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与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对比研究

2017-01-09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英国

刘 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93

英国与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对比研究

刘 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93

随着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兴起,立法不足,缺乏组织,志愿者自身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等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而在发达国家,海外志愿服务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通过与历史悠久的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的对比,中国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借鉴西方的经验,发展海外志愿服务。

英国;中国;海外志愿服务;比较

海外志愿服务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在西方兴起,在中国也已经发展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直到近十年,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志愿服务才开始为大众所关注,而2016年里约奥运会又让人们开始认识海外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能够在公共管理领域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英文海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对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英中海外志愿服务现状

(一)英国

1、历史悠久,机构健全

英国是较早派出海外志愿者的国家。其中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VSO)是其中的代表,其始于1958年,Alec和Mora Dickson应朴茨茅斯主教的来信,招募了16名英国志愿者,并把他们派出到东南亚的加里曼丹(旧称婆罗洲)教授英语。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是一个通过志愿者的行动消除全球贫困和弱势的国际发展机构,通过派遣志愿者到需要帮助的国家,让他们与当地人们分享技能,共同创新,共同学习,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迄今为止,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已经向非洲、亚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以及东欧一些最贫困的国家派遣过3万多名志愿者。现在每年都有约1500名志愿者活跃在这些地区。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在加拿大、荷兰、肯尼亚乌干达、菲律宾和印度建立了伙伴机构,成立了iVolunteer Overseas (iVO),并逐渐演变成为国际联盟的形式。

2、依托项目,国际招募

国际志愿者可以从所有的基地进行招募,并将他们可以放在任何一个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的项目当中(如爱尔兰志愿者可能在尼泊尔工作,或乌干达志愿者在塔吉克斯坦工作)。2011年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与其他组织合作,推出了国际公民服务(The International Citizen Service , ICS),项目最初由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支持,现在雷励国际 (Raleigh International)和泪水基金( TearFund )也在提供资金,每年往60个国家派出3000余名志愿者。迄今为止,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投入超过43000志愿者工作在1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发展项目。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已经从英国的慈善机构成为了国际性的组织,并在7个国家成立了招聘基地。

(二)中国

1、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志愿者组织在全球范围兴起并发展,近年来当代中国本土的志愿者组织的规模与数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一系列独特而重要的功能。自1993年起,中国的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并日益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支持。如“国家汉办”派遣海外从事华文教育的志愿者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在得到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海外志愿,自发为主

以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为例,里约从全球吸引了约5万名志愿者,其中有来自156个国家的国际志愿者1万人,中国志愿者约占1%,来自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国际志愿者与巴西志愿者一起为里约奥运会提供各种志愿服务。①里约奥运会的志愿者没有薪水,另外还要自行承担食宿和交通等费用,组委会仅为志愿者提供服装、里约当地的交通补助和每日一次工作餐。②同时中国的志愿者通常是单独申请,独自参加里约奥运会的选拔和参与。

以陈韵和刘晨两位志愿者的经历为例,介绍中国志愿者在里约奥运会申请以及做志愿服务的过程。

申请成为里约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万元,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她和几位志愿者通过网络相识,提前租住了巴哈新区的公寓,离奥运场馆不算远,每个人平均房租为3500元。“我们平时自己买吃的,做饭也不贵,全程吃住行大概要花费2万元。”陈韵说,她们在食宿方面得到了一位里约老爷爷的免费帮助。“报名之前,就知道主办方对志愿者不提供住宿和机票。”③

志愿者的福利还一些观赛福利等,但总的来说,这些“回报”与志愿者个人金钱与精力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志愿者的自发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情怀。

3、管理滞后,未成合力

以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我国海外志愿服务为例,志愿者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组织管理,没人统计志愿者的手机号或者联系方式,志愿者一旦不出现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就彻底失联。可以看出,在中国海外志愿者参与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过程当中,志愿者主要是靠个人的热情和能力报名和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志愿活动的,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对于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是非常明确,接受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也并不太多,并缺乏相应保障。

二、英中海外志愿服务对比

可以看出,与传统拥有较长志愿经历的国家相比,无论是志愿团体还是个人,英国与中国在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志愿者的招募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志愿服务文化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志愿服务直接源于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因此志愿服务本身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19世纪初,英国为了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在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会社”,这个模式在英国其他城市也流行开来。“在英国志愿者中心和志愿组织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关系,作为独立于政府之外兼具民间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志愿组织不仅仅越来越专业化和独立化,而且逐渐形成了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中心和组织之间的互动指导和合作关系”。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更多的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志愿者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才是志愿服务的关键,其通过派遣国际志愿者支持地方志愿者中心的发展,通过支持地方志愿者中心为本地志愿服务机构提供能力建设,宣传和推动地方志愿服务的发展。④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简称CYVA)是中国较大也具有影响力的志愿者组织,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官方网站中对志愿服务的定义是“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者指“那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⑤

但是中国大众对于志愿团体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中国西部的民间环保组织在没有任何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书籍义卖和极为有限的零星捐助,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建立起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又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在可可西里孤军奋战了10年。”这些志愿者和志愿团体的精神当然值得赞赏,但是却让大众对志愿者的认知产生了一些偏差。尤其是海外志愿者,单纯依靠志愿者自身的力量,成为了志愿者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对于义务的强调,以及对权利的忽略,使得中国的志愿服务总是跟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但是仅仅是无私奉献难以促进海外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足和健康的发展。

(二)志愿者队伍的培养

志愿者的人员招聘与培训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型的国际组织,需要招聘更多专业性的人才以及熟悉当地能够帮助组织进入实地的人员。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不应该仅仅把志愿者当作临时解决组织人员危机的办法或者廉价劳动力,而是把他们当作组织的成员。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最大的特色就是志愿者服务,其人员招聘方式、培训方式和管理方式比较规范合理,招聘方式包括网络公开人员招聘和电子邮件申请,职位空缺情况和详细说明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开。此外,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还通过培训当地的志愿者,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促进这些国家的发展。

中国海外志愿者在招募方面有所不同,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海外志愿项目为例,还主要考虑了志愿者的政治表现等因素。⑥2006年的利比里亚服务队为例,青年志愿者是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由山东团省委招募选拔的。⑦在这些项目政治性和外交意义较强。而像里约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性赛事,中国国内没有统一的招募,主要是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报名和参与的。另外,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也会在中国招募志愿者,并派向海外,如格林卫中国⑧。可以看出,中国的海外志愿者招募形式比较多样,官方的海外志愿者招募会考虑志愿者的政治思想等方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往往有一套自己的已经比较成熟的招募制度和程序,而还有一部分志愿者是以个人的身份直接寻找并参与海外志愿项目。

(三)志愿者的权利保障机制

目前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英国和日本等志愿服务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着广泛的公民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具备比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和较强的公共政策支持。20世纪以来,英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苏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SCVO)、威尔士志愿行动理事会(WCVA)、北爱尔兰志愿行动理事会(NICVA)等具有代表性的伞形组织更是在英国志愿组织的管理、服务以及志愿者参与实践上起到了核心作用。

而中国志愿者保障机制明显不足。从里约奥运会当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志愿者人数虽多,但是并没有官方的组织来指导和支持。2015年《奔跑吧兄弟》在墨尔本的录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有志愿者称被要求水中泡近2小时,工作人员不让其上岸⑨。这个事件首先本身尚还存在争议,但事件本身暴露的重要问题是,由于缺少法律和组织的保障,一旦发生问题,志愿者个人的力量过于微弱,不足以保障自身权利。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权威的志愿者全国性法律,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同时也打消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志愿者人数的上升和志愿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障碍。

三、英国经验对我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启示

(一)形成对志愿服务的全面认知

我国的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较晚,目前我国公众对于志愿者的了解还不广泛,也不深刻。由于缺乏对志愿者活动的认可制度,因而不能有效地激励全社会的参与。在中国大量的志愿者并不属于任何志愿者组织,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是出于个人的理想和情怀。同时,也会在社会中造成了“志愿服务就是无偿劳动”等认识误区的产生。大众往往会低估无偿服务创造的价值,即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轻视。这使得在中国,成为一名海外志愿者,成为了一件成本很高,没有保障,很难找到自豪感的事情,会造成志愿服务的不可持续性。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个人的付出,更需要良好的组织的支持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更需要全社会的文化认同。

(二)尽快建立组织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志愿服务体制

即使是组织保障机制较为完善的机构,如VSO这样有大量海外志愿者的国际组织,也依然会存在安全和健康问题。每年,VSO会派出数百名志愿者去海外,在发展中国家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工作。Bhatta P, Simkhada P, van Teijlingen E在2009年的研究分析了VSO志愿者遇到的风险和问题。研究者通过对219名已经返回伦敦的VSO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腹泻(79.9%)是最常见的问题;超过六分之一的志愿者的经历过事故,超过四分之一的志愿者遭受过攻击行为(包括语言暴力)。研究结果说明,志愿者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以及之后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对于志愿者来说,能否保证安全和健康问题会影响他们是否加入,或者继续自己的志愿者工作。而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对于那些回国后,仍然因为志愿者经历而受到健康问题困扰的志愿者,则需要思考是否要对他们后续的健康的问题负责,以及是否会影响项目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而中国的海外志愿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组织和相对固定的成员,往往是项目为导向的。尤其是政治意义和外交导向,或者像里约奥运会这种国际性的活动,缺乏长效机制。这会导致三个问题:一是稳定性。我国海外志愿服务存在志愿者组织身份不明确、志愿者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资源和法律乏保障等问题,因而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二是专业性。由于现在组织不能完全覆盖,所以,我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培训还不够规范,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内容还不能满足海外志愿服务的需要。致使我国海外志愿服务专业水平不够。三是保障性。由于没有组织机构的强大支撑,阻碍海外志愿服务的另一个大问题是资金的短缺。这导致了中国海外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缺乏生活和安全保障。对于中国政府和志愿组织来说,应该积极调整组织的运行模式,借鉴志愿活动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发展适合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道路,顺利实现服务组织和服务行为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适应海外志愿服务的新形势

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每一个国家甚至个体的发展都会与国际社会的密切相关。作为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紧跟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是非常必要的。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在考虑自身发展方向的时候也参考了国际发展趋势。2015年9月,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召开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该目标为后2015发展议程的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旨在为下一个15年世界发展提出目标。该目标共含17项,在未来15年内,将取代现有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 引导国际发展工作,各国承诺努力使新议程到2030年得到全面执行。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水与环境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其重点包括:消除贫困和饥饿,促进经济增长;全面推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致力于在这个全球性的目标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成为这个运动的中心。我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应着眼于未来,制定明晰的规划和目标。在后2015发展议程时代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以使志愿服务达到最佳效果。

注释

①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zgzyz.cyol.com/content/2016-08/02/content_13424280.htm

②凤凰体育网http://sports.ifeng.com/a/20160804/49716546_0.shtml

③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6-08-18/docifxvcnrv0190538.shtml

④翻译整理自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官网

⑤中国青年网http://hwfw.youth.cn/xgzl/200502/t20050221_17223.htm

⑥中国青年网http://hwfw.youth.cn/xgzl/200502/t20050221_17224.htm

⑦中国青年网http://www.gqt.org.cn/newscenter/tendency/200906/t20090629_263556.htm

⑧更多详细资料可上格林卫官网查询:http://www.greenwaychina.org/index.php/zh/

⑨中国网http://ent.china.com.cn/2015-11/27/content_37174157.htm

[1]尚磊,王名.论我国志愿者保障机制的完善———以“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为鉴[J].未来与发展,2008(8):85-86

[2]利辉,Song Arron.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J].国际人才交流,2005(2):10

[3]文中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资料部分翻译整理自官网,https:// www.vsointernational.org.

此历史部分出自History 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VSO).VSO official website, Available at: http://www.vsointernational.org/about/history(Retrieved 3 October 2015)

[4]陆波.论英国志愿服务模式对广州志愿活动转型的启示[MPA学位论文]. 兰州大学,2008年:15.

[5]邓康延.亲历可可西里10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1.

[6]丁开杰.英国志愿组织联盟与志愿者参与实践——以英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为例[J].理论月刊,2009(3):148.

[7]王娟.中国志愿者立法问题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15年:1.

[8]Bhatta P, Simkhada P, van Teijlingen E, et al (2009)‘A Questionnaire Study of 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VSO) Volunteers: Health Risk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16(5):332~337

[9] VSO Global Annual Review 2015, VSO official website, Available at:

http://story.vsointernational.org/annualreview2015/?_ga=1.24 9860997.249411133.1447556632(Retrieved 3 October 2015)

刘晴(1992—),女,湖南永州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国际发展和农村发展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英国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