慧”都在医籍中使用,但是从医籍的例证看, 这两个词一直都是指病情减轻而不是指病愈。“知”在西汉时是指称“病愈”概念的通语。“慧”的意义也只表示神志清爽,病情减轻。

中古时期,古籍中又出现了一批指称“病愈”概念的新词。

“除”“损”“起”均为汉代时才产生的新义。“除”虽在《方言》中已记载,但在西汉文献中鲜见其用例,东汉以后逐渐广泛使用起来,在汉译佛经中用例也较多,但不及“差/瘥”“愈”的使用频率高。“损”当病情转轻、病愈讲,习见于汉魏六朝文献。“起”中古时期文献用例较少。

“可”“佳”“胜”“停”约出现于晋代,为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在传统雅言文献中则较少见。“降”表病愈义很少单用,多与同一概念场其他成员组成同义复合词使用。

综上所述,中古时期,指称“病愈”概念的常用词是“瘳”“差/瘥”“除”“愈”“损”,“全/痊”在汉魏六朝时期,用例渐多,但使用频率不高;“可”“佳”“胜”“停”约出现于晋代,为晋人书札中的常见用语;“起”“间/闲”中古时期文献用例较少;“知”和“慧”都在医籍中使用;“平”“复”“降”在中古文献中的单用例一直不多见;“已”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用例很少,逐渐退出“病愈”概念场词汇系统。

三、 中古“病愈”概念场成员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病愈义的衍生与人们感知视角的变化有关。人们对同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认知角度感知,这表明人的大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组构某一感知到的情景。人类在认知和经验外界事物和内部感受的过程中,必然通过感觉器官对认知对象进行感知,而感知过程必然要受到感知对象属性的影响,也受感知的视角、认知主体的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在认知“病愈”概念过程中的认知焦点不同,从而对病愈情景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和认知:①以病人所患的疾病为认知焦点,突显“病情不再发展、病状减轻或疾病去除”这一特征;②以人的身体状况为认知焦点,突显“身体康复”这一特征。

关于词义历史演变的研究学者们大多是从具体的、特殊的角度来进行的。首先对一个个的词在意义上的演变历程进行描写和分析,然后归纳出其演变的方式以及演变的结果类型。诚然,单个的词义演变研究,是研究词义系统及其演变的根基与出发点,也是揭示词义演变系统性的重要所在。因此,我们在对“病愈”概念场各成员词义演变描写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运用概念场的理论来阐释词义演变的机制。

1. 病愈义动词的词义演变及认知分析

病愈义词语的语义结构表示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病情减轻到病患消除,这其间包括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移动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物体的运动意象。

因此,病愈义动词的语义结构是以意象为基础的,病愈过程形成动态意象,而这个有序的动态意象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思维空间上的认知行为,这就使病愈这个动态意象有了“长度”,从而形成一种抽象的时空运动。

此外,病愈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之一。人们对这种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病愈义形容词词义变异运用的心理基础。按照人们认知新事物的过程,人们趋向于在性质相近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自觉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新事物的特征进行模拟、甄别,通过联想,在比较中寻找和建立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在一定的认知域内以显著度的事物转喻借指不显著的事物[9],通过隐喻、转喻以及心理意象等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可见,认知模式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形成的纵横交错的认知模式的网络。病愈义的衍生也是源于人们的这些认知规律。认知主体选择以所患的疾病为认知焦点时,突显病情本身不再发展,而且逐渐减轻,直至病状的完全消除,因而在大脑中产生了“病愈”的意象。

表达这一意象的成员通过不同的演变路径衍生出病愈义,具体分析如下:

(1) “差”“损”有减少、减损义,“降”有减少、减退义,“可”有程度轻义,这些词都和程度的减轻密切相关,病症的消弱也是程度上的减轻,有相似之处,故通过隐喻方式,都衍生出病愈义。

(2) “除”有清除、去除义,“停”“已”有停止义,“胜”有克制义,都和程度的消失或克制有关,病症不再发展或已消除即为程度上的消失,有相似之处,故通过隐喻方式,都衍生出病愈义。

2. 身体康复义单音动词的词义演变及认知分析

认知主体选择以人的身体为认知焦点,突显“人的身体状况好转或完全恢复健康”这一特征。因而在大脑中产生了“病愈”的意象。

表达这一意象的成员通过不同的演变路径衍生出身体康复义,具体分析如下:

(1) “平”有安舒义,“间”有空闲、舒适义,“全/痊”有完好义,“复”有恢复义,“佳”指一般的善、好,而人的身体痊愈、完全康复时的一些表现与此相似,通过隐喻方式,这些词都衍生出身体康复义。

(2) “知”有知觉、意识义,“慧”“憭”可指人的头脑清明,“起”指起立;站起,这些与病人身体痊愈、康复时的状态相似,通过隐喻方式,衍生出身体康复义。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意象的形成(概念的形成过程)反映人们具有以不同的方式构造感知到的同一情景的能力,不同意象的形成取决于注意力对认知域的选择、注意焦点(或突显)、视角及抽象程度。以上参数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同一情景构成不同的意象。”[10]

[1] 李学勤. 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J]. 周易研究, 2003(5):6.

[2] 陈贻庭. 古籍中表示“病愈“意义的词[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4):37.

[3] 张联荣. 古汉语词义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93-294.

[4] 郭颖. 《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79.

[5] 方一新. 《世说新语》词义散记[J]. 中国语文, 1990(6):455.

[6] 江蓝生. 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112.

[7] 华学诚.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262.

[8] 董志翘. 中古近代汉语探微[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265-266.

[9]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第1卷), 1999(1):7.

[10]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34.

【责任编辑 李美丽】

On Evolution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Meaning of Recovery Concept Field in Medieval Periods

Jiang Lili1,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2.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The medieval periods commonly used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of the recovery concept field are selected, the usage of nineteen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in medieval literatures is described from the synchronic point of view, such as “chou(瘳)” “chai(差)” “chu(除)”“ping(平)”and “zhi(知)”, etc., and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ir meaning are explored. Using the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motiva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ir meaning are explained.

recovery; concept field;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 cognitive analysis

2016-09-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1869); 杭州市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2016RCZX37)。

姜黎黎(1981-),女,吉林农安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2095-5464(2016)06-0731-06

H 131

A

猜你喜欢

中古用例词义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字意与词义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