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017-01-07刘宗强

财会学习 2016年23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成本管理事业单位

刘宗强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受政府和人民的委托行使各项职能,在职能的行使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就形成了事业单位的成本。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各单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投入资金的逐渐递减,在事业单位中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长期以来的会计核算执行的是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将核算的重点集中在各项经费的预算收入与支出上,对于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观念并不重视。有的事业单位甚至以预算支出代替了成本管理,用业务考核代替了绩效考核。不难看出,长此下去,我国事业单位必将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将大大影响事业单位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我国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沿用的基本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变化,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业务种类日益增加、各种支出不断攀升,成本控制趋于复杂化。纵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现状来看,问题频出,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因此,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与管理,将对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奠定基础,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有序长远发展起着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用这些拨款购置各项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资产,并为社会提供各种职能服务。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国家财政拨款的监控,从而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国家财政资金被别有用心的人侵吞、贪污、浪费,合理规避各种风险的发生,进一步规范资金的支出流程,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开支。

(二)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核算必须严格遵照内部控制制度来执行,加强对事业单位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将对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为会计核算提供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的基础信息资料,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有的事业单位尚未完全落实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最终引发会计核算信息失真问题严重。

(三)有利于事业单位业务法制化

我国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执行。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再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为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能够依法进行。

二、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在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认识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如:某科研单位中,虽然已经开展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并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有的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虽然在逐年提升但是成效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一些方面的成本管理还流于形式。究其实质主要是由于该单位的管理顶层缺乏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视,单位的中层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造成的。在目前我国的这种体制中,以官僚化的组织结构为主的事业单位中,领导的关注程度对于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的高层领导不重视从而导致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整体上对成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能,就是一种年初下达成本核算的指标、年末进行考核的过程,忽视了对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的控制。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缺乏目标性,成本管理内容片面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逐渐开始重视成本核算与管理,并逐渐意识到成本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成本管理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囊括了不同的内容,但是,这些不同方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缺乏管理的主线,不同内容的成本管理目标极为分散、与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链接存在较大的缝隙,这为事业单位的战略性发展与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重视的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成本控制,忽略了战略层面的成本控制;还有的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中仅凭个人经验进行判断,片面地强调成本核算与管理就是降低成本、节省各项开支的过程。

(三)缺乏对成本核算过程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有的事业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成本管理职能部门,但是,该职能部门会并未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成本核算、管理、控制、执行情况等起到太大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在履行单位领导的命令,或者将职权赋予了单位的领导。例如:有的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部门主要是参与了单位的前期成本预算与考核这两头的管理工作,而对于成本核算中间环节的管控过程参与度低,并未真正起到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化监督职能和作用,这并不利于成本管理的实现。

三、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合理控制成本

与现代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比较宽松,特别是在预算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将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因此,事业单位应学习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方法,严格健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成本,按照预算的规定进行成本工作,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另外,还必须尽快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使其准确、有效地完成对成本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发挥整体战略协同效应,促进以战略为导向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战略管理都是核心内容,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支持国家战略发展的同时制定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构建符合单位发展的文化建设氛围,为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撑,为成本管理战略目标的实现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只有这样的成本管理目标才真正具有灵魂,才能真正实现事业单位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不再空洞的战略目标,才使得成本管理一步步向着战略的方向发展和迈进。

(三)反对形式主义,降低成本浪费现象

我国事业单位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较强的形式主义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的面子工程害死人,表现在具体工作终究是不作为、少作为、做事浮夸、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做事情缺乏务实性、各项经费严重超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事业单位的成本居高不下、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树立务实、为民、清廉的工作作风,在单位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成本支出的有效降低,节约财政资金。

总之,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成本控制,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促进事业单位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丽.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2]潘新梅.如何不断加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

[3]水秀仙.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

(作者单位:胶州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成本管理事业单位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