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初探
2017-01-07文/薛燕
文/薛 燕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初探
文/薛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不断变化与发展,企业竞争日渐白日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假如企业想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自身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进行加强。在本文中根据企业自身实践经验和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的调研相结开展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相互关系,并提出几点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控制
目前,在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外市场中,企业想保持不倒地位,必需完善内部控制,使各界把目光放到企业内部控制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前进,资本运行风险已成为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绊脚石,进而风险控制与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面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企业必须从自身内部控制为出发点,避免企业财务风险,想要保证企业资本市场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之间相互关系展开分析,就探讨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概述国内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发展状况而言,在国内经济发展早期,内部控制控处在整体框架之前,而风险控制则处于传统风险控制,此时的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之间相互独立。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增多,风险控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在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和危险一一辨别。而企业内部控制以确定一些企业经营活动为主要关注点,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的控制为主要控制对象,而忽略了在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过去的风险控制也只是在经营生产活动中被动的面临企业不可控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规避风险。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发展前景大好,企业业务在不断扩大,但是企业财务较薄弱,忽视企业沉淀风险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套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的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因此,没有构建起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导致大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观念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般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现在,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管理应该进行加强,所以,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意识是企业的必修课,逐步的优化与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并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不足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减少企业损失与危害。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济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
由于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与整体资本容量较小,所以不能估算企业在建立和规划结构的过程中发展的经济需要,最终使得不完整的经济结构。因国内外市场变化万千,很多企业选择贷款等负债手段来解决企业内部资金问题,来确保企业顺利发展,但不能根本解决企业发展的经济压力,也可能导致企业利润没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危机和财务风险。来自市场经济风险是这些企业难以规避的,而企业正常运行的条件是产品,所以,企业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自身产品和市场不准确的定位,没有深入地分析市场真正需求,对产品没有分析和预测未来发展,而导致企业陷入经济危机。
(二)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伴随着万千变化的国内市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环点,不仅与企业的经济运行有着紧密相关,而且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原先的内部控制工作弊端渐渐暴露出来。首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进行过程中,部分领导仍就保持着原来的思想观念,企业领导与工作人员直接交流非常少,其信息传递常常终止,这也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形式化和边缘化,最终造成深层问题的原因。且内部控制工作仅仅是一些企业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保障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因此,缺乏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得没有真正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虽然很多企业有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但由于不合理的人才结构,相关人员的继续培训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而延后内部控制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对我国企业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断加入到世界经济的漩涡之中,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中,所以,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不仅承担着外部环境的经济竞争,而且解决内部经济的各种问题,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风险考验。然而,我国企业并未意识到这种种风险的存在,只是将焦点放在财务风险中,忽视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三)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通过对我国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结构的调查总结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落实,而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有效价值。企业的控制中要健全的治理结构,合理企业权利设置,才能保证有效开展企业内部控制。
在中国,内部控制很难发挥其有效的成果,因为大多数企业的监督制度都没有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方法,有些企业慢慢意识到监督制度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制定了一成套相对科学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制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往往存在于形式,导致无法进行一系列有效制约与监督企业领导行为,导致企业存在巨大风险。
三、优化完善企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风险控制制度,不断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全面识别企业财务风险是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体现,也是风险控制最初任务。企业应该有效区别机会与风险,识别各类的风险,进而更好且有效的防御风险;通过准确定位来构建企业的风险控制识别体系, 同时不断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并通过企业的内部抓起, 合理细分风险事项。具体体现如下:完善企业内部部门设置和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发挥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企业要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准确定位,改革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国有股份比例,提高企业股权多元化和企业股权框架,积极引进银行、基金、其他企业法人和外部投资者,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企业要注重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独立董事会监督地位,让其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避免将独立董事制度架空,提高独立董事地位,以解决虚位而控制力不足。另外,企业要不断健全内部法律环境,为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提出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的风险控制对企业的文化与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企业的目标以及利益也有直接的影响。它能塑造企业文化,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有相应的信念与态度在实际生产活动当中所执行的信念与态度,企业内部员工才有意识的进行自觉控制,员工自觉控制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根本,是其他控制因素是否发挥作用起决定作用。不仅要企业本身开展很多企业财务管理,更需要金融机构或单位进行协助操作。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专业能力较强,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正确的、相应的财务管理操作和建议。风险评估、识别是企业风险控制的体现。而且精细化和专业化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因为受市场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让一些金融机构企业来完成,企业这些财务活动非常复杂,需要运用金融活动来完成。所以,要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防范风险意识,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意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防范企业的各种潜在风险,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还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掌控,当外部环境波动大或者不稳定时,这时就更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管理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企业相关人员通过自身专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减少损失,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客观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三)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主导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主要力量,在企业中内审人员地位即重要又特殊。在现代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求。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内部监督制度的主导地位,要做好这两个方面,表现如下:一方面,企业必须具有独立和权威的内部审计,才能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采用风险主导的审计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目的是有效杜绝错误的出现,降低企业的潜在风险,促进企业生产与销售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经济价值。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水平,提供能够规避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经济挑战,加强企业对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意识、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面对各种内外风险,企业要谨慎周密、认真仔细地做好应对工作。提出风险工作科学合理应对方案,管理层要加强自身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所以企业应该从全局考虑,再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行活动。
[1]谢艳丽.探析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国际商务财务,2011(2).
[2]张桂玲.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 会计之友,2009, 6.
[3]罗绍德, 唐群力. 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11.
[4]邓顺峰. 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析[J].商业经济,2013(7).
[5]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9.[EB]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59403304.html.
[6] 陈琳.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探究.会计师,2015.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