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观察
2017-01-07王慧纬张自华张志南
武 文 王慧纬 张自华 焦 阳 张志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观察
武 文 王慧纬1张自华2焦 阳3张志南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9例腱鞘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火针组39例运用中医火针进行治疗,手术组40例采取外科手术方法治疗。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囊肿直径;并统计手术副损伤情况及疗效。结果 火针组治愈率94.9%,总有效率97.4%,手术组治愈率80.0%,总有效率90.0%,术后复发率10.0%,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囊肿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火针组囊肿直径明显小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未出现副损伤;手术组神经损伤2例,血管损伤3例。结论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显著,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腱鞘囊肿;火针疗法
腱鞘囊肿多发于关节部腱鞘内,以腕部、足背、腘窝等处多见,囊肿呈球形或半球形质韧肿物,边界清晰,与筋膜相连,相对固定,内含胶状黏稠液体,呈无色透明或淡黄色[1]。目前,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关节及腱鞘处的外伤性刺激和过度劳损有关[2]。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以女性多见。中医学认为,腱鞘囊肿属于筋瘤、筋结、筋聚、筋痹范畴,多由于关节等处过度持重、反复活动、长期受力等所致邪气所居、伤至筋膜、气血阻滞、夹痰夹瘀凝结、水液瘀聚于骨节经络而成[3]。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抽吸注药、针灸、压破法、手术治疗等,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等缺点。因手术切除相比于其他非手术治疗见效较快、治愈率较高,且术后常规使用抗炎药,术后感染率小。因此,手术切除在临床上是医生比较青睐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切除存在费用高、可能留有瘢痕等缺点,有些患者不能接受。火针疗法是较古老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内经》中称为 “焠刺” ,火针称为 “燔针”,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灼刺人体一定腧穴或部位,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医疗方法。火针借 “火” 之力而取效,在临床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13-02—2015-06,我们采用火针方法治疗腱鞘囊肿39例,并与手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9例腱鞘囊肿患者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和疼痛科收治的住院(45例)及门诊(3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火针组39例,男11例,女28例;年龄24~42岁,平均(33.7±6.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9.7±2.6)个月;囊肿位置:腕部27例,足背11例,腘窝1例;囊肿直径0.5~1.9 cm,平均(0.7±0.2) cm。手术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23~40岁,平均(31.2±7.1)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10.3±3.6)个月;囊肿位置:腕部25例,足背13例,腘窝2例;囊肿直径0.6~2.1 cm,平均(0.8±0.2) cm。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诊疗常规》[4]:①病史:以青壮年女性多见,慢性起病;②临床表现:关节部腱鞘内的球状或半球状皮下囊性肿块,无特殊不适或有轻度压痛、痠胀感,影响活动,外形光滑,边界清晰,触之有囊性感,活动度差;③B超: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晰,呈中或高回声,囊肿无压缩性,囊内呈单房或由间隔分成多房,内部呈低回声影;④X线摄片显示骨关节无改变。
1.3 治疗方法
1.3.1 火针组 采用由钨钢材料手工制成的贺氏中粗火针,针头直径0.40 mm,针体长度33 mm。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以充分暴露囊肿部位并使囊肿处皮肤紧绷为佳。酒精灯放置合适位置,既要方便术者取针,又要保证取火后能迅速取捷径刺入进针点。对囊肿局部及术者左手拇指、示指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术者将囊肿内容物推压至一侧,以囊肿最高点下方柔软处为进针点,选择进针点时注意避开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术者左手固定好囊肿部皮肤,右手持火针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将针尖及针体加热至通红发白,将烧好的火针迅速刺入囊肿,刺入深度以达囊肿基底部为宜,迅速拔针,整个插拔过程连贯迅速,用时约0.1 s,可有囊液流出,随后再于囊肿四周浅刺2~3针,从囊肿一侧向另一侧挤压,将囊液充分挤出,囊肿局部及四周常规消毒后加压包扎,嘱患者伤口处避免沾水,保持干燥。火针治疗次数视患者初次治疗情况而定,1~3次为1个疗程。
1.3.2 手术组 充分暴露囊肿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切开皮肤,两侧延长切口各0.5 cm,暴露囊肿。用血管钳进行钝性分离,剪断囊肿与皮肤、肌腱、筋膜、骨膜等粘连处的结缔组织。钝性分离时不要破坏完整的囊壁,将囊肿剥离完全,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及肌腱。充分止血并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切口,反复检查确保囊肿组织已被完全去除。将伤口缝合、消毒,加无菌纱布进行加压包扎,嘱患者伤口处避免沾水,保持干燥。
1.4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治疗后6个月)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囊肿的部位、直径、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情况,我们取囊肿直径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囊肿消失或体积缩小2/3以上,6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囊肿变软好转或体积缩小1/2以上;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囊肿体积无改善。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手术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疗效优于手术组。
2.2 2组治疗前后囊肿直径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囊肿直径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手术组同期比较,△P>0.05,#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囊肿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火针组囊肿直径明显小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副损伤情况 火针组未出现副损伤;手术组神经损伤2例,血管损伤3例。
3 讨 论
腱鞘囊肿是西医病名,是指发生于关节部位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以青壮年女性多见,患糖尿病者好发。其常见于掌指关节、腕部、腘窝、足背等肌腱活动频繁处[6]。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的使用愈加频繁,腱鞘囊肿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对腱鞘囊肿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关节炎症等有关[7]。也有研究认为,腱鞘囊肿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或黏液变性所致,如McKeon KE等[8]曾提出非创伤起源的腱鞘囊肿可能与广泛性的韧带松弛有关。囊肿内部常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起病缓慢,局部常有痠胀或压痛感,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关节活动[9]。囊肿一般不会自行吸收,需要及时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有抽吸注药、针灸、压破法、手术治疗等,以手术切除多见,但手术中很难将囊壁完整切除,特别是一些多房及深部的腱鞘囊肿,这就是疾病复发的隐患[10]。并且手术切除还存在流程繁琐、创伤大、费用高、术后抗炎时间长、可能留有瘢痕等缺点,所以患者一般不同意进行手术治疗[11]。抽吸注药是用无菌注射器将囊液抽净后再向囊腔内注射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此方法操作简单,但治疗后易复发。针灸法是在囊肿周围用针刺入并留针20~30 min,拔针后将囊液挤出并加压包扎,此种方法疗程较长,往往需要连续治疗数天甚至数十天,且存在易复发等缺点。对于一些囊壁较薄的腱鞘囊肿,压破法较为便捷,可用指压法将囊壁挤破,让囊液流出并加压包扎,由于囊蒂和囊壁并未清除或破坏,所以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对比上述几种治疗方法,中医火针治疗腱鞘囊肿方法简单易操作、耗时少、创伤小且复发率低,容易得到患者的接受与认可。腱鞘囊肿与中医学“筋结”“筋瘤”“聚筋”等病症相类似。中医学认为,腱鞘囊肿多因外伤、机械性刺激、慢性劳损而劳伤经筋或长期应力等所致筋脉受阻、劳筋伤膜、气血郁滞、局部血运不畅,寒凝气结,水液积聚于骨节筋膜处所致。近年中医观点指出,腱鞘囊肿中的囊液为阴浊之液,是瘀血聚集、寒湿内阻而成[12]。而火针又称为燔针、烧针,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最早记载于《灵枢》,是传统针灸的方法之一[13],古称“焠刺”,具有祛风散寒、散结、温通经络、祛腐生肌的作用[14],尤其适用于寒则筋急之病症。《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有关研究发现,火针点刺可达到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的作用[15-16]。火针治疗腱鞘囊肿,就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加热至通红,借助火力高温灼烧及穿刺之力,破坏囊腔组织,开门祛邪,行气散毒,从而起到穿刺引流、 化腐生新、升阳举陷、活血化瘀、 消肿散结的作用,火针的温热能烧灼囊壁使其坏死,并能疏通囊液促其排出,火针治疗后的针孔,可使寒湿之气排尽而不再生。与外科手术切除相比,火针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易恢复、安全经济、不易复发[17-18]。
本研究结果表明,火针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囊肿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且随访时发现火针组囊肿较治疗结束时进一步减小,而手术组却有再次增大的趋势。对2组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对比,火针组未出现治疗中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损伤,而手术组治疗中出现血管损伤3例、神经损伤2例,可见在钝性分离囊肿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完全的去除囊壁组织,很难避免对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的损伤,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的缺点。
综上所述,中医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疗效确切,与外科手术切除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易操作、创伤小、易恢复、费用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王涛,王新成,曹志友,等.复方穿蛭透皮贴剂配合小针刀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0):2432-2433.
[2] 许先鑫,王侦伟.腔内交叉放置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74,190.
[3] 颜惠萍.火针治疗腱鞘囊肿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7):104-106.
[4] 张学庸.新编诊疗常规[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36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4.
[6] 孙洋,周齐娜,赵鸿.隐性腕背腱鞘囊肿6例的诊治[J].广东医学,2012,33(16):2375.
[7] 孙洋,李涓涓,朱国新,等.腕背隆凸综合征误诊为腱鞘囊肿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42-443.
[8] McKeon KE,London DA,Osei DA,et al.Ligamentous hyperlaxity and dorsal wrist ganglions[J].J Hand Surg Am,2013,38(11):2138-2143.
[9] Mumert ML, Tamer A,Clough S,et al.Ganglion cyst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ith intracranial extension in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seventh cranial nerve palsy[J].J Neurosurg,2012,116(2):310-312.
[10] 王海华,胡琪,张长清,等.腕背腱鞘囊肿的手术方法改进和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57-59.
[11] Dias JJ, Dhukaram V, Kumar P. The natural history of untreated dorsal wrist ganglia and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6 years after intervention[J].J Hand Surg Eur Vol, 2007,32(5):502-508.
[12] 沈甜,张彩荣,李忠仁.火针的临床应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21-223.
[13] 张颜,陈纯涛,黄蜀.火针和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9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20):1751-1754.
[14] 何立,付荣,高秀领.火针治疗腱鞘囊肿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576.[15] 朱渝红,陈晓鸿,冯新亭.碘离子加火针治疗瘢痕疙瘩50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51.
[16] 罗平,魏会东,阮建蓉.火针治疗腱鞘囊肿36例[J].中国针灸,1997,17(9):540.
[17] 陈强,陈芸玲.火针高密度点刺法治疗带状疱疹31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9):100-101.
[18] 刘碧辉.火针配合展筋丹揉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9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45.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6.11.030
武文(1985—),男,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骨关节类疾病。
R686.1;R245.316
A
1002-2619(2016)11-1726-04
2016-07-19)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消化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疼痛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031部队卫生队,河北 怀来 075400
4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120