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7-01-07于丰东
文/于丰东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文/于丰东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决定着事业单位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和单位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故当前人们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高度关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施行以来,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将其作为单位建设的标准,将其引入到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中。只有制定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的执行力度,从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社会服务,并要从法律法规、制度、机构、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完善事业单位的控制机制,才能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消除内部控制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财政部等部门颁布了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在规范中着重对事业单位的内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方向。然而在引入新规范时并没有真正将其落实到实处,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贪污腐败、私设小金库、违规操作、对国有资产违规处置等,对事业单位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让员工及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遵循法律法规,加强对风险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构和监督机制,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内控水平,降低内部控制管理风险。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当前内控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是为满足社会公共效益为目标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单位,其内部控制可以概括为通过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来实现规划和总体目标,并在该过程中实现自我防范和约束来降低或者规避风险。内控的内容包括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监督、控制活动与控制环境等一系列工作,并在内部控制中融入会计财务系统与行政金融等管理体系。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尽最大程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并要贯彻和落实国家政策和政府的要求,保证资金的完整与安全,在使用、采购和报废处理等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对资产进行优化和分配,并要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各种工作必须要遵循法律和法规。
事业单位控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货币资金的控制,资金是事业单位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控制风险高,流动性强,必须要加强对资金货币的严格控制,控制其审批、授权和收支等情况,对于货币资金等相关的人、机构、部门和岗位等都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树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授权制度,保证货币资金在事业单位内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付款和采购业务需要根据内控制度进行,事业单位采购、付款等业务必须要通过规定的流程进行,严格按照申请、审批、调研、购置、检验和付款等一系列流程,并要加强对各个流程的监督和检查,保证顺利进行;对内部固定资产进行控制,通过账簿记录、会计核算、审查等手续来对日常固定资产的流向进行明确,包括固定资产用作采购和招投标等项目;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决策制度,从项目立项到具体实施的一系列流程进行完善,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内控,具体的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设计和规划,将任务分配给工作人员,必须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在工程项目进行中加强对预算、工程监督、招投标等监督,并要对工程质量和竣工决算环节进行控制,避免超支、偷工减料和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明确内部收入控制,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就需要遵循内控原则,保证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全面性、规范性、制衡性和适应性,能够完成总体目标,且规避其中的风险,提高内控水平和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内部控制的不够重视,故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事业单位将一般的规范制度用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很多纰漏和错误产生,实际控制工作中通过个人工作经验等进行控制,控制范围小,控制效果差, 很多项目的控制没有参照和标准,控制行为难以约束和限制,导致控制事件的发生。
(二)缺少内部控制意识
由于事业单位领导等对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导致管理人员与职工等对内部控制认识程度 较低,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只是看做预防舞弊等现象。故针对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仅从表面进行学习,执行力度较低,未将制度落实到实处。没有真正认识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际是规避风险、加强管理,从而提高综合控制水平的工作,对内控的监督和约束力度较差,未建立领导、管理和职工三位一体化内控管理体系。
(三)信息沟通力度差
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使得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难以对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纪检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等同级部门缺少沟通,对财务控制活动和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不能实现人人参与和人人监督的局面。
(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差
内控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开展工作时各部门权责不清、管理范围模糊。导致工作人员缺少对控制制度的依赖性,有法不依,难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政策。事业单位缺少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的培养,缺少对内部控制问题的讲解和指导,容易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偏差。
(五) 内部与外部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内部审计主要针对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管理领域受限,未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而外部监督重点针对审计和财政管理等,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等都是注重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等[1],对资
金效益和监督工作忽视,缺少对其进行实质性检查和监督。
三、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
有必要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法规,因规范内容较为模糊且冗杂,真正在具体的项目建设中落实度较差,故必须要根据规范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内控的具体条例等,或者建立评价等[2],在评价中包括具体的建设原则、目标、范围、主体、责任方、内容、评价模式、报告和风险等一系列项目的指导,强化对自身的评价,并在具体实施文件中确定审计责任、审计范围、审计主体等内容。
(二)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事业单位之所以内部控制风险大,纰漏多,是因为单位人员素质较低,对内部控制认识缺乏。故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讲解和宣传,树立职工和管理人员等对内部控制的正确意识,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定期的抽查和考核等。
(三)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必须要牢牢把握核心部分,对核心建设部分进行规划、设计、评估和分析,并查找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对容易出现风险事故的部分进行着重检查,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3],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中。
(四)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构
由于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和不健全等现象导致内部控制出现设计缺陷,故在具体落实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针对具体的项目设立内部控制机构,按照业务流程和规定进行落实,并对具体项目进行审核、检查和监督,分析单位的业务流程,通过建立控制机构来加强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和限制,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五)加强内部的审计监督
明确内部审计和监督的范围和职责,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范和相关规定的部分进行纠正,并责令修改,避免风险和事故发生[4]。
四、讨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繁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并加强宣传和指导,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降低控制风险等,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1]周艳.浅谈加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4(5):63-64.
[2] 李晶晶.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思考[J]. 会计之友,2014(06):27-29.
[3]陈维静.对我国市政维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探讨[J].商业会计,2015(24):90-91.
[4]蔡丽兰,镇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5):69-77.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矿产资源税费监控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